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丽·赫本:英国“设计女王”的东方情缘

  • 来源:精品家居
  • 关键字:凯丽·赫本,设计女王,东方遇见西方
  • 发布时间:2015-04-21 15:20

  凯丽· 赫本(Kelly Hoppen)被誉为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名师,英国媒体喜欢用“室内设计女王”、“英国设计界第一夫人”来形容这位能力卓越、气场强大的女性。她16岁创业,从事设计40年,威廉王子、贝克汉姆夫妇都是她的忠实拥簇。2003年她因在室内设计领域的突出成绩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MBE),2013年因杰出的商业成就获得“西敏寺女性大使奖”。“设计不是工作,而是我的生活。”她澎湃的设计热情正如她蓬松的金色卷发一样,恒久不变。

  “东方遇见西方”

  凯丽·赫本是个东方迷。她爱东方美学,爱它的宁静与平衡。典型的“凯丽风格”正是从“东方遇见西方”(East Meets West)的核心理念出发,用简洁线条、中性色调、丰富肌理,塑造出质朴中暗藏华丽的舒适感受。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设计的是一种感觉。”凯丽甚至会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风水学,在她看来,“空间里能量的流动方式十分重要,如果能以一种积极正面的方式流动,就能更有效地营造出所需的空间感觉。”将东方元素和谐融汇到当代西方空间设计中,这正是凯丽设计的独到之处。1997年她出版的第一本作品集也以《东方遇见西方》为名。“这本书出版后,突然之间商业街上就出现了好多佛像,中国和印度风的装饰也多起来了”,她着实让英伦掀起了一阵“东方热”。

  热爱东方的凯丽最早一次到中国是在15 年前,之后时常到访,现在她已经将设计版图拓展到了中国,目前在做北京一个很大的项目。她很爱和中国人一起工作,团队里也不乏中国人。她觉得中国设计师很勤奋,“对设计非常狂热”,而且“很多人喜欢我的设计”,这让凯丽开心不已。她在伦敦开办的设计学校由于自己太过忙碌、无法兼顾而停顿下来,如今正计划寻找合伙人在中国重新开幕, “因为我们有太多学生来自中国”。凯丽不仅是位优秀的设计师、成功的企业家,也是很多年轻人的人生导师,她受邀成为查尔斯王子创办的王子信托基金会大使,指点迷茫的年轻人找到自己的事业方向。此次来上海,她也是作为英国政府举办的“非凡英国”(the GREAT Campaign)活动的代表之一。

  热爱、勤奋与成功

  凯丽今年56岁,蓬松金色卷发,中等身高,因为常年锻炼体型保持良好,精神奕奕,思路敏捷,说话简洁明了,十分高效且气场强大。她是威廉王子的御用设计师,为贝克汉姆夫妇、格温妮斯·帕特洛、安东尼·霍普金斯等明星设计过私宅,从英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头等舱、法国城堡、毛里求斯酒店到豪华游艇,设计项目类型多元,数目繁多。2009年获得由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亲自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是凯丽事业上的一个高峰,但她没有因此止步,而是不断向前拓展。

  2013年她成为BBC商业投资真人秀节目《龙穴》的评委投资人,资助在商业上有潜力的年轻人创业,2014年成立了一个出售她设计的多种家居产品的网络电商公司,并重组了原有的室内设计公司,出版了第8本设计著作,第9本也将在今年问世。新的住宅、酒店项目即将面世,新的卫浴系列及面料产品也正推出。而她目前最想设计的是英女王居住的白金汉宫。

  在采访中凯丽提到最多的词是“热情”(Passion),“如果没有热情,那就不要去做。”她事业上的成功多数源自不变的热情,而这种热爱与坚持,则来自她的家庭影响。“我的父母影响了我,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你生活的方式,你所做的事情,你成为如今的你,都源自家庭的影响。”凯丽出生在南非,她的父亲继承了当时南非最大的服装公司,却不幸在凯丽16岁时意外去世,这令她悲痛欲绝,意识到自己将失去依靠,然而这也令她变得独立坚强。她从开普敦搬到伦敦和母亲一起生活,那时她最大的爱好就是跟极富设计意识的母亲一同参观各种样板房。16岁半的时候,凯丽接到了母亲朋友的邀请,为其设计家中的厨房,她从此走上了设计的道路。

  凯丽的母亲斯蒂芬妮· 赫本(Stephanie Hoppen)在伦敦经营一家很成功的艺术画廊,也做设计,写书,年过70还在坚持工作。凯丽一直说母亲是她的良师益友,“她总是充满热情,让我深受鼓舞”。她从母亲身上学到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自信,“我相信我的能力,我通过努力让理想成为现实,我从不觉得我会失败。”

  凯丽将这种精神也传承给了她的女儿和两个继女。她和第一任丈夫所生的女儿娜塔莎·柯莱特(Natasha Corrett)现年31岁,是一位厨师兼作家,拥有自己的品牌公司Honestly Healthy,第二任丈夫的两个女儿也是凯丽一手带大,姐姐萨瓦娜·米勒(Savannah Miller)是位服装设计师,妹妹西耶娜·米勒(Sienna Miller)是著名演员。她们毫无疑问都受到了凯丽的影响,不仅在生活品位方面,更在于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

  《精品家居》=R Kelly Hoppen=H

  R:设计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H:我不觉得设计是项任务或者只是用来解决问题,我总是充满热情来看设计。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当然伴随着问题,不论是住宅或是商业项目,重要的是你要全然接受它。设计是用你自己的方式,竭尽所能地去提升整个空间。如果是设计私宅,你就要观察这家人是如何生活的,了解什么样的居住空间是他们需要的。住宅只有在能为居住者所用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家”。如果是设计酒店、游艇、飞机之类的商业空间,则要从整体的空间构造着手,个人审美是让空间富有魅力的神奇魔法。总之要满怀热情、积极地去做设计,迎接挑战。我爱挑战,它们让我始终充满激情。R:您是从何时开始对设计产生兴趣的?为什么您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名设计师,是不是因为有天赋或者是“天才”?

  H: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是天才,你觉得呢?(笑)我16岁半的时候开始做设计,到今年已经有40年了。我对设计充满热情,除了设计我不想做其他任何事情。设计就是我的生活。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有些直觉、感受确实是天生的。正如前面说的,我爱挑战,有挑战就意味着你能一直保持警惕、保持活力,会让你有超前思考。只有保有热情才能做好设计。40年来我一直在设计,我爱设计。我做每个项目都是因为我想做,而不是必须做。

  R:您16岁时开始做设计,是什么让您在别人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可以做设计了?

  H:16岁的时候我遭遇了一场悲剧,我的父亲意外去世了。我离开学校,从朋友那里获得一个设计厨房的机会。之后我很幸运地遇到著名赛车手盖尔·爱德华兹(Guy Edwards),他看过我为自己家做的设计,那是一个很小的公寓,他邀请我去设计他的家。我充满热情、勇敢无畏地接受了这个工作,从那以后来找我的客户越来越多。回顾以往,我常跟现在的年轻人说:“你能做到,你要相信自己。”设计是我年轻时代就想做的,也就这么做下来了,没有什么犹豫思索。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而有些人是完全不知道的,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找到自己。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摆弄家里的家具陈设,我的父母,尤其是我母亲热爱艺术,我们去很多地方旅行,品味生活中的艺术,享受美食与气味的芬芳,这些都促使我强烈希望踏入设计领域。

  R:迄今为止您印象最深刻的挑战是什么?

  H:我记不起来了(笑)。我想任何一项工作都会有挑战。对我来说,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学习商业运营的过程,那不是我的强项。我既想要设计很好,也希望在商业运作上做到很好,当然有时候这两方面是不容易同时达成的。我都是自己学习摸索,但我非常坚定和坚持。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父亲过早去世,我特别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到现在,我和我的团队同时进行全球差不多50个项目,每天都不断有挑战出现,我们必须要战胜它们,解决它们。我想当今的任何一位经营者都会跟你说,挑战无处不在,但挑战不应当成为阻止你前行的绊脚石,而应该是促进你成长的养分。

  R:您觉得设计师该如何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特质?

  H:之前我开设设计学校的时候,我经常跟那些设计师说,不能单纯复制我曾经的设计,你们要试着找到某一个能让你们的设计与众不同的特殊点。如果你想要在设计上获得成功,起码要能找到一个支持你成功的元素。你可以模仿你喜欢的设计师,学习他们的审美,但必须有一些东西是你自己的。这些独一无二的东西可以培养、成长,通过不断地开拓眼界,欣赏艺术、戏剧、音乐等等所有这些让你有特殊感觉的事物,帮助你塑造自我,成为你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是一个自我养成的过程,你不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而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发自灵魂。

  R:您做设计这么多年,对于设计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吗?

  H:我想基本上所有杰出的设计师,不管是时装设计师还是空间设计师,都有某些他们从最初开始的坚持。我的美学观念始终是东方和西方的碰撞融合,大家都知道我爱东方。这种理念的坚持贯通很重要。我的美学、理念也始终如一。当然如果想要在设计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不断成长。你可以把最初的理念想象成一颗种子,由此扎根、发散、成长。如果你看过我的8本书,能看出种种变化的产生。但实际上,在这么多年后我又最终回到了最初开始的原点,不过是以新的表现形式来探寻自我的本质。设计无新事,仅仅是再创造、再适应那些你做过的事物,内核不变。所以对我来说,我的设计灵感总是源自旅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上海,随后我将去新加坡。旅行能让你从循环往复的日常生活中脱离,是很好的充电。

  R:您的中性配色非常具有代表性,成功搭配的诀窍是什么?

  H:我想大家都知道我爱中性色彩,喜欢棕灰色。我坚信基于中性色调的室内设计更适于居住,你可以通过玻璃饰品、纺织物、艺术品等配饰增加色彩变化,这比起大块的彩色涂装或家具,更容易让空间氛围和谐融洽。我不喜欢过多色彩的空间,更偏向于安静的室内环境,这也有助于将你的心爱收藏融入进去,展现你的个性。

  R:您对设计行业的未来有什么预期?

  H:这是个变化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存在很多问题的时期,然而一切都在向前推进,不会停滞,人们依然需要一个家。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家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过去的20年里,家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逐渐和人们一直以来关注备至的时尚领域并驾齐驱,而不是屈居第二。我希望家能够回到100年前的样貌,很早以前人们设计自己的家,都会维持相似的形式、氛围,不会今年一个样,明年又变了,家总是令人感到熟悉安全。到现在改变的也只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家族被分散,在印度、中国也是如此,祖父母、子女和孙子孙女不再一起生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独立。为此我们需要建造社区,让年轻人在其中成长,里面应涵盖学校等公共设施。而根据现在的全球经济形势,一些人的居住空间变小,所以要能做出即便在小户型居所里也能很好生活的设计。贫富差异在加剧,部分人追求奢华,实际上不管是哪个层次的设计,人们都希望能达到最好,如今数量众多的家居用品公司和制造商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R:您曾多次来到中国,设计中也常会融入东方元素,您觉得中国人的居住空间和英国人的居住空间有什么不同?

  H:很有趣的是,现在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了。比如我和中国客户在讨论住宅设计的时候,我以为他们会想要更多的中式家具,然而却并非如此。东方和西方元素的融合实际上更为重要,当然会掺杂一些中式设计元素。我在这里学到的一点是,要关注天花细节。而且跟我在欧洲做室内设计很不同的是,这里是从什么都没有的毛坯房开始,这非常棒。另外,居住空间里的公共活动区域是展示居住者个性的重要地方,在呈现方式上中国和欧洲还是有所差异的。不过我觉得人们的总体追求基本是一致的:奢华、舒适、出色的灯光设置、良好的供暖,能和家人舒服地待在一起。

  R:您对中国的室内设计师有什么建议吗?

  H:我遇到过一些设计得很棒的年轻中国设计师,因为我喜欢东方,喜欢东方美学的整体感受,所以我也很喜欢他们的作品。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得更深远,看看西方,再回头看看东方,看看别人在做些什么,敞开心胸接受有益的部分,想想你们所拥有的悠久文化和传承,这也是英国设计师们常做的,你会从中获得很多。

  凯丽·赫本(Kelly Hoppen)

  英国著名女设计师,1959年生于南非开普敦,16岁进入设计行业,至今从业40年。设计融合东西方元素,中性色调和简洁线条是其标志性特色,有“灰褐色女王”之称。创办同名室内设计公司,设计项目包括私人住宅、游艇、飞机、酒店、餐厅、办公室等,并有同名品牌及线上销售公司Kellyhoppen.com,设计、销售百页窗、纺织品、涂料、壁纸、龙头等多元家居用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