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厚望

  • 来源:电影中国
  • 关键字:美国狙击手,头脑特工队,饥饿游戏
  • 发布时间:2015-06-25 15:05

  现在不是左右摇摆的时候——撒切尔夫人(或许)

  期待是一件奇怪的事。

  去年夏天,面对与上一年创纪录的国内票房成绩的难堪对比,行业——行业分析师——将注意力转向2015年。 即将到来的作品有,《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头脑特工队》、《碟中谍5:神秘国度》、《侏罗纪世界》、《魔力麦克2》、《终结者:创世纪》、《饥饿游戏》最后一部、和《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等等——你能自己列份名单——昭示天下,2015年会有潜力打破国内与全球纪录。虽然我这里所用的大多数据都是针对国内市场的,但在世界各地成熟的影视市场中存在相同的动向。

  胃口从一开始就被大幅度地吊了起来。自圣诞节以来限量发行的《美国狙击手》于1月中旬在全美境内扩散,并轻松引爆。在电影公开放映首周结束时,电影夺金1.35亿美元票房——基本就是其整个档期预期票房的最顶档。正如我在5月第三周起稿时,该片仍在超过350家影院放映,并已收入3.496亿美元。

  我们一点也不怀疑,分析师低估票房的能量这还只是个开始。

  情人节迎来《50度灰》以及9300美元票房的4天周末,超越了预测的1000-3000万美元,(这取决于哪位作的预测);《王牌特工:特工学院》揽金比预期多出1000万美元,达4100万美元,《海绵宝宝3D》在放映的第二个周末夺得近4000万美元完美收官假期。

  《速度与激情7》在4月又使专家们感到惊讶,首映获得令人震惊的1.47亿美元,超越了预发行预测的3000万美元有余。然后影片以创纪录的速度在全球获利10亿美元票房。行业预测家一再低估了目标,迟早得要改变,譬如《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就应验了。

  进入影片首映周,几乎每个人都算定2亿美元以上的首映票房,一些人预测2.15亿美元,至少有一位宣称将超越首部《复仇者联盟》的2.07亿美元纪录至少2000万美元。影片实际收获的1.91亿美元达到国内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开画票房,但未能创下纪录为就其票房表现带来一种奇怪的评论。一种说法浮出水面——或许拳击赛与赛马削弱了影片票房?超级英雄审美疲劳开始发酵?大片疲劳?奥术大师们指出这是在漫威第二期中第一部比前作卖座少的续集。似乎宇宙的基本定律已被打破了。什么都没意义了。《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在全球各地斩获了十亿美元也没关系了。

  一粒质疑的小种子开始蔓延,忽然地,似乎没有什么是必然的。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开始调整他们今年的预测,即便今年的格局自我确认时,他们也保守观望。5月中旬《完美音调2》令所有预测困惑不解。大家都知道影片会超越票房不俗的前作,但并未意识到,直至影片冲击家庭市场并成为每个年轻女孩在Tumblr上的挚爱。大多数预测值在4000万美元。在该周末每个追踪票房的人看着估算值几乎每小时地变化都会兴致勃勃:4900万美元!6000万美元!6470万美元——不,7000万美元!

  然而,这种超额表现——以及该周末的超额整体表现(在4天的劳动节周末前创造了一项周末纪录)仍然无法撼动这种新生恐惧。一位分析师提到上周末的表现,以及他预测较去年同期会下降18%,却固守这种新生的悲观情绪。

  这是我不做预测的唯一原因。那些让预测落空的电影开始显现出不相称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具体场合下的非理性的乐观或悲观情绪。《复仇者联盟2》舆论焦点应大于任何一部单一电影。与其质疑那些导致他们预测打破票房纪录的假设,倒不如让不知所以的预测家们质疑这个行业。

  与2014年小小地比较一下很有趣。在2014年的这个时候,有11部电影揽金超过1亿美元票房,其中两部超过了2亿美元。我们大致上超出了去年同期1.8亿美元,你知道截至目前今年有多少部电影收益过1亿美元吗?9部。莫名其妙,不是吗?

  不同的是,今年其中三部电影收入超过3亿美元票房。这9部电影总票房是20亿美元,相较2014年11部电影的16.5亿美元。

  2014年此期间剩余的399部影片公布的票房收入为20.7亿美元,2015年剩余的385部电影则净赚了19亿美元。

  这告诉你的是,有着不同层次吸引力的电影在相应一段时间内展现出不同程度的成功。我们多次注意到,2014年夏季同比2013年遭遇惨淡,因为2014年夏季超过1亿美元预算的影片减少了45%,导致票房下滑15%。这对行业而言不是根本性的问题,而是因为放映计划表存在漏洞。一个绝佳年份在票房上的前景仍然光明——一部单一的电影表现不能说明太多,尽管猜测是非常有趣的。单一年份的表现也说明不了太多,唯一让电影市场发生的事具备真正意义的方法是将眼光放长远。

  在过去十年中,上座率一直比较稳定,上下浮动范围在12.6亿至14.8亿之间,振幅各几个百分点取决于产品结构。收入一直比较一致地处于上升轨迹,在过去11年内6次刷新纪录——2004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3年。但更深入地探讨这些数字便不难明白这种稳定从何而来,为什么存在增值空间。

  让我们对比两个年份——2004年和2014年——这将突显一些长达十年的趋势。在2004年,有146部电影在1000块或者更多的银幕上放映;在2014年有133部电影——下降9%。这些电影的上座率下滑了14%而收入上涨了将近13%。

  但重要的是再进一步仔细看看这两年的电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有更多热门大电影赚取更多总收入和更高上座率,甚至从上年度下跌5%的年份——增加37%的1亿美元票房电影,超出38%的收入,和多了5.25%的上座率。大片策略正发挥效应。行业热衷的热门电影表现不俗,它们一周接一周地左右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要记住,这些数字来自看似失望的年份。

  剩余的电影公映安排正是受到关注与机遇的地方。

  这是一个长期孕育的趋势。最流行、商业化的影片比以往更加流行、更商业化。与其说观影持续下滑,勿宁说我们看到影院放映的电影在种类与数量上的改变。各大制片厂降低了影院发行的电影数量,并大量舍弃5000万-1亿美元的目标。但连篇累牍报道的是独立发行的衰落。

  试想一下如果其他各类发行提升了相同的5.25%上座率?2014年将会有超过15亿上座率与122.5亿美元的收入。

  这里是机遇之所在。意识到发行服务覆盖较低的市场部分,新的发行商正争先恐后地抢着填补空隙。Open Road一直瞄了多年,STX娱乐在今年稍后亮相首部作品,并计划每年发行12到15部电影,Broad Green Pictures宣布在其特种电影现有计划中增加6个公映作品,Studio 8计划发行多达6部,甚至一些主流的制片厂通过其专业和类型分配再次找寻非大片计划。

  市场上这些蛛丝马迹也激起了期待。我们可以回溯若干年份并发现相同的故事一再上演。一部由女性主演、或导演、或为目标的电影会超长发挥。好莱坞会制作更多这类电影吗?这些由女性出演、为女性、关于女性的故事更高频率地呈现在电影上,一再令分析家们惊喜。也许,只是也许,是时候重新调整期望。

  同样适用于我们日益多元化的观众的其他领域。更多电影针对更多观众是行业增长的关键。有了正确的商业模式,对非大片而言仍有利润空间。

  我们不会像流失电影一般流失观众。制作电影,观众会出现,他们将发现电影院拥有一流的放映设备的、有宽大舒适的座椅,或许还有美味佳肴、或尊贵的鸡尾酒。

  同样,观众抱有期待。

  文/帕特里克·科科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