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如一日的摄影坚持
- 来源:摄影之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摄影之友,摄影,故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13 13:13
正值3月,让人想起雷锋日记的一句话,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这句话放在摄影领域同样贴切,拍一处风景不难,难的是天天拍同一处风景。可就是有这样的一些摄影家,他们30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正在坚持的摄影事业。
“三十而立”栏目招募
如果,您是《摄影之友》的同龄人,正在影像道路上面对重要的抉择;您是满腹故事的摄影人,想与大家分享自己30年前的特别经历;您在影像事业上兢兢业业30年,堪称某一摄影领域专才;那么,您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人!
请将您的经历和故事发送至编辑邮箱:liuxu@syzychina.com下一期的主角,就是您!
梅生 拍摄主题:故宫博物院
除了每天上班的工作人员,他一定是进入故宫次数最多的“游客”。他熟知这紫禁城近30年间的每一次变迁。
陆杰 拍摄主题:上海城市发展
30多年来,他一直在做这一件事,每天开车100多公里,拍遍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20多万张胶片见证了他的坚持。
秦小平 拍摄主题:华山风光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华山脚下工作的他,用镜头记录了华山30年的变化,看着一棵棵松树死去,一座座旅店建成。
梅生 从深宫雅趣到世界文化遗产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梅生便成为了故宫里的常客,和在里面工作的朋友王鲁桓每日交杯换盏,写诗作对,也是从那时起,他便把镜头对准了这座古老的紫禁城。
摄影路上的偶然与必然
每个人坚持做一件事,并获得成功一定都具有偶然和必然两方面的原因。我年轻时有一位一同学书法的师兄弟,叫王鲁桓,他在故宫里面工作,我便时常去找他,两个人坐在故宫里交杯换盏、写诗作对,畅谈这座古老紫禁城里的故事。大学毕业后,我便将摄影作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候我的镜头也自然而然地对准了这座我经常进出的皇宫,王鲁桓为我的拍摄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我想他便是我摄影之路上的偶然原因。但能随便进出故宫这一机缘也不足以让我坚持拍摄30年,这其中还有着与我个人学养经历息息相关的必然因素。在将故宫作为我的最重要拍摄对象之前,我也曾经考虑并尝试着去拍摄北京的胡同文化,但在拍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个人对于民间建筑的热情与了解远远不及我对皇家建筑那样深入,于是拍摄北京胡同的计划功败垂成,故宫这一主题却不知不觉拍了30多年。
我与乾隆“面对面”
有人曾问我,是要有怎样的狂热,才能在故宫里一拍便是30多年?说来也怪,每次进入故宫,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我内心都会充满按下快门的冲动。甚至有一次我不由得神游起来。乾隆爷正在赏梅,回身看到了正在拍照的我,便转身相问:“何人在此喧哗?”我见惊了驾,慌忙跪奏:“小民梅生,偶来园中观雪,不巧惊扰圣驾,罪该万死!”乾隆爷听得此名,不觉惊异:“瑞雪红梅,新春吉兆,赐你一句:梅花与尔同日生。”我心中大喜,连忙放下相机,回了一句:“乾坤如君清且隆。”这如痴如梦的一幕我永生难忘。
为世界文化遗产写照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拿着相机在故宫里随意地拍照,到80年代初开始有意识地记录,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我对于建筑和摄影都还没有完整的认识,这一切只是源于内心莫名的冲动。直到1985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故宫第一批入选世界遗产,我才突然有了对自己这个拍摄题材认识的提高。原来故宫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历史,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联合国几千名专家,工作了几十年,就梳理出几百项全人类几十万年在地球上留下的文化遗址,而故宫便是其中之一。这也使我开始有系列地、重点地对故宫展开拍摄。从故宫这一拍摄题材进一步延展开来,我开始拍摄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希望将我一贯提倡的摄影文献性、学术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大主题中更好地体现出来。
故宫摄影年鉴
30多年间,梅生在故宫拍下了大量照片,其中以彩色反转片为主,在他的书房里堆着很多本底片夹,打开每一本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1977年 学习书法时认识了王鲁桓,从此频繁进出故宫。
1983年 购买哈苏500,开始有意识地拍摄故宫。
1987年 故宫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对拍摄项目有了全新认识。
1990年 购买林哈夫45大画幅相机,用于拍摄故宫影像。
2004年 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在故宫展出《故宫遗梦》专题。
2006年 关于故宫影像的重要论文《故宫四说》收录于《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论文集》。
2008年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文化专辑《古都寻梦》在北京地铁100个站点展出三个月时间,北京市政府收藏了该专辑中的80幅作品。
2009年 开始建立世界文化遗产影像学体系,其中中国皇家建筑文化系列居于首位。
2012年 出版图书《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2015年 30年时间对于梅生来说很长,但是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拍摄项目来说又很短,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陆杰 20万张胶片解读城市社会学
从上世纪80年代初,陆杰便拿起相机,每天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用尽自己的精力、体力和财力,记录这座城市的细微变迁,这一切要从一本《国家地理》杂志说起。
做中国的“安东尼奥”
我一直将自己称为“非典型”摄影师,小的时候最大的兴趣是美术、历史和地理,梦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摄影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文人手中的一支笔,诗人脑海中的一行字,不过是表达和记录内心想法的手段罢了。我用相机拍摄上海这座城市,主要是受到家中长辈的影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现里面的很多摄影师其实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用影像的手段展示着自己探索和研究的成果,这一发现对我启发极大,当时对城市社会学充满兴趣的我,便开始用相机拍摄上海这座我从小生长的城市。我拍摄上海的照片不是那种哪天天气好就出门拍拍的随意之举,而是有系统性、覆盖面广的专题拍摄,有点像拍纪录片,我希望能够避开政治因素和官方影响,用真实的视角记录上海这座城市的细微变化,就像当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用镜头记录中国的人生活的感觉。
不怕做事苦只怕没机会
我很少和别人讲起这30多年拍摄过程中吃过的苦,虽然为了拍摄我的手脚都断过,头也破过,有时候发高烧在车里一个人睡一宿都没有人知道,但这些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都不算什么,我不怕在做事的过程中吃苦,只怕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机会做。我除了在街上拍摄建筑和人们的生活,也希望能进入到家庭、工厂和各个部门拍摄,这一计划为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前仪表局和无线电厂这样的单位都属于保密机关,别说拍摄,连进都进不去,我为此找了很多人帮助,才实现了自己的拍摄计划。
厚积薄发30年
起初我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人关注,但是我仍旧坚持着,从1997年开始我就买了车,每天开100多公里到处拍摄,我的钱几乎也都投入到了拍摄中。而且我所做的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前人的成功经验可供参考,我便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但30年对于我来讲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到现在,我已经拍摄了超过20万张胶片,基于这个庞大的影像资料库,我在长宁区社区学院成立了陆杰城市影像工作室,未来还会成立城市影像馆。
上海摄影年鉴
陆杰从向家里的亲戚借相机拍摄,到现在拥有了自己的城市影像工作室,他用了30年时间,来证明他所做的这件事的巨大意义。
1982年 从亲戚家借来海鸥120相机,开始拍摄上海这座城市。
1982年 启动苏州河项目拍摄,其中又包含了8个小专题。
1992年 记录中远两湾城拆迁,在上海最大的棚户区里拍了6年。
1997年 开始拍摄新天地建成过程,耗时7年完成项目。
2003年 世博会申办成功后,便开始拍摄相关专题。
2010年 出版《世博日记》,包括大量上世纪90年代航拍作品。
2011年 开始拍摄外滩金融中心项目,目前还在拍摄过程中。
2012年 举办个人影展《胶片时光-记录消逝的上海》。
2015年 陆杰的城市影像资料库已经较为完善,给他一个位置,他便可以为你寻回童年的记忆。
秦小平 三十年的攀登终成“省略号”
在秦小平还没有接触摄影之前,便有了每周登华山的习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拿起相机拍摄,而30年后,他默默地终止了这一专题,其中的缘由引人深思。
剩余精力投入摄影
我从小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喜欢钻研技术和学习新知识,生活在柴油机厂,我学会了柴油机的维修,很快成为了这方面的专才,但在企业中没有太多的施展空间,令我十分沮丧,我常常周末骑车跑到农村农场去免费修理柴油机。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本摄影方面的杂志,我想这是一个可以让我燃烧工作外剩余精力的极佳途径。而且我的工作单位就在华山脚下,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拍摄条件,更是让我热情高涨。起初的拍摄还比较随意,直到有一年除夕,我去逛新华书店,看到一本还没有上架的新书《卢施福黄山摄影选》,当时便爱不释手,感觉终于有了一本可以直接参考如何拍山的教材,但售货员说过完春节才能上架销售,我当时就赖在书店不走,费了好大劲才买到这本书。
被人晃点负伤山中
在拍摄华山的30年中,出过大大小小的很多意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下完雪,我想用我新买的林哈夫IV型大画幅相机再去拍一张雪后的下棋亭日出。由于设备沉重,我还特意问了与我同行的另外两个人是否同去,我担心拍完一个人上不来垂直角度超过90度的鹞子翻身。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从鹞子翻身向下走的时候,便手套一滑,连人带相机摔了下去,当时腰就不能动了,但我还坚持爬到拍摄点,完成了拍摄,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与我同行的两个人根本没有下来,而是跑到其他地方去拍摄了。原地等待救援并不现实,我只能卯足全身的力气,咬着牙往上爬,用个人坚定的意志支撑着自己回到饭店,然后便径直下山了。
剩余精力投入摄影
我从小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喜欢钻研技术和学习新知识,生活在柴油机厂,我学会了柴油机的维修,很快成为了这方面的专才,但在企业中没有太多的施展空间,令我十分沮丧,我常常周末骑车跑到农村农场去免费修理柴油机。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本摄影方面的杂志,我想这是一个可以让我燃烧工作外剩余精力的极佳途径。而且我的工作单位就在华山脚下,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拍摄条件,更是让我热情高涨。起初的拍摄还比较随意,直到有一年除夕,我去逛新华书店,看到一本还没有上架的新书《卢施福黄山摄影选》,当时便爱不释手,感觉终于有了一本可以直接参考如何拍山的教材,但售货员说过完春节才能上架销售,我当时就赖在书店不走,费了好大劲才买到这本书。
被人晃点负伤山中
在拍摄华山的30年中,出过大大小小的很多意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下完雪,我想用我新买的林哈夫IV型大画幅相机再去拍一张雪后的下棋亭日出。由于设备沉重,我还特意问了与我同行的另外两个人是否同去,我担心拍完一个人上不来垂直角度超过90度的鹞子翻身。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从鹞子翻身向下走的时候,便手套一滑,连人带相机摔了下去,当时腰就不能动了,但我还坚持爬到拍摄点,完成了拍摄,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与我同行的两个人根本没有下来,而是跑到其他地方去拍摄了。原地等待救援并不现实,我只能卯足全身的力气,咬着牙往上爬,用个人坚定的意志支撑着自己回到饭店,然后便径直下山了。
华山拍摄年鉴
30多年间,秦小平登上华山140余次,这挑战的不仅仅是他的摄影热情,更是体力与毅力的考验,而每一次攀登背后都满是故事。
1984年 拍摄第一卷“樱花”彩色反转片,开始用彩色反转片拍摄华山。
1989年 从华山西面的仙峪攀登华山南面的三公山、三凤山,到黄埔峪,首次完成环华山穿越摄影。
1990年 首次攀登华山北峰北侧的白云峰,拍摄华山全景。
1994年 购买 玛米亚RB67SD中画幅相机拍摄华山。
1996年 出版《秦小平华山风光摄影集》。
1997年 在西安市“陕西美术家画廊”举办“秦小平华山风光摄影展”。
1998年 出版《华山》摄影集以及《华山》明信片。
2001年 购买林哈夫IV型大画幅相机拍摄华山风光。
2009年 在西安“陕西省图书馆”举办《风景华山尧头古镇》摄影展。
2015年 放下华山这个拍摄项目后,秦小平又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永泰古城中,这座历史上重要的兵城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他。
文:金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