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传统企业转型新思路

  2014年12月14日,美的集团发出公告称,已与小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美的将以23.01元/股的价格向小米科技23.01元/股定向发行55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66亿元。

  这也是迄今为止,小米最大的一笔实业投资。尽管小米持有美的集团股份仅1.29%,但从小米可提名一名核心高管为美的集团董事,以及“共享智能系统平台、数据和云计算”、“融合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线上线下的业务运作”等合作内容来看,野心勃勃的小米并不止于此。接下来,一个智能终端生态企业和一家传统家电制造公司会做些什么呢?对国内家电企业与终端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我们先从小米开始讲起。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自主研发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主要由前谷歌、微软、摩托、金山等知名公司的顶尖人才组建。小米公司由著名天使投资人雷军带领创建。小米公司共计七名创始人,分别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斌,联合创始人及副总裁黎万强、周光平、黄江吉、刘德、洪锋。

  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另外,小米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小米要让我们的用户省一点心。

  产品结构方面,实现了从2011年单一手机策略,到2013年推出小米盒子、小米电视,2014年小米平板及小米空气净化器上市的跨界产品组合策略转变。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美的。

  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于2013年9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旗下拥有小天鹅、威灵控股两家子上市公司。

  主要家电产品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产品。现拥有中国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冰箱产业链、洗衣机产业链、微波炉产业链和洗碗机产业链;拥有中国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和厨房家电产品群;在全球设有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产品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此次小米为何选择美的?

  也许对手的对手,就是朋友。美的与格力在空调业界是劲敌;而小米董事长雷军一年前又曾公开与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以1元打赌,称“小米五年内将超越格力”,当然马上被犀利的“董姐”反驳“格力五年内不会被小米超越”,并将赌注增至10亿元。

  当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为什么小米与美的联姻,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小米正在打造以小米手机为核心的智能家居体系。小米公司表示,小米专注把手机平板、电视盒子、路由器三个产品做好,其他的智能硬件领域开放给其他公司,例如制作小米电源的紫米,生产小米手环的华米以及刚刚发布小米空气净化器的智米公司。小米的智能家居体系已经涵盖了电视、手环、路由器、血压计、空气净化器、电视盒子等产品。此次入股美的,双方将可能在更多智能家居产品上展开合作。

  第二,美的强大的市场保有量对于小米的智能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补充。

  第三,美的于2014年3月发布智慧家居战略,实现所有家电产品的互联互通,与小米的智能家庭战略颇有相似之处,这让双方一拍即合。

  第四,美的与小米科技的合作,是顺应行业智能化、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趋势,深化战略布局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美的在智能家居生态链、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方面的发展。小米此次入股美的,也将极大丰富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线,同时还可以借助美的的物流、销售渠道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小米其他产品的竞争力。

  这一传统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联姻,意味着智能家居新时代的到来。

  首先是产品跨界互补。在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企业今年均先后发布的智慧家居战略。而互联网企业的三大智能化核心产品分别是手机、电脑、电视,因此刚好与主攻家电的传统家电企业形成产品互补。再加上,未来智慧家居中,智能手机将成为一个通用的“遥控器”,传统家电企业联手互联网企业,无疑完善了整个智慧家居中的产品线布局。

  其次是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与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及运用的发展,家电业已经站上了智能化转型的“台风口”,顺风者将可乘风而起,逆风者恐怕将落伍淘汰。要推动一个千亿航母完成互联网转型,谈何容易。无论从电商操作、粉丝社区运营、互联网营销,还是产品迭代开发、用户有效交互等方面,互联网企业营销思维的运用与实践都将是传统企业的“良师益友”。

  第三,渠道、用户群的互补。传统家电企业在国内有庞大的旗舰店、经销商体系;同时,还有正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安得物流的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一张不错的“地网”。而互联网公司往往有着“天罗”,互联网企业官方商城虽然不及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但它还是有相当的号召力的,而且有庞大的、黏性很大的线上用户,互联网“粉丝”多是年轻人群,正好是传统企业希望拓展的目标客户群。“天罗”、“地网”结合,传统企业电商渠道将更加丰富,而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则可通过传统企业线下渠道“落地”。

  第四,借力互联网企业,也许传统家电企业国际化可以闯出一条新路来。近年随着中国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受越南、乌克兰等新兴市场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长受到不少阻力。传统家电企业急需摆脱以低成本为优势的“老路”,寻求国际化新的突破口。智能化无疑是一个机会,如果传统家电企业联手互联网企业,能闯出“产品+服务”的新模式,那么传统家电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将多一张王牌。

  最后,这是竞争的需要,智慧家庭时代,行业新一轮合纵连横已经拉开序幕。2013年年底,美的的另一劲敌海尔,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物流公司,参股海尔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并且还战略入股了日日顺的母公司“海尔电器”,双方在大件商品物流、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深入合作,这是海尔打造开放性的“平台型企业”的重要举措之一。美的要从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变为智慧家居方案的提供商,也要打造为平台型的企业,美的M-Smart智慧家居操作系统2015年也将开放,与小米“结对子”有助于美的整个开放平台的搭建。

  可以预见,随着阿里巴巴与海尔结盟、美的与小米联姻,今后还会发生更多传统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的案例。像格力电器的母公司格力集团就正在酝酿引入战略投资者,估计在这方面也会有所考虑。

  阿里巴巴与海尔结盟、美的与小米联姻,也为其他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道路,在移动互联发展的大时代,如何不被行业所淘汰,值得所有企业家们思考。

  文/刘志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