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软件交易标准——软交所为“互联网+”做好准备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软交所,互联网+,软件交易
  • 发布时间:2015-06-10 08:07

  软件交易也有标准?这个直到今天还让业界迷惑的问题,如今已经在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以下简称“软交所”)的探索下有了初步的答案。如今,“互联网+”和大数据是否给软件交易标准带来更多的挑战?

  5月27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期间举办的首届中国软件生态大会(BST)的软件交易论坛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新形势下,就如何解决软件交易市场中标准缺失、企业信息化建设、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如何构建软件新生态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据悉,该论坛以“訫·软件”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软交所承办。

  软交所总裁胡才勇在“用行者之心走软件交易标准化之路”的主题演讲中,为与会嘉宾展示了软交所在软件交易标准化工作中的积极探索与成果。软交所作为国内唯一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交易平台,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推动软件产业发展,以最终实现“让软件交易更容易”为目标,以建设阳光、透明的软件交易场所为动力,在多年的运维中形成了特有的服务体系。

  “采购方往往难以对软件需求进行精准的表述,与此同时,因为软件交付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因而软件无法完全实现像标准化商品那样的一次性交付,这样就导致了交易双方在交付确认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最终导致所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与信息化需求不对等问题的出现。”谈到软交所成立的初衷,胡才勇说,“软件交易问题存在的根本就是标准化的缺失。”

  软交所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制定发布了《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采购规范》、《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交付规范》,使得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过程中的采购、定价、支付三个部分都将变得有章可循,为敲开软件市场交易大门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贡献。

  胡才勇认为,软交所运作4年来,在软件标准化交易方面的实践已经证明比较成功。2014年,平台交易额已经达到了38.99亿元。不仅如此,平台还在科技金融方面开辟了一条特色的道路,帮助软件企业通过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方式实现有效贷款,帮助企业渡过经营困境。

  与此同时,软交所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在还有大量用户至今没有采用信息化手段,这是因为他们在购买软件时,对软件的价值持怀疑的态度。而软件交易标准能够帮助他们消除对软件的恐惧心理,激发信息化需求,从而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胡才勇说,“至少在我们这个平台买卖软件是安全的。”

  谈到当前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对软件交易标准的影响,胡才勇认为,事实上如果非得谈“互联网+”的软件交易标准,那么软交所早已经走在“互联网+”的前头,因为软交所早就站在为传统产业服务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在他看来,在软件交易中,缺乏信息技术的用户通常是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是软件交易痛点所在。

  谈及软交所未来的工作重点,胡才勇表示,他们将集聚用户资源、行业协会资源和各种联盟资源,建立纵深的行业软件交易标准。“我们将积极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北京模具行业协会、中国(北京)CIO联盟等协会和联盟合作,一个一个行业突破,建立软件交易标准。”胡才勇说。

  本报记者 邱燕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