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房產商機無線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學區房,海外房產
  • 发布时间:2015-07-06 08:29

  近期委托、邀約我組織金領人士活動及專場演講的,竟全是兩外—外地、海外不動產,尤其是以海外不動產為主,這在過去幾乎從未發生!

  購房屬性悄然生變

  當然,時間撞期、分身乏術是根本原因,但如此集中的海外不動產講座邀約加負責來賓到場,必然說明某些狀態正在發生變化。

  首先,在我看來,海外房產的購置已由富人專利向一般中產階層過度,使消費族群擴大是其一,大量海外樓盤爭先恐後進入中國市場卻苦無營銷渠道是其二。因此,面對源源不斷進入卻「看得見、摸不著」的潛在客戶,海外不動產的銷售方只能以舉辦各類型講座或相關聯活動的形式,聚攏有意購置海外房產的消費者。且由於樓盤是在國境之外,目標客源往往無法判斷開發商知名度與信譽,加之希望能提升參與者的尊榮感,因此基本上都選擇在市中心五星級酒店舉辦,借以吸引、強化目標客戶的關注乃至與會意願。

  海外不動產風起雲湧

  這其實也是何以眾多國內開發商前赴後繼、奮勇蜂擁前往人生「國」不熟的海外購地蓋房的本質原因—只要是中國需要、流行的,那就是世界級重磅商機!而內地房企以既有的品牌認知度,相對容易贏得信賴,等同去化保障,何樂不為?

  海外不動產在國內究竟有多大市場?數據顯示,截至二〇一四年的六年裡,中國人在全球房地產領域的投資達三百九十億美元,而二〇〇八年的投資額只有九千二百萬美元。按仲量聯行數據,二〇一四年中國房地產海外投資達到一百六十五億美元,比二〇一三年增長了百分之四十六。僅二〇一四年上半年,中國私人海外房產投資額接近五十億美元,遠超二〇一一年及二〇一二年全年規模。

  按二〇一五年四月發布的胡潤百富榜,中國超高淨值人群約一萬七千人,總資產規模約三十一萬億元人民幣,平均資產規模十八點二億元人民幣。這些超高淨值人群超八成有海外投資需求,可見市場之無限寬廣。

  令人感慨的「虎媽貓爸」

  那麼國人何以熱愛海外不動產?各種說法、觀點不一而足。有說是因為生活(存)環境不佳,有說是考慮兒女的教育,我判斷以後者為主,畢竟國內教育資源與方式如同最近熱播連續劇《虎媽貓爸》裡所呈現的那樣,稀缺、昂貴且非與國際接軌之教學模式,子女未來進入社會後,將明顯缺乏競爭力。而「一試定終身」的高考制度雖讓人詬病已久,修改、調整的聲浪不絕於耳,惟以中國人口之眾、師資參差不齊,一時半會兒似乎也很難找到更完美、理想的替代方案,亦即在可預見、相當長的一段歲月裡,高考仍將是「繼續進行式」,這就使得許多心疼子女的父母們,要嘛不惜血本砸重金買學區房,從而創造一個個價位堪比豪宅甚至有過之的「高價破房」傳奇,要嘛讓小孩赴國外留學,於是中國遊學子數量逐年高速增長!

  學區房價橫掃千房

  國內學區房價到底有多嚇人?最「威猛」的,當屬讓市場震動不已、令人大呼不可思議的北京西城區單價達每平方米三十點六八萬元之學區房,它恐怕是近百年來最昂貴的天價住宅。當然,之所以會有如此「離奇」的價位出現,是因為它只有四點四平米,但毫不掩蓋其學區房的尊榮價值!

  一般而言,同一地段的學區與非學區房價差二至三倍並不稀奇。還是以北京天價學區房為例,其周邊房價不過每平方米六點五萬元上下,足以說明兩者「不是一個爸媽生的」!

  在我看來,國人購買海外不動產是趨勢之必然,不僅是因為多數海外不動產仍在谷底徘徊或剛處於起漲階段,也包括在無國界之互聯網思維催化下,資產全球化布局已成為常態,且購置海外房產是分散財富風險的方式之一,更何況購置海外房產有極大賺取「三差」—房(價)差、匯(率)差、利(息)差的機會,同樣「何樂而不為」?

  蔡為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