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上的明珠

  ——德意志科学和技术成就博物馆一览

  在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麓,多瑙河的支流伊萨河从慕尼黑城穿过,在河中心的一个小岛上,坐落着每年吸引150万观众的巨型科技博物馆———德意志科学和技术成就博物馆(又称德意志博物馆、慕尼黑科学博物馆)。

  该博物馆1903年由巴伐利亚电气工程师奥斯卡·冯·米勒创立,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计划被搁置,直到1925年米勒过70岁生日那天,博物馆才正式落成开幕。它是一座6层大楼,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共有28个分馆及露天展览场,展品共1.5万多种,几乎涉及所有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参观路线总长达16千米。

  凡是参观过这个博物馆的,都交口称赞它所具有的许多令人难忘的特点。

  展品门类繁多。仅工业一类,就包括机械、动力、化工、矿产、印染、纺织、煤炭、冶炼、酿造、陶瓷、造纸、印刷等。

  几乎每一门类的展品,既有最古老、最原始的制品,也有最现代的科学技术结晶,使观众清楚了解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如汽车,从1886年奔驰汽车厂生产的第一辆三轮汽车开始,到近代新型赛车,共陈列88辆;动力展品从古代用狗、牛牵动轮轴取得动力(模型),到风车、水车及各个时期的火力、水力发电,原子能、太阳能的利用等。

  陈列的复制品和模型大多能启动运转。工业生产流程都可表演;音乐厅里许多古老的乐器都可以演奏;天文馆里显示了南北半球可以看到的星座、银河和星云;船舶模型可以航行;建于1906年的法国海军第一艘潜艇,可以从它的剖面观看内部结构。

  观众可以自由启动和摆弄展品。这里可供观众自由摆弄的展品和模型共有4000多件,并有一批技术专家随时检修损坏了的展品。机床展品中有许多自动机床,观众可按动起动开关后自动走刀,在机器轰鸣、火花四溅中加深对科技成果的理解。

  这些特色使德意志科学和技术成就博物馆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博物馆。中小学生把它作为一个巨大的校外课堂和实验室;大学生、研究生和学者可以在这里听学术报告,进行研究、讨论,并利用博物馆内的53万册科技藏书和全世界2300种科技杂志,解决他们研究课题所需要的资料、信息。

  德意志科学和技术成就博物馆不仅吸引了大量普通观众,也吸引了大批学者专家,就因为它是一个不受传统约束的生机勃勃的大博物馆。

  (据华夏遗产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