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这件小事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饭局,交际
  • 发布时间:2015-05-07 14:39

  人生在世,无外乎两件事,吃饭、睡觉。从你一出生起,除了睡觉,似乎就是在一个个饭局中度过的。

  结婚,名曰“婚宴”;生小孩,名曰“喜宴”;过生日,名曰“寿宴”;亲朋去世,名曰“丧宴”;考学,名曰“谢师宴”;友人远行,名曰“送行宴”;从远方回来,名曰“洗尘宴”;毕业了,名曰“散伙饭”;高升了、调动工作了、退休了、搬家了等等,只要有充分的理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享受饭局。

  大家在觥筹交错之间高谈阔论,互通有无,除了庆祝某一主题以外,饭桌俨然变成了一个强大的“信息集散中心”。吃饭不说话这种循规蹈矩在这种场合显得苍白无力,一顿饭的价值也不再仅仅是营养,而是信息。

  通过一场饭局,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兴趣爱好、职业特征、生活圈子对有心之人来说都将了如指掌,有了这些信息,显然不仅仅是交了个朋友,如果加以利用,可能还会为你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像马克思所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饭局就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最好诠释,因此有些人总能在饭局之中乐此不彼,刚入职时,过来人也会对所有职场菜鸟说吃饭其实就是一种锻炼。

  在一个饭局里,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有吐槽感慨不尽人意的,有拉帮结伙划立门派的,还有你侬我侬搞个小暧昧的,上学的问学习、班级排名,毕业的问薪酬、工作,未婚的问对象,结婚的问要小孩,已为人父母的问孩子的问题,然后又是一场轮回……有些人信奉酒后吐真言,有些人认为那是醉话连篇,无论是哪一种,在酒精的作用下,一切都会变得魔幻恍惚,难辨真假。在这种彼此信赖的场合说出一些平时张冠李戴的话来,在我看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参局的少有互不认识,即使之前没有一面之交,在一个饭桌上的催化作用下,也会共建友好。从宏观经济到私人话题,从政坛八卦到兴趣爱好,从健康金钱到情感婚姻,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话题越私密,交情反而更好。

  但是话题的隐蔽性有时也会暴露人性的缺点,往往能让人看到不为人知的一面,有些人因此而建立起了私交,却也会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八卦传播。如果有人分不清公众场合和私密空间如果没有界限的话,将会导致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

  吃饭本来不过是一件小事,调侃神聊也不过是桌上美食的催化剂,饭局之所以成局,是因为它的圈子作用,而不是因为它的“局中局”,莫让饭局成了利益的助推剂。静下心来,好好吃饭。

  文/郑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