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钓巴布亚伊里安查亚——寻找传说中的巨型金目鲈

  • 来源:路亚中国
  • 关键字:巴布亚伊里安查亚,巨型金目鲈,路亚
  • 发布时间:2014-12-03 08:32

  金目鲈长着一副明星脸,无论在哪儿都是镁光灯的焦点。它是很多路亚爱好者的首选对象鱼,它那银亮的鳞片、强烈的拼劲以及跃出水面疯狂洗鳃的动作,无不挑动着每位钓手的神经。金目鲈属于河口鱼类,在马来西亚的大部分沿海水域中都有它们的族群。但是,由于它们的商业价值极高,如今在过度捕捞的压力下野生金目鲈已经很少见了。

  自从巴布亚伊里安查亚(Papua Irian Jaya)的金目鲈被发现之后,我每年都会到访那里,去挑战体型巨大的野生金目鲈。虽然我从马来西亚前往巴布亚伊里安查亚的路途遥远,费用也不低,尤其是印尼国内航班的机票价格更是不菲,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个动辄数千马币的行程还是值得的,因为在马来西亚已经没有如此原生态的钓场了。甚至可以说,这样的钓场在全世界也是硕果仅存。

  巴布亚的历史

  从地图上看,巴布亚岛屿从中间被分割为两国,左边是属于印尼的巴布亚伊里安查亚,右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巴布亚的分裂主导势力来自印尼政府,印尼政府于1969年挟持多个主要部落的族长进行公投,把偌大个巴布亚岛屿切分为两半。

  直至今天,还有不少团体抗议声明,要求印尼政府归还巴布亚伊里安查亚,使之重归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怀抱。但是,印尼政府长期采用强势镇压的手段,以重兵驻守这片印尼最东部的肥沃土地。多年来,巴布亚伊里安查亚限制了外国人的到访,甚至连来自西边的印尼人都不能随便入境。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片以原住民为主要居民的土地保有了最原始的生态,也是印尼境内公认的最为神秘的土地之一。

  良好的资源及最佳的时机

  依我个人之见,进步中的国家只会破坏大自然环境,并给野生动植物带来毁灭性的伤害,特别是淡水鱼类。但是,巴布亚伊里安查亚绝对是个例外。印尼中央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除了一些基本的建设之外,巴布亚伊里安查亚的大片土地十年如一日,而且当地居民的捕鱼技术也非常落后,所以野生鱼类都有机会成长为巨物并大量繁殖后代。

  最近,印尼中央政府逐渐放松对巴布亚的管控,只要证件没有问题,大部分国家的普通旅客都予以放行。

  此时,正是探钓巴布亚伊里安查亚的最佳时机。

  雨季与旱季

  巴布亚伊里安查亚在每年3月~10月迎来旱季,这是因为其南部的澳洲迎来了冬季,高压气流从澳洲吹向亚洲,而这股气流经过巴布亚上空,所以形成了无雨的旱季。10月至翌年3月则是巴布亚的雨季,这也是受澳洲与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澳洲在年尾迎来夏天,高压且充满湿气的气流从亚洲逼向澳洲,连绵的大雨会洗涤巴布亚大地将近半年之久。

  清楚地了解目的地的季节及相应的气候特点是每次出钓前的必做功课,这是我多次碰壁之后得到的教训。

  在雨季,巴布亚的大片低洼地区恍如汪洋大海,很多土地都被淹没在滚滚的洪水里。此时,鱼儿散布在偌大的水体中,它们积极地觅食并繁殖后代。当旱季来临时,大水渐渐退去,原本被淹没的河床渐渐露了出来。鱼儿被迫集中到低洼处,越来越少的食物及越来越小的空间激发了它们的求生本能,此时正是路亚钓法大展神威的最佳时机。

  为此,我于2013年9月飞往巴布亚伊里安查亚的Merauke。

  探访高原巴布亚人

  我的巴布亚探险记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探访Baliem高原的巴布亚土人;第二,回访靠近Merauke的蓝湖(Rawa Biru);第三,探索Merauke西部的未知钓场。

  巴布亚复杂的地形,尤其是高耸险峻的山区形成了一道天然障碍,杜绝了土人与外界的接触,这是巴布亚土人还存在于世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巴布亚土人曾是猎头食人族,但他们只会在部落战争期间举行吃人仪式。只要有经验丰富的向导引路,外表凶悍的土人对于外人的到访并不抗拒。

  巴布亚土人的生活相当朴素。据悉,目前已经被发现的巴布亚土人部落共有16个,其中较为闻名的是Asmat、Dani、Lani、Sawi、Kombai、Marind和Damal部落。

  在盆地或平原生存的土人早已与世界文明接轨,他们其中有很多人都摒弃了老祖宗的文化,只有高原土人还坚守着原始生活。因此,Baliem高原就是我们要到访的地方。

  Wamena的Dani部落族

  要到达Baliem高原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搭乘从Jayapura起飞的小型飞机登陆Wamena机场。由于高原的天气多变,故Wamena机场是印尼最危险的飞机场之一。

  TriganaAir是一家专注于Wamena和Jayapura之间航线的印尼航空公司,因此他们的服务柜台前永远都挤满了人。

  我们五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外国人乖乖地排队领登机牌时,与众不同的肤色引来了很多好奇的目光。但是,他们对我们的感觉仅仅是好奇,并不畏惧。有很多身材瘦小、皮肤黝黑、头发卷卷的家伙根本无视我们气愤的眼神,很自然地插队站到了我们前面。就这样,我们排了一小时的队,却还在队伍的最尾端。

  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领到了登机牌。就在我们准备庆祝的时候,却突然被告知今天的航班停飞了。要去Wamena的话,只能明早再来了。

  与Dani族人的亲密接触

  虽然经历了数次挫折,但我们仍坚持要前往土人部落拜访。因为这是世界上仅存的远古原始文化,相信在地球村概念的冲击下,这种文化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宛如昙花一现。

  我们的到访受到了Dani族人的热烈欢迎,他们为我们跳起了传统的迎宾舞蹈,不过是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我们还为此付了一笔现金。这个最靠近Wamena市镇的Dani部落是外国游客最喜欢到访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的很多土人在平时都穿着现代人的T恤衫,等到游客来访时才赤身表演。不过,他们之中的一些男性还坚持穿戴原始的Koteka以示雄风。

  从Baliem山谷遥望远方,浓雾缭绕的深山后面才是真正的原始土人领域。但是,我们对爬山没什么兴趣,反而是闻“鱼”起舞。与表演舞蹈的土人合照之后,我们匆匆返回Wamena市镇,等待下一班飞机回程。

  失去光芒的蓝湖

  蓝湖是我之前在巴布亚探钓时第一次尝到甜头的地方。这个最靠近Merauke的淡水湖中有着数十千克级的金目鲈,而且还有数量稀少的珍珠龙鱼,是一处绝佳的天然路亚钓场。这一次我重温旧梦,再战蓝湖。

  虽然我曾经数次到访过这里,但还是感觉到了蓝湖的巨大变化。村长Pak Marwan还是挂着笑脸迎宾,却在暗地里对游客征收越来越离谱的小费。

  蓝湖一朝成名,远道而来的钓客多了,湖里的金目鲈和龙鱼就要承受过重的垂钓压力。因此,它们在就饵的时候非常谨慎,不像几年前那样容易上钩了。

  鱼获变少了还是其次,这里的钓鱼向导服务也越来越差。村长美其名曰“人人有工作”,竟然派了一名完全不会撑船的村姑为我们掌舵,服务质量完全不合格。无奈之下,我只好轻轻地对蓝湖说:“再见了,蓝湖;再见了,Rawa Biru。你永远都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铁马”西部探险

  从地图上看,Merauke的地理位置就在巴布亚伊里安查亚的右下角。如果仔细察看地图,你就会发现Merauke周边有大片的低洼地及湿地。这些地方会有鱼吗?答案是肯定的。Merauke的西部被多条河流贯穿,但在这片蛮荒之地上还未建立起连接两岸的大桥。这里只有小码头和小渡轮,只有摩托车能被运至对岸。

  在未出发之前,我和印尼向导Helmy均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只知道要一路向西。也就是说,我们将骑着“铁马”(当地人喜欢称摩托车为“铁马”)向西部蛮荒之地挺进,沿途还要不断向当地人打听,直至找到钓点。

  这是我钓鱼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次探险!

  因为这里的大片土地在雨季都被淹没在洪水里,所以马路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还覆盖着一层厚达数寸的泥尘。我们的“铁马”在这样的路面上颠簸得很厉害,我们还时常因控制不住方向而翻车倒地。

  穿过一个又一个村落,我们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在刚认识的朋友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来到了Kali Muraka。

  Muraka河的源头深入巴布亚岛屿中部,而我们的位置离河口和Arafura海都很远,由此可以断定这段河流中流淌的是纯淡水。

  又见金目鲈

  连接大片沼泽的Muraka河在夕阳下波光粼粼,仿佛在告诉我们说它的体内孕育着无尽的鱼类资源。

  当我们乘舟遨游Muraka河时,才被告知这条长河中有几段为私人拥有。在特定的河段,我们必须先征得主人的同意才能作钓,不然一律视为偷窃。

  园主们都知道自己的河段里有金目鲈,但不知道确切的数量。我们用路亚钓法在这里大杀四方,令他们目瞪口呆。

  路亚金目鲈的大师

  此时此境,令我想起了早年的钓鱼大师Malcolm Florence在1970年至1990年间制作的一系列钓鱼影片,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以北澳为拍摄地的《Barra Fever》及《Of Tigers,Sails&Crocodiles》。

  已于1990年逝世的Malcolm在片中呈现的抛投及控饵技巧在今天的巴布亚仍然适用。当年他在非常浅的狭窄支流中抛投,金目鲈疯狂扑饵的画面被成功摄入镜头,这也使我深深地迷恋上路亚金目鲈。遗憾的是,Muraka河的上游太远了,我们要前往那里至少需要两天的船程,所以我们取消了这次行程。

  我们两天的鱼获足够应付整村人多天的伙食,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遇到巨物。据当地人说,当4月来临、雨季刚停之际,很多大金目鲈会逆流而上,它们的个体均在二三十千克。但是,等到旱季河水消退之时,它们会回到河口或者海里。

  再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在4月份到访巴布亚,去挑战那里的巨型金目鲈!

  撰文/董志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