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院校学生健康就业心理培养的必要性

  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生源不足,造成学校之间生源大战的无序竞争和“毕业包分配”的许诺,为学生就业埋下了极为不利的伏笔,也是职业院校学生不健康就业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根源。本文通过分析职业学: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从五个方面阐述健康的就业心理标准。

  关键词:职业院校 就业 健康心理 培养

  一、当前职业学: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

  1.不能做好面试准备工作。每次召开就业招聘会之前的几天,学校会提前把要来的企业具体概况张贴出来,很多学生不仔细阅读企业信息,也不从网络上去了解企业。对面试岗位要求什么、需要具备的能力及企业文化、背景等不了解;对企业做什么产品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基本信息不清楚。同时,部分应聘企业的学生缺乏时间概念。企业到校来面试,不能按时参加招聘会,拖拖拉拉;不带应聘资料或笔;面对企业人事的询问谈吐不流畅,所答非所问,应对能力不足,不能随面试人员的思维走,自言自语,如同浮云。

  2.跟风现象严重,缺乏自主择业观念。部分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招聘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出现就业迷茫,继而从众跟风,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不能正视自巍,对企业求全责备。部分学生不能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巍,盲目乐观、过高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暴露出理想化的求职状态。自己的不足不去正视,企业的缺点却被无限放大,甚至有一点不如意,他们就不认可企业。

  3.毕业生职业意识淡漠,到岗后工作不稳定。部分学生潜意识存在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误区,流露出不满足做基础工作、不愿从一线工作做起、想一步到位的思想;有些学生不能摆正心态,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离职的理由是离家6不行、三班倒不行、挣钱少不行、工作环境差不行、住宿没空调不行、上班太受约束不行?表现为:懒惰、好逸恶劳、见异思迁、遥“自我”为中心等等。频繁的跳槽,很多学生在一个岗位上不会干很长时间,一年时间换好几家公司,做两个月休息十几天,不能常苦,又想享受较高的待遇,飘飘欲仙地生存,根本没什么职业规划。

  4.在当代职校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偏激等,缺乏责任心、安全感和关爱他人的能力。因为上职业院校的学生主流来自农村,相当部分学生在少儿时期属于留守儿童,导致了他们不健全的心理素质。上述的心理缺陷在就业后与他人相处与沟通中极大的表现出来,例如:不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面对别人的指责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做出极端举动;不能与他人通力协作,出现问题相互推脱责任;一同就业的伙伴,看到自己分配的工种不如别人时(自己认为),不是通过自己努力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认可去改变现在的状况,而是找各种理由辞职或鼓动其他同学离职。

  二、确立健康的就业心理标准

  1.建立自信。要正确认识自巍,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不要因为是职校生而产生自卑,不要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评价太低而不敢主动推销自己,不敢参与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中。要能进行自我剖析、自巍定位、自我调控和自我进取;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积极的发扬,对不足能自觉地去改进。

  2.坚韧不拔的意志。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客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职校生应具备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险的“阳光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工作;以一种“杂草精神”勇往直前、茁壮成长。因而职校生在平时生活中应养成常苦耐劳、不拈轻怕重、不讲经说法的好习惯。

  3.健全的性格特征。一个健全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勤奋、勇敢、坚强、自信、谦虚、谨慎、积极、进取、细致、乐观、文明有礼等。如果一个人具有健全的性格特征,往往能自觉主动地区组织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克服各种困难挫折,实现预定的目的,从而使学习和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愉快和成功。

  4.乐观稳定的情绪。情绪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人的心理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职校生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情绪稳定乐观。任何人都会碰到顺心和不顺心的事,都有积极和消极情绪,关键是要保持积极多于消极;乐观多于悲观,使喜怒哀乐等情绪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职校生则应具备较强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

  5.优良的品质。优良的道德品质应包括社会公德、人品修养、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校、服从服务意识等。通过对几十家大型企业的调查,他们普遍认为:职校生的人品比技能更重要。在就业竞争中,职校生没有很大优势可言,但职校生的谦虚、服从及良好的个人修养能成为其不可缺的最大资本。

  三、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心理指导

  1.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心理。学校制定班级值日周制度,值日周班级从周一至周五负责全校的卫生,分别在每天第一节课前后、下午放学后对校园各个角落进行打扫,分配到各个岗位的同学打扫完毕后,在原处留守,保持所打扫区域的清洁,见到老师敬礼问好!班主任给学生灌输“服从”意识,班主任向学生布置工作时,学生能够任劳任怨、不拈轻怕重,不讲经说法,认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2.培养学生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学校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如学生上学必须佩带校徽,男生留短发,不穿奇装异服,不佩戴饰品,女生不浓妆艳抹、染发、烫发,不得抽烟、打架、酗酒等等。学校开展一系列学生自治的活动,成立学生会,有学生会管理学生的早晨出操整队;校园清洁卫生的检查、打分、评比;早晚自习的班级纪律等等。同时,每天利用业余时间来训练学生的文明礼貌、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每位学生必须参加军训,以培养学生常苦耐劳的精神;节假日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为社会做一些安全知识、防骗知识的宣讲或做义务交通协管员;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义工活动,例如:周六周日到敬老:做义工;到农村学校义务演出节目来培养学生的对社会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支持部分贫困生勤工俭学等等。

  4.根据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培训。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上实习、实训课时,对手中落下的零件立即捡起再用,爱护实习设备和实习工具,上课完毕后随即对实习场地进行打扫,关掉电源,将工具摆放整齐等等。

  5.设立心理咨询办公室。要切实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意识,及时为学生解答心理疑难,确保身心愉快。由专业心理咨询师针对特别学生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就业心理不仅仅是从学生处方面进行培养,还应包括校内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比如在教学上也要加深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只有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前的准备,才能使学生顺利就业,使学校进入良性循环,学校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何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