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积淀最强非公版?华硕GOLD20TH-GTX980-P-4GD5深度赏析!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华硕,3D,PCB
  • 发布时间:2015-05-22 09:41

  俗话说“持之以恒,十年你就是专家!”,更何况从第一张375显卡开始,华硕已经在显卡领域摸爬滚打了20年。坚若磐石的承诺在这20年的检验中,逐渐凸显出含金量。而这背后正是华硕研发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它们让华硕显卡超越常规成为日常工作,让华硕显卡创纪录成为必备技能。而在这华硕显卡创立20周年之际,一款集大成为一体的GOLD20TH-GTX980-P-4GD5(下文简称Gold 20TH)来袭,是值得玩家们再一次充值的信仰,还是仅仅是一块限量纪念?让我们来为你揭秘……

  20年前,在3D加速概念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华硕就凭借375显卡革命性地推动了显卡制造业的进程。随后1997年华硕制造了第一款带具有3D加速功能的显卡—AGP-V3000,接着又是第一个在AGP-V3400上添加风扇,带领显卡散热设计由被动走向了主动……回顾过去,若干第一次、第一块成就了华硕显卡的非凡影响力。而高处不胜寒,也因昨日的荣耀,华硕团队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深度挖掘玩家需求才能一次再一次捍卫业界地位。也正是这种循环,开启了华硕显卡20年兢兢业业、精彩非凡的历程。而在这20周年之际诞生的Gold 20TH,自然意义非凡。你可以将它看作是华硕自己的纪念,但在我们看来更是对过往的总结,是积淀20年的集大成者,也是承启未来的新开端……

  2002

  第一张黑色PCB板显卡V8200 Deluxe问世,具备当时最强的超频能力,GPU频率从250MHz翻倍到550MHz。由此奠定了华硕显卡追求极致频率的基因,至Gold 20TH,它们总是占领着同类产品频率的制高点。

  2008

  2008年发布的骇客 EAH4870第一次引入了双风扇散热设计,并最终成为华硕显卡使用最为广泛的散热结构。Gold 20TH也不例外,不过与以往产品相比还多出了0噪音温控技术。

  2009

  Gold 20TH要感谢2009年的ROG MATRIX GTX 285,是它首次将颜色编码LED负载灯带到了显卡上,从那时起,显卡上的灯光效果更炫酷。

  2010

  2010年,华硕DirectCU技术诞生,采用铜热管直触的GPU散热方案首次出现在显卡,它出色的散热效率让它并被华硕显卡沿用至今。Gold 20TH更是搭配了5根直触热管,规格位列华硕显卡之最。

  2011

  2011年,随着超合金供电技术成型,华硕建立了行业新标准,该技在确保最大供电动力和使用寿命上表现出色,让它沿用至今,并成为了华硕板卡的一块招牌。

  2014

  强大的供电总是容易勾起玩家的超频欲望,为了给极限超频保驾护航,华硕在去年推出了内存除霜技术。首次搭载在ROG MATRIX就备受好评,Gold 20TH又怎么会落下。

  毫无疑问,拆解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Gold 20TH的细节。而回顾历史,则让我们更加明了在Gold 20TH以及其他华硕显卡上,那些独特设计、功能是如何一步一步积淀下来,并最终和具体产品相互成就的。很显然,Gold 20TH是这些技术和创新的受益者。也因为此,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在频率设定上问鼎同类产品的Gold20TH。依托扎实的用料和超合金供电的优异性能,Gold 20TH的默认boost频率到达1.43GHz,这是当前GTX 980显示核心的新纪录。

  另外,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玩家在第一次看到ROG板卡时,被它们精致的红黑配色所吸引。但我们能肯定的是,那些被配色所吸引的玩家,在看到Gold 20TH时,无疑会更容易“中毒”。如其名,Gold 20TH强调金色搭配。土豪金和黑色的搭配易显贵气,但前提是细节足够精细。这一点上华硕做得相当细致,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你一定只能看到黑、金两种颜色。除开热管、鳍片、背板等容易被注意的部位,连平常容易被忽略的I/O面板都经过了整体黑化处理。接口部分的金属部分则是清一色的金色,细微到一个冒出头的螺丝头,也必须是金的。而且为了避免局部掉色影响美观,这样的冒头螺丝、I/O接口都并非金属漆上色,而是整体电镀成金色,工艺、质感和耐久性都不言而喻。这样的细致,也正是其他模仿者仿不来,或者不愿意下功夫和成本去仿的地方。除了性能、功能的应用需求,华硕还一直在尽力地满足玩家们追求极致的心理需求。

  高频爆发强劲性能

  优秀的设计和扎实的用料,让Gold 20TH的核心频率高出公版200MHz以上,提升幅度近20%。这样的优势非常线性地反映到了基准测试中,无论何种设置环境,Gold 20TH的成绩相比公版GTX 980的成绩都获得了20%左右的提高。由于GTX 980使用的GM204核心,在硬件规格上只有GTX TITAN X的GM200核心的一半,差距非常明显。所以在公版显卡的对比测试中,GTX 980的性能通常落后GTX TITAN X 40%甚至更多。而这样的芯片规格差距,被Gold 20TH借助超高频率缩减了差不多一半。在理论测试中,Gold 20TH落后GTX TITAN X的幅度一直保持在15~20%之间。

  当然,我们要看到,Gold 20TH在提高核心频率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提高显存位宽。也正因为显存带宽等外围系统的限制,Gold 20TH无法在真实的游戏体验中完全发挥出核心的高频优势,没有延续理论测试时的强势。当然,超越公版GTX 980是肯定的,只是领先幅度下降到10~15%。

  散热系统相当出彩

  Gold 20TH的强势表现,尤其是理论测试中的爆发力,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高频率的优势。但这并不是Gold 20TH最值得我们称赞的体验,最值得称赞的,绝对是在如此高频下,它还能将核心的拷机温度控制到70℃以内的“变态”散热性能。而且与此同时,其散热器的噪音水平仅仅和背景噪音相当,即使在阅卡无数的MC编辑眼中,这也是非常少见的“妖怪”级表现。

  这样的表现已经勾起了我们超频的欲望。通常散热性能出色的产品只要供电能力足够强,一般都有不错的超频潜力。很显然,Gold 20TH的12+2相超合金供电加外接双8Pin的供电设计让我们很有信心。但一想到显存除霜、安全模式、电压检测等各种为极限超频准备的功能,我们就放弃了在风冷下浅尝辄止的打算,而是准备上液氮极限超频。而深度超频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限于制作周期限制,请允许我们本期暂时卖个关子,让我们下期来为你深度揭晓Gold 20TH的风冷极限以及极限超频的真实实力。

  MC点评:

  在我们将Gold 20TH放在同一平台上和GTX TITAN X一较高下时,我们除了感到确实显得有点不公以外,更多的是好奇为什么华硕的20周年纪念版不基于GM200核心打造。也许是立项时GM200核心还未面试;也许是基于GM200核心打造后,产品价格将会让更多玩家难以接受。总之,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准确回答,只是从Gold 20TH的实际表现中,我们似乎能猜到一些华硕的意图。华硕显卡优势技术的应用并不仅限于顶级核心的产品,Gol d 20TH上的不少技术中低端型号都有配备。另外,华硕希望这些优秀的技术能让显卡获得跨阶竞争的实力,在Gold 20TH上它远超公版GTX 980能和GTX TITAN X叫板。另外,鉴于GM200核心相对较高的功耗和发热量,即使Gold 20TH这么优秀的散热系统,可能也难以在保证低噪音的同时,还能将核心温度控制得足够出色。也许只有基于GM204核心打造才能给予玩家们性能、使用体验和能耗管理上的多重完美表现。无论如何,Gold 20TH携华硕的20年积淀而来,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内外兼修的极致,也许这样的思路正是显卡在后DIY时代的发展新风向。

  文/王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