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阅读的变革!
- 来源:微型计算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阅读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30 10:44
我们购买书籍不再是到书店翻找或者通过网络邮购,而是通过网络轻松快速地下载;我们阅读的不再是厚重的、带有墨香的书籍,而是纤薄的、电子书屏幕里的信息;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文字和图片,而是由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共同构成的立体书籍;我们不再是单方面地接受书上的内容,而是在看到深处时可以与其他读者甚至是作者交流;或者,我们也可以写一本书……
从蔡伦改造造纸术开始计算,人类已经阅读纸质书籍超过1900年,如今已经到了变革的时候了。以电子纸(Electronic Paper)为核心部件的电子书,让我们有机会进行阅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只是文字承载介质的改变,而是以“阅读”为核心的、全方位的变革。《微型计算机》将和所有人一起,关注这个变革的时代……
沉寂中的酝酿,看电子书的先行者!
在2009年12月9日~11日召开的显示器技术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Display Workshops(IDW)”上,一名特殊的日本研究员被邀请登台演讲,他就是太田勋夫—全球第一个将电泳式电子纸实用化的人。1968年在日本松下电器进行电子照片液体显影液研究的太田勋夫,将粒子弥散于绝缘性液体中的显影液技术应用到了显示器上,这是电子纸研究的第一步。领先一步的松下电器本来已经触及到了阅读核心技术革命的大门,却在1976年因为无法解决液体中粒子偏离以及凝聚的难题而遗憾地终止了对电泳式电子纸的研究。
松下电器终止电泳式电子纸的研究,并没有让电子纸产品胎死腹中。众多企业和机构都继续着相关技术的研究,而真正促使电子纸产品全面爆发的是E Ink公司。1997年,当时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分子机器研究小组组长的Joseph Jacobson认识了Russ Wilcox,后者促使他做出决定将他们研究的电子纸技术商业化。E Ink依靠技术起家,缺少的是资金,而1997年的互联网投资热潮恰好为他们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麻烦。Russ Wilcox后来回忆说:“我们筹集了大概1亿美金,并且准备在随后几年花掉它们。”
如今E I n k 公司已经被中国台湾的元太科技(Pr ime ViewInternational)收购,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液晶面板厂商是亚马逊Kindle阅读器的屏幕组件供应商。有趣的是,元太科技的母公司是中国台湾的造纸业龙头永丰余—由传统纸张制造商生产电子纸,这或许是一种宿命。元太科技董事长刘思诚在谈到最初的选择时说:“我们认为这个技术可能影响传统纸的整个未来。我们本来可以忽视这个技术或毁掉它,但是我们决定参与进来。”
E Ink公司选择被收购,除了与元太科技良好的合作关系外,也可能与电子书产品在2004年后受市场冷遇有关—这种产品类型正是电子纸的主要应用范围。2004年,信心十足的索尼和松下分别推出了电子书产品LIBRIé EBR-1000EP和ΣBook,并且都拥有与之配套的电子书资源网站—电子书厂商从一开始就已经明确了硬件与内容资源相结合的营销策略。不过硬件厂商依靠自己一家的力量,想要在资源方面获取足够的竞争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索尼当时通过子公司PublishingLink提供的图书资源只有600种左右,而松下通过旗下SigmaBookJP网站提供的图书更是只有可怜的100多种(如果你是一位Geek,那么也可以尝试通过10DaysBook网站下载5400种左右的图书,其中主要是漫画)。有多少人会花费400美元购买一台电子书,而最终还要由别人决定自己能看到什么内容呢?市场总是最现实的,在ΣBook发布之初松下曾宣称“力争2005年以前销售10万部”,而事实是在亚马逊Kindle之前我们没有看到电子书成功的先例。电子书业界最初曾估计2005年的市场规模能达到100亿美元,而实际上还不到10亿美元。
视线之外的成功者:亚马逊Kindle
2007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号称可以“改变人类阅读方式”的电子书产品Kindle。虽然在推出之前亚马逊Kindle遭到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炮轰:“它从概念提出时就存在诸多瑕疵,设计更是极其糟糕。”但是这款售价399美元的电子书产品却在上柜五个半小时内销售一空,并在随后的一年里售出了超过50万台。
《新闻周刊》杂志称Kindle为“图书界的iPod”,花旗集团分析师MarkMahaney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因为Ki ndle比iPod推出市场后第一年的销量还要多32%。摩根大通分析师Imran Khan在一份报告中称:“Kindle的成功堪与苹果在音乐播放器领域取得的成功相媲美。”
如果只是从硬件规格来看,亚马逊Kindle即便是与三年前推出的索尼EBR-1000EP相比也并无太多过人之处,是什么让亚马逊Kindle大爆发呢?虽然亚马逊CEO Jeff Bezos从一开始就强调Kindle的阅读体验:“那是一本真正的书,赋予使用者最真实的阅读质感,让人们忘记自己盯着的只是一块6英寸屏幕。”但是Kindle能提供的,索尼EBR-1000EP乃至其它电子书产品也能够提供,甚至做得比它更好。外观、屏幕效果是硬件厂商的事情,亚马逊Kindle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在我们看来,无线网络应该算是一个方面,因为Kindle的全称就是“Kindle WirelessReading Device(Kindle无线阅读器)”。亚马逊在第一代Kindle中就加入了免费的CDMA EV-DO网络,用户需要做的就是花费一分钟时间和9.9美元、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要有网络信号)从亚马逊网站购买想要的图书。卓越亚马逊网公关部经理田维斌这样描述无线网络对于Kindle的重要性:“亚马逊之所以未在全球范围内推广Kindle,除了成本上的考虑,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国家的网络环境未达到要求。亚马逊的Whispernet免费无线网络仅覆盖美国境内,即便如此仍有用户抱怨联网速度太慢。”
索尼首席执行官Howa rdS t r i n g e r 在谈到亚马逊Kindle的成功时曾经说过:“很明显我们落后于亚马逊,不过这是一场长期的战斗和竞赛。”如果当时他是出于真心,我想他所指的“落后”中应该包括对无线网络的支持,因为直到2009年底,索尼才推出了支持3G网络无线下载功能的电子书产品Reader Daily Edition。当亚马逊Kindle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后人们很快就发现了它成功的真正原因—内容,评论家纷纷将其与苹果iPod相提并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就像iPod和iTunes网络商店结合带来的极大成功一样,Kindle与亚马逊庞大的网络书店资源结合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当第一代Kindle推出时,亚马逊网络书店就拥有超过9万本书籍,Kindle用户可以花费9.9美元买到最新的畅销书和一些长篇大作,花费1.99美元购买到很多经典书籍,或者以1.25美元至14.99美元每月的代价订阅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福布斯》在内的报刊杂志。硬件与内容的共生在亚马逊Kindle身上表现得如此突出,以至于当亚马逊宣称在2009年圣诞节期间Kindle不但超越苹果iPod Touch成为最热销的馈赠佳品,而且该期间Kindle用户购买的电子书籍数量首次超过了传统纸质书籍销量时,我们丝毫不觉得奇怪。
谁能威胁亚马逊Kindle?
北京时间2010年1月28日凌晨2点,面容略显憔悴的Steve Jobs走上旧金山Yerba Buena艺术中心的讲台说:“我将向大家介绍一款2010年度最具革命性、最有市场吸引力的产品。……它能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享受和分享图片,观看视频,欣赏音乐,玩游戏,阅读电子书。”然后,我们看到了iPad—一个大块头的iPod Touch或者说是一个迷你的平板电脑。苹果iPad在2010年3月12日接受预订,当天就接到了12万份订单,这样的表现让很多人兴奋不已,也让一些人感到了威胁—后面这群人中显然包括了很多电子书企业。阅读电子书只是iPad的功能之一,为什么会让电子书企业感到恐惧呢?iPad发布时邀请《纽约时报》做的演示告诉了我们其中一个原因:iPad不仅可以很好地展示报纸的文字内容,还可以演示插入的图片和视频,这是更立体式的阅读体验。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苹果有了iBook电子书阅读器和背后的iBook Store—用户可以通过iBook购买并下载电子图书。
这是一个类似亚马逊Kindle在线书店的东西,Steve Jobs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Walt Mossberg的采访时表示,iBook Store数字图书定价不会同亚马逊Kindle在线书店相差过于悬殊,也就是说iPad用户也可以用9.99美元的价格买到《纽约时报》排行榜上的畅销书。亚马逊Kindle的成功依靠的是其作为图书销售商掌握的庞大图书资源,而苹果iPad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不差——苹果已经与美国多家知名书商签订合约,以自由定价、三七分成的模式在iBook Store上销售图书。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iPad采用的是传统的液晶屏,电池续航时间只有10小时,而且长时间阅读的舒适感不如电子纸。
针对苹果iPad对现有电子书市场的冲击,知名IT博主孙永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果说之前占据全球电子书市场90%的亚马逊Kindle还可以高枕无忧的话,那么今天,亚马逊的Kindle无论是在硬件、资源、价格,甚至商业模式等方面都面临着iPad的已有及潜在的威胁。”事实上电子书企业早已经注意到了使用体验更佳的iPad可能造成的威胁,索尼已经将其入门级Pocket Edition阅读器的价格降到了169美元。索尼数字内容阅读主管Steve Haber表示降价是为了加大阅读器的市场覆盖面,而分析师则认为像索尼和亚马逊这种功能比较单一的黑白电子书阅读器需要调低价格来保持竞争力—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分析师James McQuivey预计单功能电子书的价格明年将下降至99美元。
苹果iPad对于电子书硬件厂商而言或许是一个威胁,不过对于亚马逊Kindle而言情况或许更加复杂。很多人认为亚马逊Kindle将受到苹果iPad的威胁,不过在亚马逊看来也许没必要太敌视。亚马逊首先是一个图书销售商,推出Kindle阅读器也只是为了促进图书销售,那么为什么要抵制iPad而不是接受呢!如今亚马逊已经在网站上放出了一个名为“KindleApps for Tablet Computers”的电子书软件,以便于用户通过平板电脑购买、下载、阅读亚马逊Kindle Store中的电子图书。亚马逊在这个软件的说明中专门加入了“Including theiPad”的注释,这不正说明了亚马逊的态度么?不过另一方面,苹果iPad通过iBook Store对图书资源的蚕食却真正威胁到了亚马逊Kindle。企鹅出版社(苹果iPad的签约合作伙伴)执行长John Makinson说:“读者通过苹果iBook买我们的图书非常便捷,这有助于我们推广图书,赢得新读者。”而Broadpoint AmTech分析师布Brian Marshall估计,苹果将从内容销售中获得大笔收入,到今年年底将相当于iPad硬件销售的10%,2011年将上升至约30%。他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iPad真正的能力在于媒体和内容领域。”中国电子书,才刚上路呢!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有两个事情挑动着中国电子书业界的神经。2010年3月16日,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举办的2010世界电子纸技术大会暨电子阅读器展上人潮涌动。展会上琳琅满目的各种电子书产品成为一大亮点,方正、汉王等厂商都有自己的电子书展台。虽然展会上也有番薯网、中文在线等内容提供商的身影,但是这次会议的主角无疑是以元太、汉王为代表的电子书硬件厂商。
这次展会上还有一个令人回味的现象,那就是缺少了大量山寨厂商的身影。“山寨”在中国IT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产业、一种文化,大量的山寨厂商总能发现最有价值的市场,而此次山寨厂商缺席电子书展似乎让表面上蓬勃发展的电子书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以前市场上已有10余款山寨电子书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水,市场销量似乎并不理想,离预期目标相差很远。”一位山寨厂商人士表示,“所以,绝大多数试图进入这一领域的厂商都还不敢轻举妄动。”山寨厂商之所以如此谨慎,除了市场反应不大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网本市场涉及到的只有软硬件,而电子书市场还关系到内容的配合—图书版权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时间再回溯到一周之前,2010年3月10日盛大文学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一人一书”(One Person,One Book)电子书战略—其中涉及到了版权内容开放(云中图书馆)、分销资源开放、电子书软硬件解决方案开放。一家以网络文学起家的内容提供商发布电子书战略,在关注电子书硬件市场的人们看来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但是当拿到发布会出席嘉宾名单时,我们才发现这或许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厂商发布会。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中国作家协会、王蒙等知名作家、韩忠良等出版人、元太科技等硬件厂商……这个名单基本上涵盖了我们能想到的、与电子书产业相关的所有领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盛大文学首席版权官周洪立借用易安居士的词句来形容盛大文学电子书战略中的“云中图书馆”。500亿字的内容储备、300万部网络小说、近万部传统图书、每天6000万字的新增原创内容、不断增加的国外畅销书,盛大文学为“一人一书”计划提供了充足的内容储备。周洪立把这个平台描述成图书超市:“我们等于开了一个巨大的超市,摆上非常规范的货架,同时有非常好的购物环境,有导购一系列服务,你进到这里面可以任意购买,也可以提供你的产品,我们可以把你的产品放到上面供大家选择。”元太科技商务发展长李道生表示:“电子书产业缺乏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内容提供商,盛大文学为电子书这个‘空粮仓’储备了丰富的‘粮食’。”
做内容还是做硬件,电子书业界面临着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有了亚马逊成功的经验,所有电子书厂商都认识到了内容的重要性。有过教训的索尼开始改版自己的电子书商店,通过与出版商合作获得大量的电子书版权;国内电子书硬件领导厂商汉王虽然一向标榜自己的硬件技术领先,但是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在内容方面的努力。而对于盛大文学的电子书战略,作为一名从cmfu.com时代就是VIP用户的笔者,更是发自内心的认同。电子书依然是“书”,书籍最大的价值在于内容而非纸张,电子书的应用价值核心在于内容的提供。不过,内容提供商与硬件提供商原本就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以盛大为代表的内容提供商需要做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出版商、作者、媒体加入进来,而硬件提供商需要做的则是不断改进产品的使用体验。无论是彩色电子纸技术的应用还是3G网络的整合,都是基于改进使用体验的需求。
写在最后
虽然亚马逊Kindle的成功始自2007年,但是直到2009年电子书市场才真正开始兴起,2010年将必然成为电子书市场成型的一年。但成型是否就意味着爆发呢?在做出判断之前,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字:2008年全国有出版社579个,新出版图书149988种,总印数69.36亿册。这只是中国,全世界呢?对于电子书市场的判断,我们应该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借用元太科技董事长刘思诚的一句话:“要让电子书像传统纸张一样易用和廉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想在电子书这条路上走好,相关的各个厂商都需要面对一个站位的问题:做品牌、做制造、做技术、做内容、做平台,每个厂商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