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买性能 现在买的是体验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三星,小米,iPhone
  • 发布时间:2015-05-07 10:06

  曾经,IT厂商卖产品时比拼的重点在于性能。特别是PC时代,由于大家都是用Windows,使用方式都一样,体验也差不了多少,所以CPU、内存、显卡的规格是挑选的重点,用户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一次付费购买不同级别的性能体验。在这种需求的引导下,制造技术和计算架构发展极其迅速。

  但在最近的5年里,这种堆性能的模式变得不那么吃香了,因为PC进入了性能过剩的时代,除了追求功耗比和轻薄,PC上找不到太多吸引用户关注的亮点。

  同样在这几年,智能手机迅速成长起来,但它的发展情况开始有一些不同。在初期,智能手机也特别在乎性能规格。比如,人们也曾经比拼过核心数量、内存大小、频率,但很快大家发现,智能设备的玩法和PC不一样。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源,每一个智能设备厂商都有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每一个品牌都好像一个DIYer,可以自主选择硬件组合、可以自己开发软件,优化系统,最终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功能与体验。

  苹果是最早和最擅长于做这方面尝试的品牌。苹果手机里的CPU是自己的,操作系统是自家的,所以可以为iPhone做最深度的操作优化和独特应用。iOS的每一次更新,都从使用体验上在一点一滴地进行优化,让用户用得更流畅,体验感受更好。三星有最强的DIY能力:屏幕是自己的、处理器有自己的、存储是自己的、几乎制造链上的所有都是自己的……但三星的强大不止于此,它在软件方面的开发能力同样很强,以Galaxy S/Note系列为例,各种针对大屏幕优化的快捷操作、办公、图片处理功能非常出彩,发布会上简单说说都能讲半小时。又比如华为,首先芯片是自己的,不受制于人;网络技术是自己的,所以不管手机网络制式还是网络漫游功能,华为手机都能做出独到之处;UI和软件开发是自己的,能够为用户做更多的优化。再比如小米,虽然硬件未必独有,但它最受用户欢迎的MIUI是很有竞争力的。注意,这都是国内这几年销量最好的几个手机品牌。

  显然,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取胜的关键已经从堆硬件变成了软硬结合的综合实力比拼。用户购买产品时的标准也从原来单纯的快不快,变为了好不好用。独特的技术含量或者优秀的单项功能也会加分,比如OPPO的拍照和vivo的音频,有特色的品牌总是更容易被记住。

  最后提一个建议,现在手机几乎不会提供详细的功能说明书,原因各式各样。但有调查表明,除了常用的通话等功能以外,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其实很少用到手机自身提供的那些丰富独创功能,还有很多普通用户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哪些新功能。所以在我个人看来,是时候为智能手机的特色新功能提供详细的说明书了,否则费了大力气开发的新功能却没被用户真正用上、体验到,岂不可惜了?这也算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一个方面吧。

  执行副主编 袁怡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