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就是中国足球的小岗村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青岛,足球,青岛中能
  • 发布时间:2014-11-24 10:04

  在11月的那次青岛之行前,尽管国务院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教育部长袁贵仁也专门表示了要发展“校园足球”,但在我的心中仍然对“校园足球”的发展前景一片悲观,因为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

  要知道虽然早在几年前就成立了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并且号称每年有4000万元的经费,但过去几年校园足球的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4000万元的经费被分摊到了一万所学校里,平均每所学校只有4000元。这笔钱只够一所学校每年买点水外出比赛租个车的。就是这么点钱,很多地方还不能到达基层的学校和教练手上,经常被中途劫留。

  而来自足协与教育部之间的合作也难以称得上愉快,因为两方来自完全不同的体系,对待足球和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见解与看法,合作起来非常困难。足协的人认为对方不懂足球,教育部人认为足协的人不了解学校的情况。

  基本上过去几年的校园足球就是这么个情况,花了一些钱,扯了一些皮,拿到了一堆数据,但是基本上没有培养出什么人,更别说研究出一个成熟的体系。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青岛一部分地区和俱乐部做出了非常宝贵的尝试。这样的尝试有些像当年小岗村,在全国人民都知道要改革却苦于没有一个成功的模式时,他们先进行了包产到户,给全中国提供了一个的范本。

  在青岛,城阳区提供了一个政府如何介入足球的成功范本。以往的政府更多是借助企业之手,以政策换取企业对职业俱乐部的投资。但是城阳区找到了一个城市建设与体育设施发展的完美结合点。可能有一些地方会说,城阳并非中心区,他们有更多的空地可以建设体育设施。这其实完全是借口,在城阳有一处体育长廊,那是利用一处近20公里的高压线路下的空地建成的,原本那是一块废地,在被转换功效后却变废为宝。其实各地即使地皮再紧,在城市规划里也有专门的体育文化用地,预算当中更有专门的体育文化资金。关键是这样的用地,这样的资金是不是真正用到了体育文化上面。城阳的成功经验已经表明,在体育文化上的投入,其实最后受益的不仅仅是老百姓,政府、开发商同样也是受益者。只是我们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不看长期收益;只看到经济效益,不看社会效益;只考虑上级的反应,不考虑老百姓的反应。

  青岛的教育部门也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他们对待足球选择的是开放校园,而不是紧团。青岛市教育局每年投入到体育上的资金就达到3000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同样各区的教育局,各个中小学,都会额外拿出专门的资金投入到足球的教学和训练当中去。开展校园足球,并不仅仅是为中国足球培养出更多的足球人材。在独生子女政策下,我们的年轻一代缺少集体意识,缺少合作精神,缺少吃苦精神,身体素质下降;而足球这项集体运动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药方。你可以选择不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职业球员?但你会拒绝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吗?

  青岛中能俱乐部在无声无息中也给所有的职业俱乐部做出了一个好的示范。在恒大还陶醉于如何将自己的足校招生人数达到一万人时,青岛中能校园足球签约学校的生源已经超过了6万人。他们的U9到U13都是双梯队的编制,U15、U16都是单年龄段组队。这样金字塔的结构是很多俱乐部可望而不可及的。至少在校园足球、在青训体系上,青岛中能已经走到了前列。

  未来的校园足球应该是这样的模式,政府充当的是土壤,他们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将给足球提供发展的基础;学校是一颗颗的种子,他们将诞生一个个未来的人才;而职业俱乐部和地方足协是耕作者,他们的专业技术才能保证最后的丰收。

  教育部主管校园足球的王登峰,中国足协的党委书记魏吉祥在过去一年里都曾经前往青岛视察。未来的时间希望更多的人去青岛视察,去看看城阳的政府怎么做,去看看青岛的教育系统怎么做,去看看中能俱乐部怎么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