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原因新解

  一个手指头,可以按死一堆蚂蚁。如果不是有了确凿的事实和沉痛的教训,人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千百万人修建的千里防洪大堤,会毁在小小的蚂蚁上。“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作为震聋发聩的警句,告诫人们不可忽视关键小问题。蝼蚁用的是“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战术,防洪大堤则是被弄得自身变脆弱了,不再有防洪能力而溃毁。说到底,还是那个“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问题。自身无懈可击,外因是奈何不得它的。自身有薄弱环节,外因就可以兴风作浪了。而这个造成自身脆弱的因素,并不要求有多大,“千里之堤”上,有一个像“蝼蚁之穴”那样小的弱点就够了。

  我们现在说到恐龙灭绝,总是往非常重大的地质事件上想,比如,认为是一个星体轰击了地球(或者是大规模火山爆发)。据说,证据是在白垩纪地层里,发现了一层“铱”。说是如果星体轰击地球,就会产生很多地球上很少的“铱”元素云云。道理很玄妙。一个星球轰击地球对其他生物有什么影响?为什么鱼与鸟等动物、如大多果树等被子植物(始于早白垩纪,盛于晚白垩纪,繁荣至今)等植物—更多的生物继续发展?这个说法有点顾此失彼。

  白垩纪末不是动物灭绝,更不是生物灭绝。古生物繁衍并未中断。灭绝的不过是以盛极一时的恐龙为突出典型的一批生物而已。从老地质队员的眼界看来,恐龙灭绝当然反映环境的改变,但恐龙灭绝应该是恐龙自身的弱点造成的,并不必定要求有重大地质事件这样的外因。

  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原是我地质队时的小伙伴,后来是学士—硕士—博士一路攻读,不懈实践,很有造诣。一次交谈,他说,恐龙灭绝也许是气温变化造成的。有一种海龟孵化要靠气温决定雌雄,只有气温适当才会雌雄数量相当。气温过高、过低就会出现单一品种。恐龙如果与这种海龟有同样的生殖特点,那就很容易灭绝了。

  这真是不谋而合。因为我原来就怀疑白垩纪红色岩层是热水沉积、白垩纪时陆地许多是发烫的,而白垩纪大海侵代表气温变暖,白垩纪末全球性海退代表气温变冷—海水被冰封到两极去了。恐龙无法适应这种气候变化而灭绝。这位教授具体指出问题可能出在生殖环节,对我无异于“指点迷津”。其实有一种海龟卵孵化靠气温决定雌雄的“动物世界”电视节目我早看过,并有深刻印象,但还得经这位教授点出,我才能联系起来,恍然大悟,可见科学上的许多挫折、失败,或者距顺利、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或者说是只隔一层“窗户纸”。当然,这并不是说,恐龙灭绝的原因就此找到,而是我的这条思路算是通了。是谁找到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只能由后人评说。

  我劝他写下来,他一笑置之。在此我将他的指点写下,说明同行中人许多是怀疑恐龙的适应能力,不以星球轰击说为然的。这位先生的名字叫陈国能。他1997年9月在珠海广东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期间对我说了这个看法。

  我于是可以这样来解释—卵生繁殖的恐龙,其蛋化石主要见于白垩纪晚期沉积层中。恐龙灭绝之前(还有恐龙在下蛋)的这个事实,说明在侏罗纪、白垩纪恐龙兴盛的时期,不是恐龙不下蛋而很难找到恐龙蛋化石,而是恐龙蛋孵化了,恐龙因此得以繁衍;到了白垩纪晚期之所以出现了盛产恐龙蛋化石的一个层位,正是因为尽管有很多雌恐龙年复一年地下蛋,但却由于恐龙蛋在适当的气温条件下才能孵化出雌雄数量相当的恐龙,气温过低就只能孵化出雌恐龙而孵不出雄性恐龙,使恐龙世界成为真正的“女儿国”。其结果是再也没有正常的受精卵而根本不能孵化。一窝蛋如江西赣州一窝蛋24枚,广东惠州西湖风景区南湖一窝蛋25枚,都没有孵化而全部成为了恐龙蛋化石,直到成为盛产恐龙蛋化石的一个层位。恐龙无法繁衍,最后造成恐龙灭绝。当然,气温过低不仅仅造成性别单一,还可能造成胚胎发育畸形,或者生长不到成年,或者出现一些没有生殖能力的假雄性。

  我这样解释当然也很难证明,因为没有受精恐龙蛋化石可供对比,因此无法证明现在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属于“寡蛋”。将来有能够不靠对比就可以确定是否受精卵的技术,我的解释的真理性才可能得到检验。但是我想,这比恐龙灭绝原因现行说法“星球轰击地球说”、“大规模火山爆发说”,道理充分得多,漏洞少得多。我认为言之成理。

  在我看来,是恐龙这个“千里之堤”庞然大物,因有“蝼蚁之穴”的小弱点—正常繁殖依赖气温—而一朝全线崩溃。

  话说回来,在改造地球的自然力里面,我们认为还有一些“灾变”,或者可能属于我们自己弄误会了。

  本文是《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老地质队员说道》一书中的《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恐龙蛋化石与恐龙灭绝》一节,标题为编者重新拟定。

  文/杨树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