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米饭

  大米是中国人最常吃的主食,然而很少有人会认真去想米饭怎样吃才更健康。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简易的米饭烹饪新方法,称能够将身体从米饭中吸收的卡路里减少一半以上,它到底是怎么做的,这种方法究竟靠谱吗?

  米饭烹饪新方法

  这种烹饪新方法的秘诀,在于提高大米中抗性淀粉的含量:蒸米饭时,先在开水中加入一茶匙的椰油,然后加入半杯米,小火蒸40分钟;接着,将蒸熟的大米放入冰箱冷藏12小时。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煮出的大米中,抗性淀粉的含量增加了10倍。大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分为可消化淀粉和不可消化的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在小肠中无法被分解,也就不会产生能量,但是,这种煮米饭的方法现在还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首先,实验中加入的油量并不少,所以米饭整体的能量可能并不会减少。尽管研究者表示加入油后,油和大米中的淀粉会形成某种复合物,不会增加额外的卡路里,但由于没有具体的实验数据,不少人对此持保留意见,而且在实际煮饭中,人们很难控制加油量的多少,很容易多加。

  其次,研究中先将米饭加热,再放入冰箱冷藏12小时,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会将米饭煮熟后再放凉吃,即使放凉,一般家庭也很难像实验中那样冷藏12小时。

  另外,本研究只是体外消化结果,人体吃后会是什么情况、饱腹感如何、血糖反应如何,都未作相应研究。因此,煮饭时加油这种烹饪方法现在还不能推荐给大家。

  米饭吃来不简单

  其实,吃米饭不仅要考虑它能量的多少,还要考虑能量的提供效率,比如消化速度、血糖反应等。同样能量的食物,如果消化速度很快,人吃完后血糖升高也会很快,而且短时间内会感到再次饥饿,也就容易多吃。人们一般用“饱腹感”来表示食物吃完后的效果。饱腹感可以看作是吃饱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再进食的感觉。从血糖和体重控制的角度来说,一般希望米饭的饱腹感强一些、消化慢一些,这样人们可以减少进食量,而且较长时间内也不会感到饥饿,血糖水平随之降低。这对于控制能量摄入、控制体重都有好处。

  虽然这个研究中的处理方法增加了抗性淀粉含量,米饭中可吸收的能量减少,但是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米饭的消化和餐后血糖,所以仅仅考虑降低抗性淀粉是不够的。事实上,在谷物消化研究方面,实验室也做了其他研究,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煮米饭的时候加点油可以降低消化速度,且冷藏后抗性淀粉含量会增加,但米饭煮熟放凉后再次加热,血糖反应依旧很高,而抗性淀粉含量则没有明显变化。

  健康吃米有讲究

  究竟怎么吃米饭才能更健康呢?如果你希望控制血糖、控制体重,那就应该努力提高米饭中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的吸收速度慢,只会引起胰岛素的少量分泌)的数量,增强米饭的饱腹感,放缓消化速度。影响米饭消化特性的因素很复杂,这里只能提供一些小建议:

  少吃白米饭

  米饭,尤其是现在的精白米饭,由于好消化、餐后血糖反应快,不利于血糖控制,而富含膳食纤维的黑米、紫米、糙米等都是延缓消化速度的好选择。所以,理想的控制血糖和消化速度的方法就是少吃白米饭。平常煮饭时不要只用白米,不妨换点糙米、粗粮杂豆等。或者,煮白米饭时可以加点粗粮杂豆,比如在白米饭里加上绿豆、红豆、豌豆和莲子等,可以使米饭和米粥的饱腹感明显上升,消化速度减缓。

  切忌煮太软

  很多人喜欢把米饭煮得过软。蒸米饭前先把大米浸泡几小时,再小火慢煮或者压力锅蒸煮,让米饭更加软、烂。这样做,对一部分人来说提高了口感,不过这种米饭的消化速度快且餐后血糖反应也会明显上升。研究显示,浸泡、增加水量以及延长蒸煮时间,都会加快米饭的淀粉消化速度。所以,建议平时煮饭不要太软。

  少加油加盐

  加油煮米饭不仅会增加米饭中的能量,还会降低饱腹感,容易多吃,不利于控制体重,而加盐会使米饭中的快速消化淀粉含量增加,消化速度加快。还有研究发现,吃含钠盐的食物会增加人体餐后的血糖反应,原因可能是钠盐增强了消化酶的活性。因此,平时煮米饭最好少加或不加盐,少做一些需要加油加盐的米饭,比如各种炒饭,特别是糖尿病人,更应少吃用这方法做出的米饭。

  减少反复加热

  平时做饭一次不要太多,因为米饭多次加热后,往往更软,很容易消化,餐后的血糖反应高。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当天做的饭当天吃完;如果有剩饭,最好不要反复加热。对于胃动力不足、消化功能比较差的人,吃白米饭时应追求好消化,蒸米饭时要努力降低抗性淀粉的含量,发挥精白大米容易消化的优势。当然,米饭也不要放太凉了吃。

  文|孟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