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子诗,彝族文青的《原野》

  • 来源:精品生活
  • 关键字:莫西子诗,窦唯
  • 发布时间:2014-12-22 08:37

  得知莫西子诗这个名字,很多人是因为一曲能把心虐得稀巴烂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然后大家又发现,吉克隽逸唱火了的《不要怕》,原创作者也是他。但在新专辑《原野》中,他并没有把这两首大热的歌收录进来。正要夸赞他高风亮节时,他又脱口而出一个质朴又真诚的答案,“《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是中文歌,和整张专辑的风格不合;《不要怕》太旧了,它是我2007年创作的第一首歌曲。”

  吟游于都市的彝族莫西

  “山谷,微风,树林,炊烟,旷野,云,蘑菇,溪流,稻草,羊群,小草,飞鸟,野果,蛙鸣,月光,灯火,老人,星星,知了,这就是我迫不及待要与你说的,我的故乡。”这是莫西子诗在豆瓣音乐人主页上留下的签名。家乡、自然,总是他创作中绕不开的意境。虽然是个生于大凉山的彝族青年,但莫西子诗很早就离开家乡。他说:“远离家乡与自然是一种必然,但故乡、亲人、山脉、河流一直是我心中比较意象的东西,会一直存在我心里。当我处于浮躁或犹豫时,它们就是能让我变得安稳的东西,它们让我就觉得自己完全沉淀了下来。”

  回忆故乡的生活,莫西子诗的声调轻快许多,“碰到一些节日的时候,我们大家就会坐在一起对对歌,火把节或有结婚这种大事,还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过,载歌载舞也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从大凉山走出的歌手有很多,但莫西子诗并不认为彝族人是擅长唱歌的,他说:“像汉族的朋友也是很会唱,我们都一样。”他还举了个例子补充道:“彝族人是很含蓄的,像平常大家聚在一起,经常是汉族的朋友提出去唱K的建议。我们彝族人是把唱歌当成生活状态,比如坐在大巴上,后座可能就有个人突然唱起来,他只是简单地想要唱给你听,是一种对自我的表达,是因为要离开某个地方所以情绪上有些忧伤,会很即兴哼唱出来。”《原野》中,莫西子诗就用一种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颇为陌生的语言来演唱,却也妥妥地征服了众多挑剔的耳朵,或许正是这种超越言语的表达击中游子们对故乡思念的心。

  《原野》只唱自由者之歌

  关于新专辑《原野》这个名字的含义,莫西子诗是这样诠释的:“《原野》不是具体的风景,而是一种向往自由的精神状态。”或许就是这种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让莫西子诗敢于在唱片业如此萧条的时代发行一张纯彝语专辑。他说:“说实话没有考虑到市场这个问题。我是彝族人,彝族的语言就是我的根,只有用母语才更能表达我的内心。音乐不是我的职业,我是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听歌,听的是一种氛围、一种状态,听不懂其实没有关系,能听出自己的画面就足够了。我希望能把这种随性自在的感觉传达给听者。”

  这张专辑中运用了十几种乐器,包括唢呐、笙、马布、笛子、口风琴、吉他、巫毒鼓、贝斯和口弦。莫西子诗强调了一句:“《赶集》这首歌里用了三种口弦,其中的单片口弦就是我自己做的,它的声音很特别,非常好听,像贝斯的声音,又像山间的泉水在叮叮咚咚。”窦唯也为《原野》出了一份力,《原野》里的鼓、《失去的森林》和《月亮与海》的吉他演奏,都出自窦唯之手。自2010年偶然相识后,莫西子诗便和窦唯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亦师亦友的关系,莫西子诗的空灵悠扬搭配上窦唯的超然诗意,仿佛是一场命中注定的交融。

  从2007年《不要怕》这首歌开始,莫西子诗的创作之路就停不下来了,至今已经累计一百多首。此次首发专辑中的12首歌,都是经过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他表示:“这所有的歌都是我的孩子,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所以《原野》也没有宣传一首主打歌的说法。”

  看书读诗的文艺青年

  有人说,“没看过《黄金时代》,都不能自称文青。”按这样的说法,莫西子诗就是文青中的“战斗机”。在看完萧红的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后,莫西子诗很感动,他说:“萧红在那样一个艰苦年代中,还能写出《呼兰河传》这样一部让你无法感受到这是发生在战乱背景下的作品,她追求自由的勇敢挺触动我的,所以我就写了这首歌。”用萧红的诗结合鲁迅的文,中间穿插进自己的一句“如果你有流水一样的命运,就不要叹息回不到那故乡”。他略带羞涩地表示:“这可能也是我自己的写照吧,我急切地想去发现简简单单又美好的事物,发现一些向上的地方。”

  《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是诗人俞心樵所作,爱上这首诗,把它谱成曲,诗和曲的碰撞,不仅让俞心樵赞赏有加,也打动了听者的心。他还极度热爱文学,读萧红、鲁迅、陈丹青、莫言,他说:“很早之前就关注莫言了,我喜欢他文章里的乡野气息,之前就把他的书推荐给我们乐队看。”

  这也是莫西子诗的一个习惯,碰见好东西,就迫不及待要和身边人分享。当然,不局限于书,还有由诗、书衍生而来的歌,以及歌中所唱的心情。

  文_蔡玲 图_受访者提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