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教育每年为社会提供数以千万计的人力资源,因此职业教育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那么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就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可行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 思政课 教学 实效性
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校毕业生。因此,职业教育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那么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就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可行路径进行简要分析。[1]
一、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思政课教学目的不清。作为现代职教教学体系中的思政课,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些老师的思想过于传统和保守,还是将思想政治课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空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这些已经66不能满足思政课承担的育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思政课,要求教师能够熟悉经典的思想原著,能够深刻领会思想伟人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看法,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并不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点讲给学生听,学生就具备了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不能将所学应用,无异于纸上谈兵,更谈不上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了。[2]
2.思政课教学内容滞后。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编写和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相比,存在滞后现象。因此,学生对有些陈旧、与现实关联不紧密的知识不敢兴趣。这其中的鸿沟需要教师去弥补。教师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加入较为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感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从已知的现象中去发掘事件的本质,既能解决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问题,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政课教学资源短缺。思政课教学资源短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室或者课时数的短缺,一个是教师资源的短缺,两者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思政课长期处于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位置上,一般:校都将其开设为大班授课,甚至有些:校将思政课改为讲座形式上课,一次上课的学生达到几百人之多。目前思政课教师资源紧缺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暗度陈仓式的缩减思政课的课时数量无疑巨大的打击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高的途径
1.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是最为简捷的途径。以往的思政课教学,大多是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书桌上闷头大睡,改变这种现象,只有改变教学方法。当前,教学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等,也可以应用到思政的教学中。上述教学方法除外,课堂上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打破教师一个人表演的僵局,例如《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章节,就可以采用辩论会的方式进行,从学生激烈的争论中,教师因势利导、去伪存真,为学生指引出正确的婚恋观。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够切实加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2.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过去的思政课的考核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采用期末试卷形式,由试卷成绩和平时成绩共同构成期末总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使许多学生忽视了课堂听讲的重要性,误认为只要期末前突击背一些知识点,就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这不仅损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热情。因此,改革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势在必行。我认为,将考核方式多元化是可行途径。例如,期末总成绩的构成中,可以对经典思想名著的诵读加分,可以对团队互助学习小组的组长加分,可以对实践学习的多种成果加分。总之,改变思政课的考核方式,目的是让学生重视思政课的过程性学习,增加思政课的教学实效。[3]
3.思政课教学团队调整。大部分学校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大多是由师范大学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组成,这样的教学团队在长时间后不免会走向思想僵化的局面。职业学校的职业类课程会聘请一些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或者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先进知识的讲座,唯独思政课缺少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我认为,思政课也可以聘请一些兼职教师,具备先进事迹,能够打动人、鼓舞人的模范人物可以是我们的兼职教师,它们可以以他们自己的故事去感染学生,用言传身教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人物有很多,例如郭明志、张丽莉等。具备科学思想的时事评论员也可以是我们的兼职教师,他们的思想观点深刻、独到,学生可以通过接受他们的思想,迅速的成长、成熟。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的实现需要丰富我们的教学团队。
综上所述,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需要职业教育者们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努力。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团队、考核方式等等方面,去改变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质的飞跃,为职教学生遥积极、健康的思想心理状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教育部部长,贵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6期
[2]倪胜林;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易敬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3期
胡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