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区域龙头,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速下滑,其拟通过外地扩张来提振业绩。但现金流匮乏、应收账款高企是公司发展的一大软肋。
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相比于2012年43%的增长率,鹭燕(福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鹭燕药业”)的业绩增速明显下滑。
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形势、行业环境变化等影响,未来业绩增速可能会继续放缓,甚至下滑,而这也是公司当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公司于2014年5月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向医院分销药品等方式实现盈利。
此次IPO,鹭燕药业拟募资6.4亿元,主要投向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那么,在行业环境变化的大前提下,鹭燕药业是否可以通过募资提升业绩呢?公司大量补充流动资金的原因又是什么?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厘清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投资者报》记者于4月8日向公司发出采访提纲,并致电相关负责人。公司在回函中表示,相关信息已在招股书内依法进行披露,当前处于静默期,不宜接受采访。由于未得到公司就相关问题的解释,记者只能通过招股书等资料对公司进行解读。
竞争加剧药企忙“圈地”
从鹭燕药业招股书看,市场竞争加剧被列为风险提示因素的第一位,可见当前医药流通企业的竞争压力之大。对此,公司表示,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呈现整体分散、趋于集中的情况,行业兼并整合已形成“全国+趋于寡头”的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医药、上海医药等上市公司已成为全国性药品流通集团,而与鹭燕药业相似的区域性龙头还包括南京医药、广州医药等。那么,鹭燕药业在竞争中能否占到优势呢?
从鹭燕药业的经营区域看,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募资的医药物流项目也全是围绕福建省内展开,可见公司的发展策略为巩固区域优势。而公司近年来的省内销售情况也呈现稳定增长状态,但是增长的幅度正在缩小。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一般医药流通企业都集中在当地发展,此次鹭燕药业的募投项目也都是围绕着主业,对于其在福建做大规模是件好事。不过从长期来看,鹭燕药业目前已经位居福建省内医药流通领域的第一位,继续扩大份额并不容易,最好能走出福建省。”
其实,鹭燕药业也在扩大省外销售上下了不少功夫。公司近年来收购了江西瀚海、成都广福、安徽大华等多家公司,从而进入了江西省、四川省和安徽省的医药流通市场。
2013年,公司实现省外收入约4亿元,主营业务区域占比7.4%;而2012年该数字仅为1.6亿元,占比只有3.3%。公司当前省外收入情况呈现出了增速快、占比低的特点。
就在企业布局省外业务的同时,其他竞争对手也在福建省进行并购“圈地”。如国药控股、九州通和上海医药等已经分别通过兼并收购或新设等方式在福建省设立了医药分销企业。而以上企业在规模和资金上相比于鹭燕药业均存在一定优势,可见公司在未来竞争中并不乐观。
总体来看,鹭燕药业的经营状况表现为:省内稳增长但增速下滑;省外快增长但占比不高的特点。为此,投资者可继续关注公司2014年的业绩报告,如果净利润增速继续下滑,则说明公司可能在省内竞争中遇到了较大冲击。
资金链紧绷应收账款快速增长
除了面临激烈的竞争,公司紧绷的资金链也值得投资者注意。201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33亿元,2013年该数字下滑到了-0.77亿元,连续两年出现下降,且下滑幅度较大。
对此,公司表示,若不能有效控制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及存货周转速度,或银行借款到期不能续贷、亦不能及时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则公司的资金周转将面临一定压力,从而对公司偿债能力和业务的扩张造成较大影响。
其中,应收账款的回款速度与公司的行业属性联系密切。公司主要客户为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资金实力较强,暂未发生过大额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情形,回款安全性较高。
除了回款速度,应收账款总量的增长也值得投资者关注。Wind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2亿元和15亿元,同比增长55%和23%。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高达61%,而国药股份、上海医药、华东医药等都未超过50%。
公司的应收账款为何出现快速增长的情况呢?
原来,这与公司开展新业务有关。2010年以后,公司开始涉及疫苗分销领域,在改善单一业务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加大了回款负担。
由于疫苗分销业务的主要客户为各地疾病控制中心,采购经费审批环节周期较长,从而令应收账款比重进一步承压。同时,由于目前疫苗生产厂家较少,经营企业较多,导致争夺疫苗品种代理经销权的竞争较为激烈,生产厂家处于较为强势地位,经营企业需预付部分货款才能取得疫苗的代理经销权。
从公司当前情况看,疫苗销售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期,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比2012年的2亿元增长70%。虽然其占主营收入占比仅为5%,但是该项目毛利率为29.7%,远高于公司整体医药分销7.3%的毛利率。由于疫苗销售业务毛利率较高,公司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疫苗业务的推广,但公司资金也将进一步收紧。
如果本次募资成功,补充的2.1亿元流动资金将大幅缓解公司资金不足的情况。否则,由于行业属性,回款难将成为未来发展过程中长期困扰公司的问题。
《投资者报》记者 李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