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爸心经 “潮”是一种心态
曹景鹏受邀出演这台脱口秀时,心里其实挺忐忑的,虽说身为多彩贵州风主持人的他对舞台并不陌生,但是脱口秀这种艺术形式却和主持又有很大不同,作为一个脱口秀的演员,曹锦鹏不仅需要记熟所有台词和段子,还要和观众保持互动,首次尝试这样艺术形式的曹景鹏直到上台之前都还在和搭档仿佛对词。
新报:作为贵州第一档脱口秀,形式非常新颖,加入的时候你是怎么考虑的?
曹锦鹏:贵阳娱乐市场一直都很单一化,都是酒吧夜场什么的,我觉得应该有所丰富,或许我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这个市场会慢慢起来的。
新报:这算是贵阳第一台这样的脱口秀,在筹备时你参与了创作的哪些部分?
曹锦鹏:创作时我是有参与的,主要是话题拟定之类,话题也不能太敏感,比如定下一些关于子女的话题、爱情的话题,甚至也有关于神曲的话题,这些话题大家都知道,但也不会很敏感。
新报:这台秀叫潮爸吐槽,这几个点都很有趣,首先说说“潮爸”的意思?
曹锦鹏:其实我的理解,我在舞台上也会说,这种“潮”不是说我有多时尚,而是和子女的相处方式很前卫,而不是那种老式的相处方式,是与时俱进的、有沟通的“潮”。所以说,“潮爸”代表了“70后”、他的子女代表“90后”、上一辈又是“50后”、“60后”,这场秀就从同一件事当中表现了不同人的看法。
新报:你有没有什么作为“潮爸”的经验?
曹锦鹏:其实在我们过去的生活中,父母和我们的距离在哪里呢?他们喜欢给我们规划一条路去走,而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又会觉得很委屈,到了我们现在这个年龄,又会觉得父母当年的话也有他们的道理,他们只是想让我们少走弯路,现在我们想把这种经验传达给子女,但又不能用那种古板的方式,所以现在我会选择支持子女的方式,让他们尽量尝试,如果有失败也能让他们有经验可以总结。
新报:你在台上的表演是不同于主持的,不仅要背词还要和观众互动,会不会压力很大?
曹锦鹏:压力非常大,我不能像主持一样只是报节目,而要和观众聊天,也就是说我要在聊天和背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严格地说,现在还没有完全找到这个平衡点,我们必须要通过市场的锤炼来摸索和调整。
·辣妈演戏 其实我更多的是在关注他!
郑涵月,这位在舞台上连演带唱串了好几场戏的女演员,其实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曹锦鹏的妻子。在整场秀中,郑涵月不仅客串了几个角色,有风情万种的“情人”,也有泼辣跋扈的妇女,在演出压轴时,她还献上一曲动人的歌曲,不过在演出结束接受采访时她却告诉记者:“正常演出,我的心思都在他那里。”
新报:这是贵州第一台脱口秀节目,过去没有这样的形式,你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郑涵月:其实我的心思都在他身上,因为他是我先生,也是整场秀的第一主角,表演方面我都是在走流程,并不在状态,更担心他会不会出错,会不会不在状态,而自己的表演则比较轻松,妆一化,一上场,就来了。
新报:所以你其实更担心的是他?那在演出前你们私底下是不是对这个本子的讨论比较多?
郑涵月:是的,平时他看过之后回家我们会再讨论,他觉得能采纳我的意见的就会采纳,有的他觉得不用改的就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新报:有没有什么比较激烈的讨论?
郑涵月:会碰撞出一些新的想法,但是比较激烈的讨论现在已经没有了,毕竟同事很多年,夫妻也很多年了,现在我们看待演出也很客观,提出的意见只要有价值都会相互采纳。
新报:你登台多少年了?
郑涵月:我1997年毕业,到现在也有十几年了。
新报:那你也是很有经验的演员了,现在也不会很紧张了吧?
郑涵月:演员在舞台上外在是放松的,但内心是紧的,如果内心也完全放松可能就会不在状态。
新报:贵州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剧场脱口秀,你们作为尝试者有什么想法?
郑涵月:过去贵州的夜生活很单调的,现在我们做这个也是一种尝试,其实你看德云社也坚持了很多年,最开始也亏得厉害,是近几年才火了起来,所以贵在坚持。本来贵州就很缺这个,社会也是很需要的。而参与表演的演员们其实都是友情价,大家都想要纯粹地做出这样一台秀。
·导演说
这台秀的导演是贵州知名的戏剧、影视导演唐煌,之所以选择曹锦鹏来做这位“潮爸”,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一位父亲,另一方面,他在和子女交流中也有自己的方式方法。而这台秀分为三大板块,“怀旧篇”回顾了老贵阳的一些回忆;“男人女人篇”则讨论了一些男女之间的情感问题,比如“暖男”;“潮流篇”则讲述了当下的一些热点,比如“神曲”。“潮爸”通过吐槽的方式来提出一些不一样的观点,让观众在轻松娱乐的同时又能真正地思考。
“潮爸吐槽”之所以会选择在剧场也是基于贵州实际市场的考虑,其实这台脱口秀会有剧场、电视和网络三种渠道来做,之所以选择剧场,是因为这个范围更小一些,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做调整。其实在国内,很多类似的秀,比如“壹周立波秀”、“金星脱口秀”等都在做剧场,等观众开始关注这种形式之后,我们会推出更多的方式。
文丨本报记者 彭芳蓉 图丨本报记者 刘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