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开始读懂中国?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特斯拉,埃隆·马斯克,新能源汽车
  • 发布时间:2015-04-08 13:38

  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这段时间的心情看起来还不错。虽然特斯拉遭遇在华业绩增长缓慢以及高管团队的人员动荡,但出现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马斯克,对未来在华业务却是信心十足。马斯克认为,去年之所以在华业务不顺,重要原因就是被中国的“黄牛党”骗了,投机者和“黄牛党”的炒作导致市场需求“极其高”的假象。而目前,特斯拉正处于“投机后遗症”的恢复期当中。

  马斯克公布的数据似乎证明特斯拉开始找准了中国市场的脉搏。马斯克在博鳌说,特斯拉三月份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较二月份大幅增长,增幅达130%~150%,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主接受并认可特斯拉。这项成绩源于特斯拉在华战略的转变。2015年初,刚刚履新的特斯拉中国区高层领导团队公布了四大战略:1、提升用户体验及本土化服务、更快速高效响应市场需求。2、清晰传达电动汽车的先进技术和产业构想,培育和教育新能源汽车市场。3、加强与政府和产业合作伙伴合作,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圈的建立。4、更多发挥现有车主作用,加强与特斯拉车主和各界有识之士的联动。

  可见,在华经历困境的特斯拉终于开始改变傲慢的心态,更加注重中国的本土行情:不仅关注中国的用户体验,而且还包括开始熟悉中国人的办事规矩。在参加博鳌论坛亚洲期间,马斯克忙碌地周旋于中国政界、商界及学界之间。马斯克先是拜访了清华大学刚刚履新的校长邱勇;随后又在博鳌论坛现场与百度CEO李彦宏等中外企业家对话;此外,他还受到了习大大的亲切接见。经历挫折的特斯拉已然明白,像“美国队长”那样的独行侠在中国是很难将生意做大的。在中国做生意,需要打造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态圈。

  虽然特斯拉看起来正在走出业绩不佳的阴影,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业界的看法却不尽然。在不少人士眼中,马斯克能否力挽狂澜,依旧有着不少变数。

  其中原因在于,一是特斯拉以往的“童言无忌”使得外界对其越来越缺乏信任感。比如,马斯克宣称在华销量过去3个月已经稳步增长,但市场研究公司JL Warren Capital却表示,上月在中国挂牌的Model S只有260辆,低于1月的469辆。

  其二是特斯拉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中国的交通环境、中国的政策环境依旧缺乏深入的研究。虽然特斯拉声称给予中国消费者的定价像对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一样公平,然而,超过73.4万的定价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实在太高。一项针对中国汽车用户的调查发现,预算在15万元以下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约占40%,随着预算升高,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逐渐降低,在预算为40万元以上的被访者中,仅28.6%的人表示愿意购买。过高的价格限制了特斯拉的普及性,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缺乏普及性就丧失了环境保护的意义。

  除此之外,特斯拉在华的业务扩展还面临着如何快速提升用户体验、如何分享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如何与中国的充电标准融合、如何突破充电设施瓶颈、如何找到适合中国本土的营销模式等诸多问题。就目前来看,特斯拉开始放下傲慢的身段,认真研究在中国市场下棋的规则,是一个好的信号。但是,如何下好中国这盘棋,特斯拉却还需要从苹果那里学习不少东西。

  文/何懿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