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1-0146-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林业经营和林业生态发展之间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采取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确保林业经营和林业生态发展的相互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将植树造林列为了国策,每年都会营造大量的人工林,但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现象十分严重,自然森林正在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在我国的林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让林业管理向着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就需要我们从林业经营和森林生态发展两个角度共同出发,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体现出我国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首先对制约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的几点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林业经营并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1 制约林业经营和森林生态发展的因素分析

  1.1 森林维护难度大

  在深林系统中,存在很多中生物资源和群落,同时还存在非法砍伐和狩猎的现象,因此在对森林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从资源角度出发,由于森林管理部门需要管理的森林面积和范围比较广,而部门人员数量较少,这就远远超过了当前森林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承受范围,再加上我国对森林管理和维护工作的不重视,资金投入较少,经费低,管护条件比较差,是的森林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增加,同时在某些林区由于涉及到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出现各种纠纷问题,这就更加加重了森林管理和维护的难度。

  1.2 林业资源开发不合理

  在林业经营过程中,由于林区条件较差,薪资待遇较少等各种原因,一直以来,在林业部门中都缺乏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从事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尤其是林业开发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更是紧缺,在加上林业部门内部的科学设备都比较陈旧,导致了很多科学研究互动无法正常的开展,长期下去,势必会导致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合理的现象,也不可能吸引外界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和投资,逐渐的导致了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科学技术含量不高,森林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无法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应有的潜力和作用,最终对林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1.3 林业资源产业化水平不高

  最近几年,我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砍伐自然森林,这种改变导致了很多木材加工企业停产,林业生产逐渐由生态林向着经济林方向转变,虽然国家制定的这种限制措施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我国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森林资源能够得到保护,但是林业在经营过程中将会面临重重困难,过低的产业化水平导致了很多企业无法取得较高的经济效。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市场环境的激励等原因,林业企业的品牌效益普遍不高,导致了整个产业的经济产值不断下降。同时在林业资源开发和经营过程中,权属问题不明晰,股权不清的现状,以及计划经济遗留问题等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资源合理的利用和开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 林业经营和森林生态发展对策分析

  2.1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

  首先,将强更新造林。在进行人工造林过程中要多营造混交林,减少纯种林的数量和面积,科学合理的安排树种。从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提高林分质量出发,始终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积极营造不同的混交林,并大力发展速生林;其次,做好森林病虫害和防火工作。森林病虫害、鼠害和森林大火是森林中最为主要的危害。应该进一步的加强森林防护体系建设。在营林造林过程中始终贯彻国家制定的法规政策,保护森林的安全。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坚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只有全面做好森林病虫害和火灾防御工作才能切实保证森林的生态平衡和林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模式。森林分类经营是保护天然林的基础,在分类过程中主要根据森林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使用,目标的不同,对森林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划分,这样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生产能留,更好的发挥森林系统的多重效益。具体说来,按照使用功能不同可以将自然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然后分别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运营,这种划分方式是对森林使用价值的重新认知,其能够方便管理,从而实现生产经营的集约化。

  2.2 做好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首先,充分开发林区的林业资源,积极的应用科学技术,培育高素质的林业科技退镀,。切实做好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尽可能让森林发挥出多层次、多效益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好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副产品,开展多种经济开发活动,实现林业产品的多重附加效益;其次,充分发挥林区丰富的林下资源,强化对林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林下资源的经营生产活动,并要明确各方的权利和利益,理清权属关系,真正的利用好森林林下的各种资源。同时要在发展林下资源过程中还需制定完善的林下资源发展规划,根据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发展技术、林区的实际经营现状合理的对相关产业进行开发和经营,保证各级领导和部门之间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发展方向,共同营造出一个具有本林区特点的林下资源经营发展新模式,促进林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丽清,程建平.浅谈“本量利”分析在林业经营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S1)

  [2]杜林盛,柳建闽,陈钦.中国林业经营模式探讨[J].中国林业企业.2010(02)

  [3]刘金鹏.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4]李宝军,隋波.林业经营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3)

  [5]邱向阳.浅谈单户林业经营模式下影响农林投入的因素[J].绿色科技.2013(01)

  元军生 闫庆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