“如果能打100场这样的比赛……”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郭炳颜,国奥队,傅博,刘俊峰
  • 发布时间:2014-11-20 15:25

  武汉四国赛的颁奖仪式已经无比贴近大赛:巴西队员人手一束鲜花,球员高高举起奖杯的同时,彩带从天而降,巴西的球员兴奋地喊着,唱着,跳着。

  此时,国奥队休息室的门口,主教练傅博、助理教练李树斌,以及其他几位教练抽着烟聊着天,话题自然是刚刚过去的比赛。

  打过招呼之后,记者忍不住向傅博抛出了自己的的问题:“这一场和巴西的比赛尤其是下半场的比赛,是不是你执教以来打得最好的比赛?从我们的感觉看,球员的拼抢和传接都做得很好。”“打得是不错,但关键的原因在于,是巴西队的快节奏把我们的节奏带了起来。”傅博回答道,随后傅博目光转向了教练组的成员:“这场比赛,球员们在节奏加快之后,虽然出现了不适应,但没有被吓倒,还是敢于传接,这一点还是让人很欣慰的,但随着比赛的节奏加快,逼抢强度加强,球员的对抗能力和逼抢下的技术能力明显下降了,这一块,我们后面的训练必须要强化一下,必须模拟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环境,相信这场比赛之后,球员们自身也会有这样的需求。”

  守门员教练刘俊峰也感慨道:“高压环境下,中场敢于传控,这一点确实很不错,但这种高质量的球队,恰恰给了我们更多的警示。”

  随后刘俊峰也告诉傅博:“张一诺这次表现挺好的,但在比赛中也出现了不适应的问题,当时那个球就差点失误。”傅博则表示:“张一诺扑救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比赛就是这样,他可能以前也很少经历过这样的比赛,不适应很正常,但要想完全适应,可能需要更多这样的比赛,如果他打上100场这样的比赛,再让他站在门前,那肯定完全不一样。”

  傅博又说道:“道理是一样的,对我们所有的球员来讲,如果能够打上100场这样的比赛,那么再面对巴西,可能就会打得更自如,球员还是缺乏高强度快节奏下的比赛经验,缺乏这种环境下的处理球能力。”

  随后傅博感慨说:“现在球员在和巴西的比赛中得到了磨练,可我担心的是,回到俱乐部,可能绝大部分球员又恢复了以前慢节奏的比赛状态,如果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该多好。”

  此时,记者自然而然地把问题抛给了李树斌———这位拥有多家俱乐部执教经历的老帅。“从您的角度看,中超这种节奏的比赛,一个赛季下来有多少场?”记者问,李树斌告诉记者:“真的不太多,现在中超一轮有8场比赛,在我看来每一轮可能只有一场比赛能够达到这样的节奏、强度,以及活球时间。2014年中超球队中打得节奏比较快的球队,强队以鲁能为代表,中下游球队则以毅腾为代表,在我看来,也不需要每一场比赛都是这样的节奏,只要一轮有三到四场比赛达到这种节奏和对抗,球员所经受的锻炼将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话题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这场比赛中,记者询问傅博:“你也看了巴西首场和澳大利亚的比赛,和这场比赛对比,我感觉巴西队的状态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从战力角度讲,你认为巴西这场比赛比首场比赛提升了多少?”傅博表示:“提升了至少一半吧,这一次来中国,巴西属于临时集结,长途飞行之后的疲劳,时差的影响,磨合的不足,都导致巴西队在首场比赛中的表现不好,节奏和速度都打不起来,但和咱们的比赛,他们都打出来了。”

  随后教练组们又讨论起来,和外界对国奥一致的赞誉不同,国奥队教练组表现出更多的忧虑。“这次巴西队和咱们打,很认真,但这个球队还是没有成型,他们更多地展现球员个人的能力,或者小范围的配合,在这一点上,他们在任何局部都表现得远比我们出色,如果这支球队更加成型的话,有了更成型的体系,再加上一两名核心中场球员的回归,相信他们打得会远远比现在出色,那时候我们想取得现在的场上局势,可就难上加难了。”

  李树斌则表示:“这里面还有一个点,在这场比赛中,我们基本上跟住了对手的节奏,而且在下半场表现出更好的进攻态势,但我们跟住这个节奏,是在换了6个人的基础之上实现的,但在正式的比赛中,我们只有三个换人名额,这也意味着,我们在抗压性方面,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傅博也不禁感慨:“确实就是这样,前两场比赛,我们的调整都是符合正式比赛要求的,可能会在最后时刻多派上一两名队员,但这场比赛,我们在中场就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也是下半场球队在体能、技战术方面能够跟上的原因,这些工作,下一步我们确实要好好解决一下。”

  傅博接着表示:“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下半场的时候,巴西队阵容回收,打起了防守反击,但我们找不到破门的办法,实际上,我们在进入30米区域前表现得还不错,但进入30米区域后,办法不是很多。”

  “为什么不加强远射呢,是不是咱们球队有远射能力的球员不多?”记者问,傅博告诉记者:“也不是没有能远射的球员,但在时机把握上,球员还是做得不够。”

  不知不觉,门口的一次性水杯里已经塞满了烟头,此时领队郭炳颜匆匆从球场跑了过来:“来,准备一下,我们上场合影。”带着欣慰,也带着复盘后的忧虑,国奥队的教练组和球员一起回到了球场,他们出现的时候,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记者 陈永 武汉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