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芸豆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 关键字:灰霉病,经济效益,防治
  • 发布时间:2015-02-09 09:37

  [中图分类号]S43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1-0069-01

  随着莘县棚室芸豆栽培面积的逐步扩大,近几年芸豆病害危害也逐年加重,致病菌主要是真菌、细菌和病毒。其中,灰霉病是棚室芸豆常见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病率为10~25%,可造成产量减产30~40%左右,所以,在生产上对灰霉病的防治是否得当已成为当前棚室芸豆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1 棚室芸豆灰霉病的发生规律

  芸豆灰霉病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菌核、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植株,是灰霉病最初侵染的根源。灰霉病病菌危害芸豆的叶、茎、花及荚果,但主要侵害花和幼果。病菌随腐烂的病荚、落花、病叶落入于棚间,随着浇灌的肥水、通风时的气流等传播病菌。发病的重要条件是在适宜温度20~22℃左右,棚内湿度较大,在叶面上结成露水时易发生灰霉病害。

  2 棚室灰霉病的发生条件

  灰霉病发生的适宜温度是20~22℃左右,如果此时棚内湿度大,再加上温度低和田间通风透光性差,种植密度过大,光照不良的气候条件下,如若有病菌存活情况下,就有可能引起灰霉病病害的发生。因此,棚室芸豆若遇到低温和连续的阴雨天天气情况下,灰霉病就常常大面积发生。

  3 棚室灰霉病发病病状

  灰霉病最初在芸豆茎基部和土壤接触处上部10~20cm处发生,会产生黑褐色病斑,有时出现灰白色绒毛,病斑中心为深褐色。当芸豆植株感染到病害后,常常危害到芸豆的叶子、茎蔓、落花及芸豆荚,尤其严重侵害害芸豆的花和幼荚。病斑产生处着生浅灰色霉层,随着温度干燥,病斑开裂。叶片染病后,会形成容易破裂的灰色轮纹斑;开花、幼荚退花期染病,开败未落的花朵附在幼荚上最先受害,首先会长出灰色的霉层,然后逐渐扩展到整个芸豆荚使芸豆腐烂;芸豆开花期是灰霉病侵染、发病的最为关键的时期,只要棚内空气湿度较大,在花、叶子上形成露水持续1~2天即可发病。开败的病花和腐烂的豆荚、染病的叶子,如果掉落在其所接触的健康的叶子、豆荚和茎蔓上会使健康部位受到传染发病,进而产生灰色轮纹斑,形成成灰色霉层。未被浸染的花脱落后滞留在茎部、荚上或叶部,当条件适宜时健康的落花也会产生出菌丝体使茎部、叶部和豆荚受到危害;还有的小豆荚或落花以及花似落非落时被枝叶缠绕在里面,当灰霉病侵染小豆荚、掉落的花后,会使周围的枝叶同时受到侵染发病。

  4 棚室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4.1 生产上农业防治

  首先,棚室每天早上要先放风排湿,然后上午再闭棚增温,下午放风、透光降湿,防止叶面结成露水。其次,每天清晨及时摇晃芸豆茎叶除去前晚的落花,没有晃落掉的花也应及时摘除。由于灰霉病从掉落的残花开始侵染,继而造成烂荚、烂叶、烂蔓,应同时把病叶、病花、病荚及时摘除。因此,在豆荚坐住后要及时摇晃茎蔓,将落花除去。如果摇晃茎蔓后仍有少量的落花滞留在芸豆茎蔓、叶上,应人工及时收拾出去。

  4.2 棚室灰霉病生态防治

  温室大棚通过放风改变温度、湿度,制造出不适合灰霉病菌生存的条件达到预防病害的目的。白天降低温度,夜间提高温度,增加白天通风时间。有病菌的棚地可利用夏季棚闲时间深翻灌水,并把灌水时水面上的杂物捞出田外烧毁。种植过程中浇棚施肥时,应选晴天上午浇,浇水前可先喷防治灰霉病的药剂进行保护,浇完水后应关闭棚室,待棚温度升至30~35℃左右后放风排除棚内湿气。

  4.3 棚室灰霉病药剂防治

  灰霉病防治的关键在开花初期进行药剂预防,使病菌无法发展传播。由于灰霉病病菌易产生抗药性,防治病害时应交替轮换使用农药,每隔7~10天左右喷药1次,视情况可连续喷施。生产中有如下防治措施:

  4.4 灰霉病烟雾剂防治:棚室芸豆初期发病可采用烟雾法,可用10%速克灵烟剂、15%腐霉利烟剂300~500克/亩或用15%百.腐烟剂250~400克/亩密闭熏棚,连续熏2~3次。3.2、可湿性粉剂防治: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腐霉.百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7天喷一次,视情况连续喷药2~3次,或用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连续喷2~3次。

  4.5 棚室灰霉病综合防治

  根据芸豆灰霉病发生的条件和生长习性,作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防治芸豆灰霉病的新技术措施,可使病情有效的得到控制,并延长采收时间,增加产量,减少经济损失。主要措施有:1、采取起垄定植,地膜覆盖,加强棚内通风,减少棚内湿度,适当降低种植密度。2、少使氮肥,氮肥施用过多易徒长,同时应及时剪除芸豆病叶、病荚和病花,及时将病菌枝、叶从侵染部位剪除,并将病叶、病荚和病花等带出棚外进行销毁,以减少病菌的流通。3、在生长浓密的地方适当摘除几片叶子,增加光照。底部开花结荚后及时把老叶摘除利于通风。4、在剪除病叶、病茎的同时加强棚内温湿度的管理,并适时用50%速克灵1500倍液加入豆类生长调节剂均匀喷雾,以促进新枝生长。

  杨福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