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设计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创始人,建筑,光的设计
  • 发布时间:2015-03-27 14:52

  打开灯光设计公司Isometrix的官网,首先亮起的是建筑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一句话:将那些绝妙的组合带入光,那,就是建筑(Architecture is the correct and masterly play of masses brought together in light)。这句话非常诗意的总结了灯光设计师Arnold Chan对灯光设计和建筑的理解,它们互相成就,不能分割。

  Arnold Chan(陈仕芳)是香港人,却在伦敦成立了自己的灯光设计公司——Isometrix,从1984年开始公司成立,从事时尚、酒店、住宅、零售、建筑和文化空间的室内外照明,如今在伦敦跟香港均设有工作室。为什么选择在伦敦设立办事机构,除了在伦敦求学之外,Arnold Chan也有着自己对伦敦难以割舍的感情:“伦敦是少有的几个国际都市之一。选择在此工作就是选择了全世界最新思潮和趋势的中心。实际上只有很少的英国人住在伦敦,作为一个国际性世界的中心,当你游走于城市中时,会无时无刻地被来自全世界——不是任何特定地域——的人潮所打动。正是基于此,在此的每个人都会感到舒适,因为它强烈欢迎着我们这些爱它的人。” 而Isometrix,也似乎像伦敦一样有着来自各处的混搭,它综合了很多设计学科,从建筑到产品设计,由一群来自世界各地,对光与照明怀有同样热忱的设计师们组成。

  创始人Arnold Chan虽然成长于香港,但在中学后期就已经前往伦敦建筑联盟学院修读建筑,这座英国最古老的独立建筑教学院校,曾走出过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等一大批如今声名显赫的建筑师。在这所学校,Arnold Chan可能算不上一名太好的建筑学生,他并没有完成建筑学业,并且很早就开始为意大利灯光技术生产商做兼职,设计他们的射灯陈列室。然而没过多久,他就遇上了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时装设计师Joseph Ettedgui委托Arnold Chan为其店铺进行灯光设计。与Joseph Ettedgui的合作,让Arnold Chan获益良多,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他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调,他之后的一系列合作项目,或酒店或餐厅或时装,也大多是行业内较为高端的品牌。

  灯光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历史并不算久远。1983年时,作为独立业务的“照明设计”几乎只存在于美国。灯光起初最重要的,首先是实现照明的需要。而从最初凿开窗户引入自然光、用蜡烛在桌前点亮漫长的夜晚,到电灯的发明让人们终于能够轻松的抵御黑暗、城市的轮廓在每个夜间被各色或招摇或平稳的灯光映射,设计在美学上的意义跟需求变得越来越明显。虽然在过去人们并没有特意从艺术或者设计的角度看待照明,但那些从教堂斑斓的彩窗玻璃中透入的仿佛来自天堂的光明,那些油画里在幽暗的背景下由烛光映出的细腻的脸庞,都似乎能在第一时间触动人们心底的情感。而对Arnold Chan来讲,灯光所设计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情绪一种氛围。“我们将光视为所有建筑和室内的精华部分,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计算参数。光是一种情感,一种在任意空间中的舒适感受,我们设计的正是这种舒适和质感。我们的许多业主都愿意在高质量的室内和最终效果上花费大量的金钱。我们的经验可以确保设计能够看起来最好。”Arnold Chan以一种建筑师的思路,以一种为雇主提供建筑服务的方式建立了Isometrix。

  在Isometrix一长串的客户名单中,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名字,比如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的里昂大剧院,菲利普·斯达克(Philippe Starck)设计的IAN SCHRAGER酒店及St. Martins Lane酒店,由KPF及Adeas HK设计的香港置地文化东方酒店等等。其中最为瞩目的作品之一,应该是2005年开业的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Hotel Puerta America酒店。这座酒店由Hotels Silken集团打造,耗资七千五百万欧元,几乎是全明星的设计师与建筑师阵容,酒店的外观、大堂、餐厅、楼层、房间,分别由不同的设计师操刀,与其说这是一家酒店,不如说是聚集一群才华横溢的设计师的个人作品展览馆。而Isometrix则承担了为这件酒店进行照明设计的任务,也就意味着,Isometrix需要根据每个设计师自身的风格特点,解决酒店各个部分的照明需求。比如,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对细部设计的要求非常精准,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则不希望见到任何灯具外露的设备,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对灯具的要求一切从简,不需太费周章,约翰.帕森(John Pawson)希望灯光设计既简约又灵活,克里斯蒂安·里尔(Christian Liaigre)喜欢生动而感性的灯光设计,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则希望灯光的设计能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气氛,而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就喜欢黑色的光。

  建筑师本身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挑剔的客户,而Arnold Chan自有他的一套应对方法。鉴于自己就是建筑师出身,对三维空间的理解比之普通人更为科学,与建筑师的沟通也更加容易。并且,Arnold Chan常常在项目早期就参与到建筑的设计之中,充分理解建筑师的设计思路,而灯光设计则作为整体建筑的一部分,不再是选择一两件漂亮的灯具、摆放或悬挂在合适的角落,而是将照明根据建筑本身的采光需求、功能实现、美学特色等多方面条件充分融入空间的整体。而作为主要为各部分建筑、室内服务的灯光照明,灯光设计作品也不能喧宾夺主,而是致力于根据每个客户要求的特点,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如何将灯光与建筑最大限度的贴合?如何让照明的气质跟项目的个性相符?Arnold Chan更愿意以“DNA”一词来解释:“香港文华和半岛酒店是独一无二的,没法复制,因为有着香港的DNA。现今很多人看见漂亮的产品,就嚷着要做同样的东西,不去理解背后的过程,但纯粹制造一件美丽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而怎样才能捕捉到事物的DNA?则是基于Arnold Chan与客户所建立的紧密的关系,他曾在访谈中提过:“如果没法跟客户建立直接关系,我宁愿不接那项工作。我经常跟客户说,如果能够有建设性对话,产生有趣的化学作用,去讲这个故事,那么二加二就多于四。项目刚开始时,我会花很多时间跟客户沟通,大家谈的甚至跟灯光并无关系。”对于一个项目的完成,甚或一个作品的产生,沟通的意义并不只在于疏通调试、把控进度,而是只有沟通的建立,才能真正的了解需求的所在,摒除万能钥匙似的模板方案,为每一个不同的项目,体贴的完成最合适的服务。假象一下如果是为住宅进行灯光设计,似乎就连如“你喜欢喝哪个类型的葡萄酒?你喜欢去哪家泰国餐馆?你最喜欢穿哪个牌子的衣服?”这些有关生活趣味最细小的讨论,都有可能帮助去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跟情感,从而去捕捉他的期许跟愿望,找到最贴近他内心情绪的光源。而了解一所房子、一家酒店、一间餐厅、一间店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像去了解一个人一样,是温暖、幽默、轻松?还是荒诞、大胆、张扬?只有了解到空间自身的特质,才能用光将这些气质、这些情感以最恰当的方式照亮。

  与一切的设计行业相似,灯光的设计也在科技跟社会的发展中对付着一波又一波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限制、矛盾或者释放,以不同程度调整着灯光的角色。Arnold Chan曾提到,所有卤素和钨丝光源正在被逐步淘汰,美国、欧洲和现在中国的能效法规正逐年严格要求将能耗减至最小,却很难有新的光源技术能够匹及一只传统“灯泡”所带来的美丽和温暖。甚至尽管可能偏爱烛光所带来的神秘或浪漫,却也因着严格消防条例无法大面积实现。然而限制并不能够是妥协的借口,反而也常常会是创新的动力,因为设计本身的任务,就是为了去解决产生的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最优质的环境,在功能层面上、在审美层面上、在光所直接触发的情感层面上,与人们的生活本身,产生最亲密的关系。

  文>李正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