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英俊。
這是我兒時的印象。
瀟灑,幹練。
這是工作中的他。
慈祥,和謁。
這是我如今的感覺。
他,就是重慶著名作家,《一雙繡花鞋》的作者,況浩文老先生。我一生都敬仰的況叔叔。
在重慶,凡是經歷過文革的人,只要提到《一雙繡花鞋》,就記憶猶新。那時,沒書讀,沒小說看,難得的《一雙繡花鞋》卻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國內廣泛傳抄。從西部邊陲的新疆到東海之濱的上海,從亞熱帶的西雙版納到風雪彌漫的北大荒平原,到處都發現了它的「屐痕」。文革後,該書被譽為「文革」地下文學第一書。該書流傳後,在茶餘飯後,許多人都把它當做故事來擺。我就是聽故事知道了《一雙繡花鞋》。那故事中精彩的情節,扣人心弦。聽得我是又怕又驚又好奇。這個故亊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許多的人都知道了《一雙繡花鞋》。為此,我那時還和幾個小學同學一起去春森路尋找小說中的那幢小洋樓。
故事已深入腦海,但作者是誰,為什麼不岀書,一概不得而知。
文革後,一次在家和母親聊天,才知道深深吸引我的《一雙繡花鞋》的作者是況浩文叔叔,更知道了在文革中他因為該書受到迫害,和我母親關在一個牛棚裡。更巧的是,況叔叔的小女兒還是我小學同學。更有緣的是,我和況叔叔的小女兒況星後來又成了同事。
這樣,我成了況叔叔家的常客。有時況叔叔見我去了,總要笑呵呵的打趣說,「徐寬,我和你媽媽還是一個牛棚裡的棚友喲。」在我看來,那麼悲苦的亊,在況叔叔那裡,可以就這麼一笑而過。可見老人家寬廣的心胸,對生活的態度。況叔叔的《一雙繡花鞋》文革後終於出書了。幾次加印。而且先後岀了七種版本的連環畫小人書,共印了一千萬冊,這在岀版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八十年代,全國的話劇、京劇、川劇、滬劇、越劇、晉劇、曲藝等十餘個劇種紛紛將《一雙繡花鞋》改編搬上舞台。當時全國有二百多個劇團同時上演此劇。那時《一雙繡花鞋》在全國各地著實火了一把。
《一雙繡花鞋》還三次觸電。八十年代況叔叔把《一雙繡花鞋》改編成電影《霧都茫茫》作為春節獻禮影片在全國發行。隨後又相繼拍成電視連續劇《C-3計劃》和《一雙繡花鞋》在全國公映。作家雁寧這樣說道,「況浩文的小說《一雙繡花鞋》,是當代中國文壇的一段傳奇,這毋庸置疑。這肯定是一段傳奇,而在當代中國文壇這樣的傳奇也並不多。」
況叔叔解放後在西南公安部工作,文革後又擔任重慶市外貿局局長,重慶市外經貿委主任,重慶長發集團董事長等要職。退休後全身心的投入寫作。寫出了被譽為《一雙繡花鞋》姊妹篇的《風荷》,以及《麒麟花》、《企業家》、《南嶺之鷹》、《寶芨疑雲》、《假面君王》等眾多文學作品。
況叔叔並不擅長寫諜戰小說。而重慶川東地下黨的老前輩和傑出優秀的女共產黨員坎坷跌宕,平凡坦蕩的一生。促使況叔叔在退休後又一力作岀版,那就是長篇小說《風荷》。
《風荷》書寫了地下鬥爭的風雲變幻,揭示了女地下黨員真實命運沉浮。更展示了中共地下黨先烈們的人性光輝。
況叔叔是著名作家、中國作協會員,但,他在我眼裡就是一個在書桌上黙黙耕耘的、平易近人、慈祥和謁的老人。況叔叔如今已是八十五歲高齡的老人了。由於眼疾嚴重,已很少提筆了。但他老人家仍與時俱進。最近去看他,老人家還和我暢聊一帶一路的前景。真讓我敬佩。
況叔叔一輩子清廉,沒有太多的奢望。如今唯一的願望是將《風荷》象《一雙繡花鞋》那樣能拍成電影、電視劇。願況叔叔的願望早曰實現,夢想成真。
徐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