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国地方债管理的政策研究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政策,地方债管理
  • 发布时间:2015-06-08 12:49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地方债的发行情况,通过目前地方债发行现在找出地方债发行中的管理问题和制度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作者几点建议,以期望能够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地方债管理方面的制度,从而提高地方债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关键词】中国 政策 地方债管理

  一、我国地方债目前的发行情况

  自从全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以来,我国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国务院就决定地方债由当地政府代为办理并代办还本付息,将地方债划入到省级预算中,将筹集的资金用于地方公益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投资到其他的社会公益建设项目当中,从以往的发行数据来看,在2011年年发行的额度是2000亿元,2012年后则是2500亿元,品种也从以往的3年期和5年期限的基础上增加了7年期品种,目前的地方债总计发行的量也已超过了8500亿元。目前,地方债发行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发行的期限品种在增加,从2009年的地方债发行来看,3年期是主要的发行品种,期数也最多,合计发行量超过了5500亿,第一期5年期品种是在2010年8月开始发行,2012年逐步的发行7年期品种,从地方债的发行情况来看,品种逐渐丰富;二是票面的利率和国债利差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09年最先发行的3年期品种的地方债券和相同期限品种国债之间的利差很小,仅只有1.08个BP,自从2010年以来,存款准备金持续不断的上调,银行的资金越来越缺乏,使地方债和国债间的利差有加大的趋势,2010年的平均利差上涨到7.7个BP,在这个趋势上,2011年地方债更是明显的提高了发行利率,和相同期限的国债相比,地方债的信用利差比国债的信用利差上升为27.9个BP,而早2012年,由于社会资金面较前两年相对比较放松,平均利差下降到5.6个BP;三是认购的热情逐渐上涨,自从2009年新政策出台后,由地方政府负责代理地方债发行,机构对于地方债的认购热情受到打击,2009为1.64倍,而2011年仅有1.5倍,甚至在一些地区由于资金面太过紧张,发行流标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但是随着2012年资金面情况逐渐好转,认购地方债的热情逐渐上升。

  二、我国地方债目前发行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总体上,我国由地方政府负责代办的地方债发行时间较短,在制度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比如目前的信用评级体系就需要逐渐的完善,制度方面的缺失使得地方政府举债风险无法及时的审评和揭示;再者目前我国市场对还比较缺乏有广泛影响力和信用评级机构,对于信用评价机构的监督也较为缺失,使得社会信用评级机构的收费模式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评级的公正性也广泛受到质疑。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由于管理制定上存在问题,导致目前还无法开展地方债发债主体独立评级成熟环境。

  (二)市场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的地方债发行现状来看,中央财政充当的角色是担保角色,但是由于地方债在发行中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地方债的成交较为清淡、流动性差,再加上中债公司无法给用户提供一个完善的、科学的收益率曲线,使用户无法清楚的了解收益率,使得人们选择地方债的顾忌较大。此外,二级市场交投的活跃性并不强,在银行市场,银行的信息也明显不足,仅有一部分银行对地方债进行了报价,2011年的报价情况来看,仅有10家银行机构进行了报价,报价覆盖率不足30%,成交上也极不活跃,和同期的国债和金融债的成交量差距极大。

  (三)投资主体不成熟

  从以往地方债发行的情况来看,地方债的规模不大,流动性偏弱,所以地方债仅仅适合一些大中型资金充足的银行等进行投资,但是对于券商和基金,地方债的吸引力就也较弱,主要是因为券商和基金都要求流动性强,这显然和地方债有较大的差距,同时,地方债目前个人投资者还无法直接参与并购买,所以当前的地方债发行后购买的都是一些商业银行,这就导致地方债的投资结构极为单一,大量的风险都集中在银行业。

  三、加强地方债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地方债发行管理制度

  一是将地方债的管理划入到审慎管理体系中,建立起一个合理的逆周期体制,并选择最合理的逆周期政策工具,然后在着重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约束工作;二是加强地方债债务资金风险监管力度,采用科学的统计学方法、指标审核方法等加强对地方债债务资金管理监督,尽可能早的预测风险;三是构建起一个合理的偿债体系,首先是建立起地方债偿债基金,再者是加强地方债募集资金的监理工作。四是构建一个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对各地的地方债信用等级进行评价。五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定,提高政府在发行地方债上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二)完善地方债发行管理市场体系

  首先建立起定性与定量结合的信用评价体系,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地方债信用评级模型。在定量方面可以选取关于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在定性方面可以考察地方债资金募集使用各项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地方政府地方债发行方面的信息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基础工作管理,可以考虑编制出地方债的收益率曲线,也可以在招标过程中给予规范的市场利率,最后是创新地方债发行方式,促进地方债市场化利率快速发展。

  (三)地方债投资者多元化发展

  首先地方债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样是风险相对比较分散,而我国的地方债投资主体都基本上是商业银行,投资结构单一,风险较大,针对这一情况在政策上应该逐渐开发,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同时做好投资者的风险培训或教育工作,提高投资者的素质,发挥投资者的自律作用和风险意识。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债的发行情况,从以往的发行情况来看,我国的地方债的品种逐渐丰富,给予了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但是地方债在发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地方债的发行,为此,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了几个建议,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军,桂青,胡俊豪等.关于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管理的政策建议[J].债券,2014,11(20).

  [2]景洪军,王波.我国地方政府公债定性及政策资产负债能力的提升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20(30).

  郑旺金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