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动突围贸易困境

  在当前强调创建出口竞争新优势的要求下,中国轻纺城的企业家们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品牌效应,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多元融资渠道等举措,为企业成功应对当前行业面临的贸易困境储备了力量,使得中国轻纺城商贸氛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差异化产品新起来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曾将竞争优势分为高低两个层次:“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依靠低成本形成的价格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依靠产品差异化而形成的优势。”对于这一观点,永俊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建海深表赞同,施建海向记者表示:“只有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站住脚,而差异化产品也需要常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一直是差异化产品。”

  作为一家具有十几年历史的里料企业,永俊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经历了里料精细化、品牌化。“为了满足现代服装设计的多样化,服装的里料也日益丰富起来。这些年,我们针对客户的需求,研发出了优质高档的里料。这些产品大都要兼具舒适性、透气性、悬垂挺括性、视觉高贵、触觉柔美、色牢度好、抗撕裂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正是新时代下客户对产品的新要求。”

  创新不是纸上谈兵,产品的研发创新需要的是整个企业的力量,企业要投入许多财力、物力、人力。久佳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告诉记者,如今纺织企业的研发早已突破了盲目性,就拿久佳纺织而言,今年企业的创新突破主要集中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这几方面。研发投入主要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一些先进的、差别化的纺织加工技术以及一些行业关键设备。

  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完善设计创意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重视对高端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尤其是绿色环保型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只有努力依靠高品质高科技建立起竞争优势,才能摆脱依靠低价竞争的产业模式。”张勇分析。

  品牌之路走起来

  “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全国近一半的纺织企业在这里建立了产销关系。在这样一个品牌集群地,让自己的品牌充满活力、富有公信力,直接关乎到企业在严峻时期的存亡。”作为一家纱线企业的负责人,张勇敏锐地捕捉到当前不稳定的贸易形势,张勇告诉记者,在当前政策和经济环境下,全国的纱线企业都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压力,加之银行货币政策相对保守,地方政府对于企业的政策倾斜就显得弥足珍贵。

  “轻纺城平台给予企业的不仅仅是良好的贸易环境、税收和财政上的支持,还在引导产业发展、鼓励企业资质晋升、创新创意培训、市场信息宣导等诸多方面提供支持,这些方面对于我们企业的品牌化建设都是非常实用的。”张勇告诉记者。与张勇有着相同想法的是数以万计的品牌创建者,他们明白,如今,在轻纺城这块热土上,加强品牌意识,创建自主品牌,培育品牌优势正当时。“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品牌对于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它除了能为产品带来较大的附加值增长外,其所代表的文化和丰富的内涵更能给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

  走在中国轻纺城各个市场里,每一家店铺门头上的品牌logo背后都蕴藏着几代人对于品牌的理解,以及对于纺织品贸易倾注的心血。和上世纪90年代初不同,如今许多纺城的企业都拥有成熟的生产能力、销售模式,这为纺城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成熟的物流公司网络、小额金融公司等配套产业资源也逐步建立,加之中国轻纺城建管委提供贴心的品牌助力服务,这将为纺城企业打赢贸易突围战提供强大的后盾力。

  客户资源用起来

  美得宝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家栋在国外学习企业管理多年,也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他重点向记者强调了客户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应当基于订单建立全面、准确的客户动态记录,只有在科学、量化的订单统计分析下,企业才可以进行营销业务的决策,并对客户、人员综合绩效、销售过程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有效改善企业市场应对能力。”

  在严峻的贸易形势下,纺城企业家们深谙维护客户资源的重要性,“基于订单对客户资源进行维护,让客户资源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采访中,钱家栋一再对记者强调,“在实际贸易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新客户都是老客户带过来的,换句话说这叫口碑营销。”口碑营销不仅宣传费用低而且针对性强,可信任度高,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发掘潜在消费者有着重要作用。

  但口碑是目标,营销是手段,产品才是基石。随着海外客户对于面料环保性和安全性要求的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纺城企业在中国轻纺城建管委的组织下与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研发生产新产品。“目前,我们正在做底布和印花的联合开发,主要出口欧美、巴西,这一市场对于产品要求是日益增高的。”

  内外贸对接动起来

  “商贸对接”对于中国轻纺城的企业而言,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中国轻纺城建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为了实现纺企贸易“无缝对接”,中国轻纺城建管委举办了一系列产业及创意对接活动,为纺城商户搭建了一个贸易对接、渠道招展、品牌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中国轻纺城“布满全球”对接会。

  “通过参加商贸对接活动,我们一方面更加了解海外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大批实实在在的订单。”美得宝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家栋告诉记者,美得宝印染有限公司这样年产面料1亿万米、年创汇能力达2000多万美元的公司,他们不仅对海外市场寄予很大的热情,同时还对国内市场保持高度关注。

  中国轻纺城建管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进一步表示,为了做精做强“布满全球”品牌对接会,进一步提高对接活动成效,轻纺城建管委着手建立了“布满全球”对接会跟踪反馈机制。根据反馈机制显示,三成外贸型企业在现阶段外销受阻的大背景下,想借助“布满全球”平台开拓国内市场。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轻纺城不仅与境内外纺织服装专业机构、团体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开展市场商户与服装企业、纺织品采购商的专场对接会,还先后在深圳、温州、大连等纺织产业集群举办对接活动,为中国轻纺城的企业打开国内市场,对接国内服装企业做出战略性一步。久佳纺织品有限公司在一系列对接活动中受益匪浅,公司总经理张勇透露,久佳纺织目前产品外销占比30%,其下一步的营销中心还是国内市场。

  据了解,“布满全球”对接会始于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经过近6年的发展,已成功举办数十次,为纺城供应商和世界采购商架起产业链的快捷桥梁。随着“新丝绸之路”的开辟,出口中亚各国的陆路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均大大降低,中亚市场大门开始向轻纺城打开。

  “现如今,我们拥有从韩国、奥地利、日本引进的先进染整生产线设备,拥有规模性数码圆网制网设备,这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强的生产能力,让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在当今这一外贸形势下实现突破,并在中亚市场有所作为。”钱家栋向记者分析。

  记者手记

  困境中更要稳健

  在中国轻纺城内,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商品被销往世界各地,纺城的企业家能最直接、最敏锐地捕捉到全球纺织贸易的脉搏。在采访中,企业家形容当前的贸易形势更多地用“稳中有进”一词,足以表明他们的乐观态度和稳健作风。

  这一自信不仅来源于踏踏实实的订单数额,更多是因为企业家们通过自我调整,看到了企业、行业未来的贸易前景。毕竟当前的贸易困境源于整个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但困境也为改革的方向与速度设定了倒逼机制。只有将形成经济发展困境的各种矛盾因素予以统筹兼顾,以解决核心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平稳推进改革进程。

  当然,企业的转型升级也离不开当地政府为行业创造的有利环境。目前,国家层面的各项经济政策都为纺织服装行业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并给予重要的实力支持,而各地方政策落地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轻纺城从各方面协调就业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为实现纺城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升级创造条件。

  本刊记者_许檬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