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森林共生息的山间旅舍

  • 来源:精品家居
  • 关键字:建筑师,上山回家旅舍,竹工凡木
  • 发布时间:2015-03-09 10:13

  “上山回家旅舍”位于台湾苗栗地区海拔900公尺的高山上,由业主蒋先生与竹工凡木设计团队合力打造。建筑采用最基本的水泥粉刷搭配自然流露的混凝土纹理,借云雾的渲染与时空产生紧密的对话,而自地自建、自给自足的建造模式更是令人叹服。经历了5年的磨砺艰辛,这座与原始山林共生共息的山间旅舍终于诞生。

  自然缘起,手工造就

  这座山间旅舍最早源于一个家族对于归隐山林、自给自足生活的理想追求。业主蒋先生原本是工作在大城市里的年轻职员,然而在经历了台湾9·21大地震后,家族决定举家迁移,搬回祖辈世代务农的山林,于是需要建造一栋属于自家的坚固房屋。为了凝聚家族力量,蒋先生与妻子毅然辞职,在专业设计团队的协助下,带领全家全心投入自地自建的工程中。

  出于对住宅建造的理念追求,同时也为了压低成本,蒋先生一手包办了几乎所有的建造工作。从前期的整理地皮、庭园规划,到木工板模工程时运送木料、搅拌沙浆,以及后期贴黏马赛克磁砖、水电配线配管等均全程参与。在室内装修期间,裁切木板、装设窗帘、粉刷油漆等工作,也都是由蒋先生夫妇独立完成。在此过程中,设计师一直在旁协助,帮助他们亲手制作了许多直接取材山林再加以设计的软装陈设及艺术品摆设。因而,整间旅舍从建筑到室内、从家具到装饰品,都有着主人亲力而为的手工痕迹。

  融于环境,永续经营

  “上山回家旅舍”在建造之初,就由建筑师带领设计团队,参考有着多年水土保持治理经验的专家所给的综合意见,采用最自然的传统生态叠石头工法,辅助前后院的地景,再移种大量的树木来加强巩固。而在能源使用上,不使用空调系统,80%以上的粮食自栽自采,目标以太阳能和水力资源供应超过一半以上的能源,希望项目能够达到自给自足、生态环保的永续经营。建筑的顶层以玻璃天井打造,并辐射到室内的公共空间。在这块区域,装载着自然界的阳光、空气、雨水、微风、星光,同时作为“建筑的肺”见证着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整个建筑没有安装任何空调系统的前提下,所有空间都能够透过这样大挑空的调节来达到自然对流及通风的效果。未来天井还将向下连结前方的二次地景公园,另外也向后方串连至后山的有机果园,以及向上搭梯延伸到达屋顶的观景平台,与四周环境紧密结合。

  挑空的公共空间也承担了业主打造山间教堂的美好愿景。一楼餐厅的开放式格局设计满足了教堂弹性使用的需求,底墙上的壁画则是业主亲手绘制的名为“新创世纪”的画作,斑斓的颜色均取色于当地环境,为素净的空间注入灵动活跃的情绪色彩。所有的住宿房间都拥有超乎常规的开阔阳台,创造出一个介于室内与室外的半户外空间,希望客人们在没有电视、网络的纯粹空间里,多与自然亲近接触,这也是“上山回家旅舍”的经营精神。空间里的设计撇除任何形式上的修饰,留出最质朴的水泥墙体,以及最天然的木石材质,交由自然与时间发酵,期待当岁月的痕迹留驻于建筑上,能让建筑慢慢隐没于山林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