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息化建设为何势在必行?

  尽管移动设备已经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部署应用,并成为各组织IT架构中不容小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仍然有很多组织对移动化建设抱有轻视,或是疑虑的心态,他们总是要等待现有IT架构对业务运营架构构成显著制约的时候,才决定进行移动化改造。

  而这时往往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那么,移动信息化建设为什么势在必行呢?

  移动化浪潮来势凶猛对IT系统构成严重挑战

  在短短几年之间,移动智能设备就以一种非常迅猛的速度渗透进我们大家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对于组织内的员工来说,PC不再是他们存储、处理工作信息的唯一终端,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来收发邮件、存储业务数据、处理工作流程。而这种变化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组织内IT系统的正常演化速度,一旦应对失措,很有可能给业务运营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致命打击。

  可能有的IT负责人会认为,组织内的移动化应用尚不广泛,可以通过现有的一些信息化管理措施来应对。例如,为了防止移动设备接入内网造成数据泄密,那么就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关闭组织内的WIFI,切断移动设备与内网的联系;或是规定所有的业务流程只能通过PC来进行处理,以此从组织政策层面拒绝移动设备的应用。

  但是,这种做法真的有效吗?在移动化趋势已经如此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更多的员工会选择“用脚投票”,将数据转移至未经批准、无法控制的移动设备中。而且,他们也总能找到应对的方式。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组织关闭了WIFI,员工并不会停止移动设备的使用,而是会使用其它的网络(如3G、4G、公共WIFI)来连接移动设备,进行邮件收发等工作,企业的既有移动化政策也就如“马其诺防线”一般沦为摆设。

  移动信息化建设最大程度上保护组织投资

  很多组织之所以在移动信息化建设方面犹豫不决,很大的原因是基于成本的考虑。在进行部署移动信息化系统之后,还需要进行配套的设备适配、政策培训、IT运维等支撑,付出额外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等费用。但是,相对移动信息化建设所能带来的收益来说,这种投资却是值得的,其收益首先体现在其对组织生产力的提高上。

  移动设备之所以有助于提高组织生产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提高了员工对于碎片化时间的使用。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员工不必局限在单位处理工作事宜,而是可以利用家中、上下班途中等闲暇的时间来保持工作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各种事务能够更及时的被处理,工作流程也大大缩短。

  根据思科对巴西、中国、德国、印度、英国和美国进行的移动信息化研究,大部分企业都从移动化趋势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其中,BYOD员工全球每周平均增加37分钟的有效办公时间,每周最高节约81分钟的时间,每年每名移动员工则可创造350美元的价值。这意味着,如果你公司的员工规模是100人,那么移动信息化建设将为你公司每年多创造35000美元的价值。

  在顺风速运的移动信息化改造的实际案例中,顺风速运采用了提供了NQSky移动化平台,用于丢失设备找回、远程静默升级等需求之中。帮助顺丰高效应对取件、收件等快递业务,并彻底解决了系统升级缓慢、成本高的问题,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此外,移动信息化建设的另一大收益在于其有效规避了移动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如果你对这个风险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那么想想这种情况吧:一个公司的高管刚用手机邮件客户端查看了某个包含有企业年度规划与重要客户信息的邮件,但是在参加一个行业会议的时候,手机遗失了。这时他不得不考虑,如果是竞争对手或是别有用心的人捡到这个手机并查看了这些机密信息,会对公司造成多大的潜在风险?但在部署了移动信息化系统之后,这种安全顾虑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了。现在很多移动信息化系统都具备相对成熟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并针对移动设备遗失等场景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当再发生类似情况时,可以定位设备的位置,协助机主找到手机。还可以直接从服务端远程锁定设备或是擦除设备数据,这样可以将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集装箱化。集装箱化让所有的工作应用从个人手机的区域中隔离。组织对业务范畴发生的所有事情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能够采用所有必要的安全政策。然而,随着工作应用被从个人应用中隔离,组织不需要担心他们可能被意外地获取个人数据。因此,尽管进行移动信息化建设会在短期内增加组织的投资,但从长远来看,移动信息化系统的部署提高了组织效率,控制了安全风险,反而提高了组织在IT系统建设方面的投资回报率。

  从发展上来看,任何显著的IT趋势都无法进行封堵,而只能进行疏导,移动信息化也是如此。对于组织来说,在汹涌的移动信息化趋势面前,要么快速适应,让移动信息化为己所用。要么被动的改变,被时代所淘汰。

  部署移动信息化系统的充分性条件在于,现在国内外移动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IBM、思科与国内一些专业企业的移动信息化系统都为移动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效的化解组织所面临的移动信息化困境。一些国内可以提供移动信息化产品的企业更是能够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实现高效的移动信息化应用,将IT管理能力从传统PC延伸到移动设备甚至移动应用APP、文档、邮件之上。

  相关链接

  移动信息化部署失败的三大原因

  虽然很多组织已经意识到了进行移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其试图进行移动信息化部署的时候,却经常发现移动信息化建设偏离了预想的目标,或是收效甚微。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组织的移动信息化部署陷入失败的困境呢?原因有三:

  其一、没有制定相应的移动信息化“策略”

  很多IT部门的负责人认为,移动信息化建设只是简单的对移动设备与移动应用进行管理,这导致其只关注移动设备管理平台在硬件与软件层次的管理效果,而忽视了移动信息化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移动信息化策略。

  其二、没有走好好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平衡木”

  过于严苛、缺乏变通的移动安全策略却会导致移动应用的效率下降,不仅无法帮助组织提高生产力,还可能消耗组织宝贵的管理资源。有些组织为了保证移动设备中数据的安全性,不仅下发了统一的移动设备,还对这些移动设备的应用场景、使用时间、可安装的应用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此举看似万无一失,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很大的失效风险,员工很可能因为这些移动设备无法满足自身需求,而选择使用其它设备来接入企业应用。

  其三、没有部署合适的移动信息化“管理平台”

  虽然只关注系统层面的建设而忽视移动信息化策略政策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同样,忽视移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做法也不妥当。因为其提供了移动设备控制、移动数据清除等一些功能,可以给组织提供相对完备的移动信息化工具,控制移动信息化风险,提高效率。

  本报记者 张苗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