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对日本人反而宽容,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一代,却容易具有“强硬”的看法
我是一个在北京生活了13年的日本人,但关于中国最宝贵的回忆,却是在成都。
那是2003年,我在中国留学快三年时。当时中日关系受到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影响,骤然变冷。
我最常被中国同学问到的问题,都是关于历史和战争、略带“火药味”的——“日本首相为什么要参拜靖国神社?”“你对过去的战争有什么看法?是日本对,还是中国对?”
2003年1月,为了体验中国春节,我去了一位中国朋友的家乡成都。朋友的朋友,一位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与日军作战的老兵王先生,想要见我。
去之前,我有点紧张:万一他提到历史和战争问题,我该怎么回答?
王先生独自生活,家很小,墙壁上悬挂着不少书画。看到他,我有点紧张地说“您好”,王先生则主动伸出手与我相握,说“欢迎你来”。
这个开场白让我很温暖。王先生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成都话,我完全不会说成都话,所以我们是通过朋友的普通话“翻译”来交流的。当时我的普通话水平也比较低,时常听错、听不懂他的话,不得已用笔谈的方式交流。
记得王先生曾在纸上写道:“我有一位日本朋友,叫黑田,我与他一起下象棋,他是非常有礼貌的人。”这样友好的态度,在当时的中日政治气候下,让我印象深刻。唯一的遗憾是,当时我汉语水平不够好,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会接着问,黑田是哪里人?你跟他交流最深刻的回忆是什么?
我在成都的一个月几乎每天都去拜访王先生。他则把我当作“贵客”,总是请我喝很好的茶,有时还请我们吃午饭。
回北京的前一天,我和朋友去道别。从他家出来之前,他再次跟我紧紧握手,并鞠了一躬。他问我:“道别时鞠躬是不是日本人的习惯?”这句话让我很感动,因为他居然非常尊重一个曾是战争中“敌国”的文化。
回到北京,我开始思考:为什么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对日本人反而宽容,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一代,却容易具有“强硬”的看法?
我想,这其中的区别在于,他们是从真正的日本人身上了解日本,还是只从网络和抗日片里了解日本。
所以,中日的未来,如想破除政治寒冰,就一定要放下成见,亲身去了解对方,走进对方的生活和心灵。这是我在中国生活13年来,最切身的感受。
文/吉田阳介(日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