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批鱼适时上市 九江养户连年赚钱

  南海九江磺玑村林炳文,养殖生鱼已有10多年,见证了生鱼从投喂冰鲜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变,可谓养殖资历丰厚。1982年,他顺利地高中毕业,这在当时算是高材生,有入城工作的机会。当时,其父亲在当地承包十几亩鱼塘,林炳文毅然选择扎进水产行业,凭借自身的学识和勤力,很快就掌握桂花、黄颡鱼、笋壳鱼、生鱼等几大特种鱼的养殖技术,成为当地的养殖能人。目前,林炳文在九江磺玑村拥有6口鱼塘,共18亩水面,还建起了3个水泥标粗池,全部养殖生鱼,尽管养殖规模不大,但却几乎能年年赚钱。

  适时出鱼稳收益

  “养户很难把握行情,还不如做好养殖规划。”林炳文告诉记者,搏高价出鱼的风险太大,因为生鱼吃料猛,养至后期,水质比较难调控,此时病害发生的几率较大,一旦管理跟不上,往往得不偿失。而且,养殖周期过长,料比会升高,越往后资金压力也大。他通常等鱼养到上市规格就出鱼,一般选择养头批生鱼,将出鱼的主动权握在手里。

  据了解,林炳文的养殖模式是:一般在清明前后,自行培育水花,待到5月份天气较为稳定时,投放生鱼规格苗,密度约1.3万尾/亩,同时搭配鳙鱼200-250尾/亩,鲫鱼300-400尾/亩,增氧机1.5亩/台;养殖周期6-7个月,池塘的鱼载量达到15000斤/亩即出鱼,一般在10月份可陆续出鱼,当年底即干塘。

  由于养殖思路稳健,林炳文这些年的养鱼收益都十分可观,曾经一张3亩塘净赚23万,即使在2012年行情低迷期也没亏过钱。而今年生鱼存塘量大,饲料也恐将涨价,不少养户打算少养、或者是转养其它品种。“价格都有波动期,只要平时管理得当,长期来看还是赚得到钱。”对此,林炳文却没有跟风,并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仍坚持全部塘都拿来养生鱼。

  苗种投喂有诀窍

  记者在林炳文的鱼塘看到,有3个钢架大棚,内建水泥池,配备增氧气管,主要用来繁育水花。林炳文介绍,生鱼处在“黑芝麻”期,体质较弱,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容易死亡。而大棚的环境相对可控,尤其是在4-5月份多雨温差大,可以减少天气造成的应激,从而能加大水花培育密度,同时提升成活率。

  对于“黑芝麻”培育而言,饵料的投喂显得十分关键。林炳文的做法是提前三天,用酵母、花生麸泼水培育水珠,收集水珠时先用筛网去除杂质、害虫后再适量投喂。养至3-4天后,水泥池鱼苗密度过大,需转至土塘标苗。刚开始,水珠投喂量要少,从开始3-4斤/天(以50万苗为例),至10天后逐渐增加至60-70天/斤,要注意观察水体中水珠的量是否适宜,以保证苗期营养充足。

  另外,红虫的营养非常丰富,但有的养户认为投喂红虫会诱发苗种肠胃炎,同时容易败坏水质。但林炳文却倾向投喂红虫,他认为鱼苗吃食红虫后,长速快,成活率高,而且在转喂红虫+冰鲜时更易开口。“投喂时,先用福尔马林浸泡红虫,可减少病害发生。”此后,当鱼苗长至2000尾/斤,投喂红虫+冰鲜;到1000尾/斤,就可以拌喂粉料;经过20天左右,便可达到8朝规格,再分塘养殖。

  林炳文强调,鱼苗在转料期的死亡量较大,主要是肠胃不适引起,因此要做好保健预防。同时,开春季节容易滋生寄生虫病患,他会定期用澳华的碘宝(成分聚维酮碘)消毒水体,若较为严重,可全池泼洒福尔马林,用量为17kg/m3,一般可很好预防虫害。得益于平时管理得当,林炳文育苗的成数颇高,成活率有30%-60%,因此每年光卖规格苗的利润空间也不小。

  调水内服易管理

  “调好水,才能养好鱼。”林炳文的鱼塘远离河涌,很难通过换水来改善水质,因此他尤为重视水质的调控。其中,他养鱼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常用活菌调水,尤为偏好芽孢杆菌,经常用加酶利生宝泼水。林炳文介绍,他一般在投苗后,就开始投放芽孢杆菌,平均每隔3-4天用一次,养殖全程都定期泼洒有益菌调水。“高温期,可用红糖活化泼水,净水能力更强。”另外,他并不建议等到养殖中后期才投放活菌,那时水质差,水体中有害菌会抑制有益菌的功效。

  饲料是水体污染的来源,生鱼吃食量大,残饵和粪便堆积在塘底容易产生发酵,产生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往往是病害暴发的前兆。林炳文的做法是把握投料细节,比如在投料前要观察生鱼是否吐料,一般以15分钟吃完为宜,高温期则控料6-7成,遇上天气变化剧烈则适当停料,以保证饲料被生鱼充分摄食。同时,林炳文每张塘都配备充足的增氧机,平均1.5亩/台,晚上全程开,白天11:00-16:00增氧,保证水体溶氧量达3mg/L。“水体的溶氧高,生鱼吃料足,长速自然快,抵抗力也增加。”

  除了调水外,一般还要给生鱼拌料内服,以减轻生鱼的肝胆负荷。“定期拌喂正肠宝和护肝宝(成分以中草药为主)等药物,每个疗程连用3-4天,隔2-3天用一次,减少肠胃炎的发生几率。”林炳文认为养生鱼,一定要注意内服保健,鱼体的消化吸收好,可提高对病害的抵抗力。另外,他每天都会巡塘两次,注意观察生鱼的活动情况,以及水质的变化,同时经常让澳华的技术员过来测水验鱼,以便及时预防。“养鱼是细心活,要多花心思,到头来收成不会差。”

  行业人士点评

  养殖思路清晰,平时管理精细到位稳收益

  ——江门市澳华特种水产饲料有限公司 南海九江销售经理 匡文卫

  炳叔养殖生鱼10多年,经验十分丰富,难能可贵的是其仍不断总结学习,根据自身鱼塘的养殖条件,摸索出一套养殖方案,这也是他为什么几乎能年年赚钱的秘诀所在。

  1、赶头批鱼,抓住华南地区的养殖优势,选择澳华的鱼安康高档料投喂,在天气突变,或者高温期则很注意控料停料,平时观察生鱼吃料情况,从而充分发挥了饲料的效果,将出鱼的主动权握在手中。2、勤劳认真,有很好地调水理念,认可“养好水,才能养好鱼。”的理念,在平时的管理中注重细节,能及时预防病害,因此养鱼的成功率自然高。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成海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