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博士的药妆产业梦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生物学,博士,药妆
  • 发布时间:2015-06-24 15:24

  “曾博士”不仅是一个品牌名称,更确切的是指华肽生物创始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曾建华。

  潮男、乒神、热衷分享心灵鸡汤,武汉华肽生物公司总经理曾建华,虽然刚过而立之年,但已执掌市值过亿的公司。

  “老板喜欢乒神这个称谓,因为他觉得乒乓球所受压力大,弹力也大,正如他对生命的感悟。”6月8日,曾建华的助手李芳芳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个与老板同龄的助理入职不到一年,已深深折服于曾建华的为商之道。

  2011年6月,博士在读的曾建华和几个同学联合注册成立了武汉华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到4年,2015年4月16日,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华肽生物成为科技板挂牌企业,登上了“四板”。

  “现在已有七八家机构来谈合作,愿意出资1000万入股10%,我们还在选择中。”曾建华说,“到底是选战略投资,还是财务投资?是选择北京投资者,还是上海投资者?这个投资者之前有无投资护肤品的成功案例?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如果前期不需要融资,我们尽量不去融资。”曾建华说。历经4年市场洗礼,他已不是单纯的工科博士,而是兼具公司战略决策与管理知识的企业主。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年会,作为赞助者之一,曾建华将自己研发的“曾博士”面膜,作为出席年会校友的赠品,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前沿生物技术

  湖南郴州,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地带,素称湖南的南大门。1983年,曾建华出生在郴州农村,父母都是农民。2004年,他以669分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如今的曾建华,开着高配的奥迪Q5,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无法想象,由于家境贫寒,他依靠勤工俭学才完成大学学业:做家教、卖运动鞋、卖移动手机卡……最苦的时候,同时做3份家教和一个院校的代课老师。

  “大学本科4年,他几乎没有花过家里的钱,学费来自国家助学贷款,生活费和住宿费是通过自己打工挣来的。”曾建华的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同班同学称,“每次见到他时,他总是匆匆忙忙,上完课后要赶着去做家教。”

  尽管如此,曾建华的学业并无丝毫荒废。本科毕业时,他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被成功保送为同济医学院的硕博连读生。

  硕博连读期间的曾建华主攻“基因重组改构的还原酶”项目,这项在世界尚属前沿,运用于治疗白内障、老年痴呆症等领域的还原肽技术,还有修复人体受损细胞、抗衰老功效,可加快肌肤新陈代谢,令皮肤和细胞逆转恢复到年轻饱满的状态。因其稀有性,这种还原酶市场价达到每克3000万元。

  曾建华大胆猜测:这种高科技基因工程和分子透皮技术,若能转化为抗衰老药妆产品,将会彻底改变中国抗衰老药妆市场被欧美、日本等外资品牌垄断的局面。

  起步不做“高大上”

  2011年6月,博士在读的曾建华和未来企业训练基地的几位同学,联合注册成立了华肽生物,开始追逐自己的美丽梦想。

  然而,创业的艰难令他们始料未及。一连6个月“只出不进”,让曾经信心满满的创业团队,开始有了些许浮躁和动摇。不甘失败的曾建华虚心向一位创业导师求教,这位导师的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开始不要做太“高大上”的产品,从大众容易接受的产品做起,要先有盈利,“活下去”最重要。

  当年12月,曾建华联合同济医学院研发了一款针对零售市场的维E霜,并通过药店零售、作为大型企业的员工福利、附带销售等模式,开启了华肽生物的经营之路。

  尽管经营门路打开了,但管理上的不成熟让公司又吃了一次“亏”。

  曾建华接到客户反映,有一批维E霜不是原本的白色,而是淡黄色。他们找代工厂家询问后才发现,原来加工机器的管道里面没有清洗干净,留下了残留的维生素。“卖还是不卖?这批货我们投入了20多万元。”如果报废,公司很可能再次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整个公司陷入了焦虑。此时,曾建华对大家说:“我们一定要学习海尔的张瑞敏,要有砸冰箱的魄力。”最后,曾建华毅然决定“废掉”这批20多万元的产品。

  “大概10多天后,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看中了我们的诚信,给了公司一笔30万元的天使投资,使我们渡过了难关。”曾建华向记者回忆道,作为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武汉华中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对华肽生物注资30万元,占有15%的股份。

  付出是为了扎根

  “我很庆幸,国家越来越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越来越优厚。”曾建华说。2012年6月,华肽生物成为东湖开发区第五批3551人才项目;8月,成为国家创新基金投资保障项目,并获得武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武汉火炬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意向。

  在导师兼公司首席科学家陈建国教授的指导下,华肽生物进行了一系列产品研发工作,致力于开发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药妆产品、功能性食品、诊断试剂盒及创新生物药物。在曾建华的带领下,华肽生物通过共青团湖北省委创业孵化器答辩,入驻企业孵化器。

  2012年年底,华肽生物同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联合申报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获得湖北省科技厅批准,双方共建省级校企联合重点实验室,将核心技术进行产业化。

  “他们发展蛮快的,主要原因是产品有技术含量,加之现在护肤用品市场需求旺盛。”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校友会副秘书长、湖北澳宝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华,与曾建华相识于3年前的一次校友会活动,此后便一直关注华肽生物。在她看来,3年时间里,华肽生物“苦练内功”,基本完成了研发与团队建设工作。

  3年苦心研发,华肽生物成功将可穿透还原肽技术做成制品,并成为全球领先、国内唯一拥有该技术的企业。“以往,还原肽不具有穿透细胞的活力,即便注入体内也无法被吸收,抗衰老效果并不理想。”曾建华解释,实现可穿透细胞还原肽技术后,通过科技手段,容颜不老不再遥不可及。

  目前,华肽生物注册商标有“HTBIO”和“曾博士”,公司研发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生物药妆和医药产品。

  “曾博士”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展,就连上品一家武汉有限公司总裁王山泉都对其兴趣颇浓。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王山泉带领团队,研制了国内首台“骑马机”,他一直在找寻两家公司合作的商机。

  在曾建华的微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时时激励着他:毛竹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6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4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等到时机成熟,你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当发现自己付出的努力还没见到成效时,耐心一点,因为也许你不是小草而是竹子!

  销售目标过亿

  “微商有利于宣传,但不利于品牌塑造。”对于微商,曾建华有着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创新互联网业态下的企业运作模式,但凡是好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尝试。”

  2014年,华肽生物开始小批量生产测试。“市场反应超过预期,当年就签订了2000万元销售合同。”曾建华说,华肽生物目前已实现批量生产,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2016年公司销售目标是过亿。

  “8月21日,公司将举办四周年庆典,同时召开国际护肤论坛。”虽然起步于华中地区,曾建华却已放眼全球市场,“我们将邀请一些国际顶级护肤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抗衰护肤。”

  国外的订单早已纷至沓来。李芳芳透露,国外订单涉及FDA和CE认证,华肽生物为此专门招聘了人员,正在申请过程中。令她担忧的是,带压力的喷剂和超量水剂无法实现国际运输。现在,公司在美国、加拿大有不少客户,小批量邮寄费用很高,这也许是限制公司拓展国际业务的一大瓶颈。

  让消费者变为股东,这是曾建华众筹实体店的思路。“在鄂州火车站附近,我们拥有300平方米的店面,尝试用众筹思路运营。”曾建华思路清晰,“经估算,这家店需要100万元的运营费用,包括店面装修、人员培训管理、产品上架,需要10个股东,每人出资10万元。现在已有50人报名,我们将择优选择。”

  据了解,这10个股东将会获得公司30年护肤品免费使用权,还可以参与店内分红,优先购买“曾博士”原始股等。

  “你的皮肤是否已经缺水?你的皮肤应该如何保养?目前,我们正在研制一种皮肤监测可穿戴设备,该设备将对皮肤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成为私人皮肤顾问。”曾建华规划着华肽生物的新产品,“明年应该可以投放市场。”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