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奖不能沦为“评奖文艺”
- 来源:世纪人物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双黄蛋,文化管理,垄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21 08:57
近年来,各种文艺评奖总是陷入“一窝蜂扎堆”的境地。“以评奖为目的”的文艺正在将文学艺术创作拉入“评奖文艺”的怪圈。去年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直指文艺评奖过多过滥,存在暗箱操作、利益交换等问题。对此,文化部近日表示,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取消、精简、压缩一批,总体减少60%以上。取消节庆的文艺评奖,加强评论。
“评奖文艺”与文艺评奖看似词序之差,本质上反映了文艺群众路线的彷徨。具体说,就是对“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认知上的偏差。
其一是“唯奖是图”混淆了“我是谁”。文艺评奖是评奖为文艺服务,而“评奖文艺”是文艺为评奖服务。文艺成为了奖项的附庸,丧失了独立的灵魂。结果是,“获奖是目的,仓库是归宿”,脱离群众喜好、市场需求的获奖作品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最终却束之高阁,成为戴着桂冠的“僵尸”,奖项本身也成为群众嘲笑的“皇帝的新装”。
其二是“评奖文艺”在“依靠谁”上的错位。他们依靠的不是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和群众,而是与某些部门、机构乃至某些集团或个人的利益挂钩,与他们高大上的“形象工程”挂钩。以获奖为目的的文艺创作与评奖的初衷和原则背道而驰,也与广大受众的基本期待明显背离,甚至恶化、破坏了正在改革之中的文艺生态。
其三是“评奖文艺”在“为了谁”上的迷失。对某些文化管理部门和个别领导而言,文艺评奖是民心工程,“评奖文艺”是政绩工程。对于垄断奖项的大腕们来说,奖项不再是鞭策升华自己的动力,而成为邀功请赏、抬高身价的手段。对于承办方而言,角逐大奖承办权需要数额不菲的“跑奖”经费,文艺评奖就不能不为牟利服务,而不是单纯地为精神文明服务。
毋庸讳言,近年来,相当一部分文艺评奖都会触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精神不太文明”的评奖也引来群众吐槽无数。近日爆发的方方与T诗人的口水大战,虽然还没有定论,但从中也可以看出症结所在,即围绕在各种奖项背后的是“文化政绩观”的博弈。不少地方将文艺得奖当作重要政绩,投入不菲,不惜一切手段“攻奖”。对于一些全国性的重要奖项,各地政府都有政策,有一系列的奖金、职务、职称的配套措施。不少地方甚至不惜为获奖“私人订制”,高薪聘请大腕突击创作,获奖即散伙,更谈不上“走下去”的演出,这种追逐利益的短期行为类似炒股的“高抛低吸”,不仅制造了文艺的虚假繁荣,吹大了文艺泡沫,对于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祸害不浅。
客观地说,当下文艺评奖依然不可或缺,特别是网络资讯泛滥的时代,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文艺世界更需要文化的标杆和灯塔。文艺依然需要“主旋律”肩负表彰先进、引导受众、培植人心的重任,问题实质在于文艺评奖需要少而精。少而精才具有权威性。譬如近年饱受诟病的文艺评奖“双黄蛋”现象,不少评奖为了“搞平衡”,不仅奖项名目繁多,而且同一奖项内部也“一奖多人”,生出许多“双黄蛋”甚至“一堆蛋”。名目多而滥、标准混且乱,评奖的权威性自然大打折扣。
重塑权威、重建标准是文艺评奖的当务之急。这需要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文艺评奖和文艺批评本是文艺发展的两翼。一方面要不断改进评奖办法,建立健全完善的评奖机制,更重要的是公开、公正、公平的评价要以健康、透明、服众的文艺批评为前提。这便要求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重评轻奖,充分发挥文艺批评的良性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
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文艺批评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评奖文艺”才无可遁形,文艺评奖方会激发文艺创作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有文艺批评之呐喊,才有文艺评奖不彷徨。
文/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