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科学面临重大变革风暴——访陈荫祥先生

  记者(以下简称记):陈先生您好!我们这次来拜访您,一方面是想请您介绍一下遥感地质的新进展,另一方面想深入请教一下关于您的独创学说的一些问题。您的学说太超前了,和我们现有的知识基础距离很大,所以当面请教您,请您深入细致地谈一下。

  陈荫祥先生(以下简称陈):首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回顾最近这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五年,全世界在科学领域发生了很多变化,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一个是向太空发射了两千多颗遥感卫星,其中对地的占90%,对天的占10%。第二个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范围扩大了,宏观角度达到896光年,微观方面,对原子核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发现了Σ粒子等新的粒子,小小的原子核里蕴含高能玄机,跟宇宙星空的新发现极其相似。在宇宙星空发现了什么情况呢?目前能观测到的有一千万个星云集团,每个集团平均大概有一千万个到一万亿个恒星,过去常说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后来开除了一个,现在还有两个隐藏的,美国最近才公布的,说明变化很大。外层空间有什么变化?天文空间里面的有个特点是高能量,例如新星、超新星爆发,跟咱们常规理解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它的能量大到什么程度呢?我在书中画了一个图,这是我对太阳的物理学的概括,也是地球圆涌构造的一个佐证。太阳一个小时里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有人类以来消耗的能量的总和。太阳实际上是一个超巨型的“氢弹”,能态变化很大,一个极小空间的“真空能量”可以创新一个小宇宙。宇宙空间里面的物质能量极不均匀,有的时候它的密度大到了你想象不到,比现在发现的所有物质要高上一千倍到几万倍,比如中子星,它的密集程度相当于把地球的体积缩小到乒乓球大小。第三个特征是爆发性的,过去认为好多变化都是慢慢地渐进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爆发式的运动,爆发式运动不是线性的,而是骤变型、非线性的,什么时间发生很难预料。

  这些变化导引出来几个问题,一个是大家比较公认的,就是有暗能量。宇宙中暗能量占73%,暗物质占23%,普通的物质只占6%,就是说我们现在能够认识的只在6%的范围内,未知大于已知。现在很多关于宇宙和地球的解释,局限在于人类的感官器官认识的世界是不全面的,感知能力很有限。当然,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也在不断增加,从可见光的遥感、探测,发展到红外的、紫外的一直到X射线,再到无线电波的遥感探测,电磁波可以观测到的范围扩展得很厉害,当然,除了电磁波以外,了解客观世界的办法还有很多。我现在的感觉就是,很多问题要重新认识。

  随着这些探测技术的发展,新的知识在急剧增加,这就是信息爆炸,过去五千年积累的资料还远远比不上最近三十年的资料,而且由于观测器的发展和观测速度的加快,信息量还在加速扩展,这样一来,世界上主要的科学技术都处在一个即将对经典理论产生重大改变风暴的前期。现有的科学技术,其实很不完整,一些所谓的经典,实际上是一些将要被扔进垃圾堆的东西。这个大风暴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在这场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里面,哪个国家首先兴起,哪个国家就早受益。中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人类现在处于科学发展的十字路口,哪个国家对这个问题有新的觉悟和认识,就会取得一个很大的进展;哪个国家对此缺乏必要的觉悟和响应,就必然遭到淘汰。

  从科学革命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科学体系是一个腐朽的(我后面要谈到这个问题)、落后的、应该抛弃的东西。首先就是牛顿力学,走出太阳系它就无效了;第二个就是爱因斯坦的理论,爱因斯坦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世界上所有的速度超不过光速,可现在超过光速的东西已经发现了很多,另外,爱因斯坦提出了宇宙一次性大爆炸的概念,他认为宇宙是在157亿年前从极小空间、奇点一次性爆炸形成的,这个认识是不对的。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和他们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宇宙是一个多中心的集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了,而且空间是无限的,这些集团在太空里长期地互相作用,实际上就是互相碰撞,我们把它叫做宇宙的激浪运动。激浪运动是没有规则的,就是说宇宙的变化尽管有很高的能量,很高的能量差,很高的密度差,但是基本上还是无序的。因此,我们认为宇宙大爆炸是多次发生,而不是一次发生。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存在,正好解决了碰撞的动力问题,暗物质在里面作用,使它互相碰撞。

  在这本书里面(《核动力地球学》),我们对几个问题提出了看法,一个是黑洞问题,我们认为黑洞是存在的,我们把它叫做负能量中心,我们的基本观点(我后面要谈到我的哲学思想)就是,能量是世界运动的中心,物质是展示能量的一种形式。举个例子,汽油本身是物质,但是不点火的时候飞机上不了天,汽车走不了,点火之后,就有了能量,有了能量汽车就跑了,飞机就升空了。所以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是一个辩证关系。中国古代有一个很精彩的论述,认为能量是世界的中心。从先秦诸子起都在讲“气”,这个“气”就是各种形式的能量。

  我们最近几年做了几个方面的宣传,首先就是把我们的书在关键部门备案,比如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的情报部门、国家的情报部门和一些主要领导同志、新华社。先把我们有什么新的创造告诉他们,有这个备案在,至于这些东西是不是超前、是不是更好一点,大家可以评论。

  地球科学研究大概有二百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解决能量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我就问了,一座很高的山,高几千米,面积上百平方千米,重达千万亿吨,稳如泰山,从物理上或机械上讲,哪种能量能把它掀起来?不可能的,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只有原子弹、氢弹爆炸的能量才可以。举个例子,汶川地震就相当于把两个500万吨级的氢弹埋在了地下12公里,假如把两个500万吨级的氢弹埋在地下20公里,只能引起6级地震,6级地震过后,地表可能没有变化。世界上每年发生十几次6级以上的地震,就是地球内部进行着热核爆炸,或某种形式的核聚变,是这些超强的能量推动着地球的运动、发展。这个理论同样可以应用到矿产勘查上。矿产的形成问题这么多年一直搞不清楚,现在我研究的“高能冶金炉”理论,就是在高能高压情况下,把元素像放到炼炉里面一样,高温下元素就分融了,然后按照熔点等条件,重新聚集在不同的部位。比如说油气是深部的高能物质聚合,这个问题的化学解释,俄国早在十月革命之前门捷列夫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是从地质上诠释到应用,我是比较全面的。这问题很简单,有个例子,这就要谈到大庆了。《核动力地球学》出版以后,我给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原副总地质师郭占谦先生寄了一本,他还劝我别搞这等费脑筋的事儿了,劝我和他一起去做防止沙漠化的研究,说明他也曾有火山岩油气藏内生外储的想法,但无可奈何,就只好绕开这个理论礁石,干与油气地质无关的事了,如今郭先生已辞世,我们一定要挽回损失,以慰先灵遗愿。

  直接应用我看不行,就用了一个迂回的办法,研究松辽盆地油气的遥感地质解释。油气的形成很简单,就是油田下边有一个“隐火山”,“隐火山”把地下深层的物质带上来了。“隐火山”不用怎么找,从遥感图像和地图上就可以醒目地看出来,松辽盆地的北面有很多圆湖,这就是平原地区的火山口湖,地下火山岩浆上升,上升后加热造成地面沉降,沉降后形成湖。大庆油田所有产量比较高的井都在这些“湖”里面,出了“湖”,产量就明显下降,甚至没有油气产出。

  崔永强高级工程师(以下简称崔):除了这两部著作以外,关于大庆油田您还有其它的研究吗?

  陈:有资料。我这有一个很简单的模型,“隐火山”顶部就是油气聚集场所。

  崔:这都是采油井?

  陈:是采油井。几乎80%都是这个模型。我可以说,现在不看资料,只看卫星照片,就可以把大庆油田90%的产量圈出来。前几年的卫星图像上,大庆油田的采油井比较严格地布置在这些隐火山的圆涌构造周边,可这两年不少油区采用了大面积加密采油井的做法,掩盖、干扰了圆涌与油气的内在联系,经济效益必然下滑,为优化采油方案、发现新的未采或采油不充分的“大鱼”的圆涌通道带来了困难。今后在外围、深部勘探中要弥补这一失误。大庆油田的地质模式,在很多油气区,特别是松辽、华北、华东地区也应用得很不够,如果加强应用程度,肯定可以找到一批新的油气田。不止是中国的油气田,中东地区的我也关注了。我看了巴库油田的卫星照片,巴库油田的盆地里面就像蜂窝煤一样,有很多洞洞,这些洞洞就是油田。中东地区还有一个特点,在帕米尔有几个大的滑动,我发现有五个滑动面,下面有“锅炉”,上面一个压一个,有五个大的断层盖住了,就像盖了五层被子,把这些被子揭开就知道油田在哪儿了。大庆油田和它不一样,大庆油田是明显的侧向滑移。再看克拉玛依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刚开始是怎么勘探呢,从黑油山开始做大面积的地球物理勘探,这要花多少钱呢?网张得太盲目了,我现在看得很清楚,“鱼”就是卫星照片上的圆洞洞,圆洞洞就是油田。

  在四十多年的遥感地质实践基础上,我提出了“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态圈贯通垂直强热动力链”“石油天然气深源无机聚合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的寻根探底策略”“天地强动力综合论”等理论,同时提出建立朝天对地的多途径探测技术体系,及新科学体系的构建设想的建议。但这些东西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的最终目的叫做“高能物理”。要推动社会的进展,需要量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是物理学最先进的组成部分,能够解决天地万物之间的所有道理,所以我觉得量子物理学是最主要的。量子物理学有一个方向叫做开发核聚变型新高能源,我们相应成立了一个新能量学会,我希望你们能关心这个能量学会。

  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新能源突破:量子跃迁将如何改变世界》,这是本相当精彩的论述,杨跃青翻译的水平比原著要高,经过他的翻译,里面有很多注解,把道理讲清楚了。原书的作者中有一个是美国的女记者,她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将看到的能量学方面的新进展收集起来,用新能量学来武装现代社会。这本书把宇宙里的新发现,以无意识的方式记录下来了。宇宙里的运动是什么运动呢,碰撞、撕裂、爆炸、塌陷,都是些很强烈的语言,但确实是存在的,而这东西在常态里边也有。再一个就是热交换,一般来说,热交换在能量输出时只能损失不能增加,但现在我们这个学会里边,有人研究热交换,不是耗损反倒增加,比如输入100℃,可以输出143℃。这里面有很多新的概念,比如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现在用得不够充分,他们利用纳米机械制造出来很细小的原子,纳米网络,整个原子核就在里面运动,就出高能。纳米技术是释放能量和吸取能量的一种办法,比如爆炸问题,我觉得爆炸本身就是一种能源,不光是天然气可以爆炸,极细微的金属、固体粉尘,如水泥、面粉也可以爆炸,利用纳米技术把颗粒变得很小,很小的颗粒就容易爆炸,把能量释放出来。另外还有准核聚变,有核桃大小的一个装置,就可以让一个很大的军舰长期运转,盒子大小的一个能量装置,可以让汽车从出厂一直到报废,不用加油。开拓新高能的途径很多,目前已发现多种不用高精尖设备的民间新科学实例,假如袖珍式的能源装置能够实现的话,北京城所需的能源用一个卡车就可以拉走了。他们讲零点能量,或者叫真空能量,这个能量在什么地方?随便一个真空里边,只要有几个粒子,就有能量。这个能量多大?他可以导引出来类似于太阳那么大的能量,所以高能量存在于任何角落里边,不过常态下是解放不出来的,有待可控核聚变的研发。

  崔:陈老师,我先请教两个小问题。1983年您在报纸上发表了《浅谈深源无机生油论》,当时您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写的这篇文章?

  陈:这个问题我在书里边谈过,我把化学家和工程人员做成功的实验——油气无机聚合理论和实验,引入到地球里边,通过地质构造动力学原理讲通了,还能用于油气预测、勘探。

  崔:您在书里面也讲了一些关于松辽盆地勘探的问题。

  陈:我当时先把各个采区的历史资料统计一下,根据产量动态进行选择。另外,这里面我也有一些新的目标区域,大庆南部,吉林的东部、西部。咱们看松辽盆地的卫星图,和我的预测图,很直观。首先选最圆的,越圆的通道能量越大,而且动态比较明显的,还有要看一下地震前后的变化,综合判断现有通道里边还存不存有油气和后续的油气补充动态。

  记:这个“圆”是什么意思?是地表上的形状?

  陈:圆涌通道的地表判别标志很多,可参考《核动力地球学》一书的第67页,具体到松辽地区就是圆湖,火山口湖,包括干枯的古湖。找着火山口湖,深入的查勘就此入手。

  崔:这个“圆”,你书里有几种解释?有火山喷发的火山口,有超临界流体爆炸,还可能有天外的撞击?

  陈:天外撞击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实际上我们叫做“隐火山”爆炸,下边埋着火山,等于地内有一个炼油工厂。圆涌构造的明显程度,就是能量的级别,能量级别是越圆越强、越大越强,越活动越有潜力,最好的是大圆旁边有小圆,大的消亡了后,小的再冲涌上来,这是最好的。

  崔:在您的概念里,能量就是油气?

  陈:是的,对“隐火山”型油气田来说,能量就是储量,中新生代火山内动力决定成藏强度。

  记:您对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有何见解?

  陈:以往的遥感技术已经收集到地球和外星体的很多新资料。遥感的电磁波范围正在扩展中,近年来逐步与空间探测结合起来,向X射线等射电粒子探测结合,会走向射电、暗物质、外太空能量的探测发展。作为人类感知能力的扩展需要,将帮助人类去探索尚难察觉的能量物质世界。

  记:遥感“透视效应”有吗?

  陈:现在看来大部分还是表面反射、辐射的,另有一部分是导源于地下。遥感讲有“透视效应”,从物理上讲透不过去,但我察觉到很多现象都是地下很深处透过来的。这是个很奇怪的问题,也可能是通过别的途径。因为下面的能量上来后,表现形式很多,湿度、温度的变化,微量元素的赋存,都有可能改变表面的化学性质和微生态条件。从目前看来,遥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尽管已经有了三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了,还是个充满活力的技术,它本身也是可以扩展的,加上暗物质、暗能量和宇宙探测、外星体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去探索6%以外的真相,为了科学的未来,遥感还要继续研究、发展。

  记:我看您的书上说“隐伏构造的揭示和发现也是遥感技术的重大贡献”,依我们的理解,遥感获得的只是表面现象,比如地表起伏,它怎么能揭示出地下的隐伏构造,是根据地面情况推理的,还是实际看到了什么现象?

  陈:能看到的,光学起了变化。比如这片区域本来是红色,现在变成了紫色,当地球出现强能量上涌时,经常出现紫光、紫气,是因为下面有别的东西加进来改变了它的光学性质,这个东西在下面岩层里有通道,由烟囱上来的别的能量,影响到了它的光学性质,所以说透视效应确实是存在的,人的肉眼看不到,可以通过多波段组合显示这种表面的变化地层、岩石能量差异可导致微生态差异,土壤水分温度的细微差别,甚至深部的气体的成分都可以通过表面反映出来。这就是“透视”,透视可以是很深的。

  记:能有多深?

  陈:有一次我去澳大利亚,经过印尼上空,这一带的海水大概有三四千米深,海底的火山都可以看到。地图上没有,但肉眼可以看到火山锥。用仪器探测的话就可以更灵敏。透视问题本身有一系列理论问题包含其中,伴生理论,从陆地表面可以探到地下几千米的情况,土层的覆盖也可以穿透。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研究物理的人不太相信,但我们做实际应用确实能看到。你们杂志上提到的袁学诚先生,他是研究深部宽角地震的,提出“蘑菇状结构”,就是我画的核动力圆涌地幔柱。“蘑菇状结构”原来研究板块的人是绝对不承认的,后来在板块运移的原因上他们解释不了,就承认了是下面的地幔柱推动的,承认了“蘑菇状构造”。实际上,我觉得底下有个“能量烟囱”,推着板块运动。关于板块学说,有人就说我不能开口,我一开口就把板块学说整个推翻了,我就是“板块学说的掘墓人”。我说我不轻易开口,以后再说,逐步让大家认识。板块学说带来的危害不得了,这种洋垃圾怎么进入中国的?我说一说过程。文革后,老一辈的地质学者受到冲击,学术研究产生了真空,一帮人就把外国的一些洋垃圾引进来了,很多人信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到了“不谈板块通不过项目”“不谈板块通不过成果”的地步。结果不但找不出来矿,解决不了地震问题,而且危害很大,耽误了中国地质勘探、地球科学研究三十年的发展。这是地学理论上的鸦片战争,值得国人清醒,消除毒素,挽救科学。

  记:美国国家物探局在他们的官网上说,板块学说现在看来确实有问题。

  陈:板块悖论是全球性的,他们也开始怀疑了,这也显示地球科学必将有新的变化。

  记:中国不少科学家对板块学说早就抱怀疑、抵制态度,有李扬鉴、李德威等学者,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年以前了。

  陈:很早了。它一露头我就说是洋垃圾,是臆造的谎言悖论。这个问题我们要系统再谈一谈。本来中国有很多学说是很好的,都有它的优点,这些优点概括起来可以发展出中国的一个新理论。现在我们说包括李四光、黄汲清、陈国达这些人限于历史条件,难免存在片面性,如果不经历“文革”摧残,这些人的思想就能发展起来,形成中国的能解决世界上任何疑难地质构造的理论:地球动力学。但是这个新苗尚未形成,出现了地质理论真空,洋垃圾就乘虚而入。板块学说有几个问题,板块移动的证据是古地磁,测了很多样,结果我用遥感发现,它的古地磁测点都在小圆涌构造上边,用这些测点的数据,把地球说的七扭八歪、千里乱窜,而这种现象用遥感图像检验,根本就不存在,这个东西在运动、旋转,就像一个板子中间有木节疤,节疤在不停旋转,板并没有动多少。另外,上地幔跟岩石圈的界面是起伏的,我那边有反映这个现象的图片,它是一个插到一个里面,插得很深,垂直结构很强,不是滑板,而是钉板,下界面的栗刺状结构,深嵌到岩石圈中,根本无法长距离运移。

  记:像楔子给它固定住了。

  陈:犬牙交错,很崎岖,没办法移动。还有一个就是板块俯冲也不存在,往下俯冲十几公里就下不去了。再一个就是海底扩张。板块都漂移走了空下地段怎么办?就臆想了海底扩张。实际上这个事情也是个骗局。过去都是用船做探测,他们也探到了很多巨石状的起伏,他们把很多船获得的资料连起来,连成一个脊条,就当海里面有海洋中脊,实际上从重力、深部结构上看,海水里也是块状结构,而且海洋里不光有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它里边还有很多花岗岩,主要是花岗岩,所以说海洋的结构和大陆本身没有什么原则差别。海水就5000米的平均深度,在整个地球里占了很小的分量,而且从卫星探测来看,整个海洋范围和陆地一样不均匀,疙疙瘩瘩的。

  板块内部怎么运动的,他们也讲不清楚。现在我们讲地球运动,下面有一个“热仓”,朝上喷发能量,叫做地球的“烟囱”,这我有根据,从太阳上看得很清楚,日冕就是太阳内部抛出来的。日冕是气体,能量很大。“烟囱”在陆地里边是固体,能量可以通过这个通道喷射出来,地面上有喷口,地球、月球都有喷口,这是主要结构。这个形态很清楚,内行外行都可以看清。另外它实用,矿产都是一圈一圈分布,金属矿产、石油天然气都跟它有关,分布在边上或中心部分,很规律的僧帽状分布。

  现在用卫星照片检查到地质历史中地球本身没有多大的侧向移动,我是有根据的。你看印度尼西亚这边这个大的板块叫印尼板块,这从由地球形成到现在一直是这个情况,没有多大变动,有小的变动,它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升。

  记:地球形成后,特别是固化的地壳形成之后,基本的大位置没太大变化,有起伏、落下,但水平漂移没那么大,不能说绝对没有。

  陈:水平漂移在哪里?就在当时的地表很浅处,这叫大滑坡表层拆震,我们为什么说阿尔卑斯褶皱很厉害,因为山体下滑把表层的东西推起来了,造成了很强的褶皱。实际上是山把它推过去了,这样的例子中国也很多。

  记:逆断层或者高角度逆断层推过来了,或者叫逆掩推覆体。

  陈:逆掩的前沿就是褶皱,表层有变形,到深处就变成滑动面。

  记:我在书上看到,您的地球圆涌构造有的面积很大,都有5000平方千米,小的就几百平方米,一个圈一个圈套着。我说说我的一个体会,我理解得不太深刻。地质学里的大地构造,我觉得都是含有推测成分的。比如说是侏罗纪还是泥盆纪地层,是下陷还是隆起,是不是古潜山,完全是推测的,所以每做一次物探、钻探都要进行一次校正、调整。地质构造的解释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遥感从观察地理、地貌入手,地质形态也逼真,我觉得更可靠一些。您的圆涌构造也是先从地貌上发现特征,那我们怎么去和现有的同样也是依据地理信息提取的构造理论进行协调?比如盆地。盆地是如何形成的,我看您的理论和其它说法不太一样,您有自己的一些说法,比如上叠式圆涌火山型盆地、条状裂谷,按您的说法它刚开始发育成盆地。现有的分类是受李四光和黄汲清的构造学说的影响,比如挤压型盆地、断陷型盆地等。您的这些概念,像上叠式圆涌火山型盆地,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圆涌构造和现有的盆地能不能统一起来?还是说盆地都是大圆涌?

  陈:我打个比方,他们讲的是被子、床单和褥子,我讲的床板、床架和基底,也就是说是根,我这个根就是圆涌构造。核动力圆涌是根,是主体构造,其他表层构造导生的皮系列,当然形式多样,类型繁多,目前繁琐的盆地分类,需要纵深规划,落实到根本上,即上叠式火山盆地上。

  记:您讲的构造的“根”在哪里?

  陈:以地幔内部为主,下地幔有一部分,主要在上地幔。

  记:那就是地下150公里到350公里。

  陈:对。下边的情况都看不到。我研究的东西是根基,就像房子一样,我把基础研究清楚,他们研究房子结构,我也顺带研究房子结构,上下贯通式研究。我的东西很直观,遥感照片已经告诉你了。这个跟现在的地质图是能够对比的。现在的地质图是人工边走边描画出来,慢慢拼凑起来,我拿我的图跟他们的一对比,就发现有的人画得好就比较像,画不像的很多。现在地质图越来越现代化,跟我的就比较接近了。人工描绘是逐步接近自然存在的,我基本上就是从客观形态出发,向下推一部分。他们研究的是皮肤科,我研究的是骨科到内科。

  记:您说的这个Y型体是指什么?

  陈:指的是一个根冲涌上来后,分岔成相同的两个次级通道。这个结构不光在地质上有,太空星云中有,气象上也有,海洋中也有,刮台风时候的两个气旋,就是从一个通道上来的,遇到阻力就分解了。

  记:您的圆涌构造跟槽台学说之间是怎么衔接的?

  陈:地台是说这块陆地形成后没有多大变动,像鄂尔多斯地台,底下有很大一块硬根,有一整套沉积;地槽是垂直运动比较强烈的,在地台旁边,松散,下边的热岩浆从这里出来后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凹槽。地台边缘有一个沉降带,挤压后就变成了褶皱带,这就叫地槽,有褶皱,下边有侵入岩活动。圆涌构造核心部分叫做地台,边缘跟外界接触部分有一个槽,这就是地槽。我的圆涌构造跟他们讲的槽台是完全一样的。

  记:地槽最初也是从地貌上获得认知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槽都是条状分布的,比如秦岭、燕山、太行山,那么长的条带,它是大环形的残部,宏观上如何理解?

  陈:大环形可分解为几个组成部分。如青藏高原、新疆这一块是个圆形,南面一直在上升,看着很完整的,北边挤碎了,本身就像个阴阳两极的八卦图形。

  记:有花岗岩的地方就没有油气生成?

  陈:很难说。花岗岩体(基)下边有暗藏圆涌,有聚合条件时,花岗岩就可能储集油气。与花岗岩本身没关系。

  记:那我们怎么判断这个地下有没有“根”?

  陈:形状很圆,能量很大,大小没有关系,后期活动很明显。

  记:后期活动从卫星照片上能看出来吗?

  陈:可以。图像记录很灵敏,可以发现很微弱、细小的新活动迹象,在第四纪里有新的差异就可以察觉出来,能克服松散堆积的障碍,这对油气勘探和工程地质尤其有用。

  记:从遥感图上就能看出什么是结晶基底,什么是元古宙的、中新生代的?您是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判断的,我是看不出来的。

  陈:这个本领能练出来,道理很简单,基本结构就是我书里画的那些圆涌标志,推理也简单,掌握起来不困难,具备地质专业知识的人,有个三五十天就可以很专业了,可以处理较全面的岩性、构造问题。

  记:您认为在圆涌构造的边缘上富含矿藏,中间有没有?

  陈:有。中间是个洞,周围是圈,都是通道。

  记:从地下喷出来的什么都有,怎么判断是金银还是石油呢?

  陈:反应堆时间很长了,达到金银生成的温度就出金银,达到石油生成得温度就出石油。

  记:可是金子和石油成分并不一样。

  陈:温度高的时候可以融化金,温度低的时候就可以把有机分子集中起来。每个矿区情况不一样,时间长了可以找出规律来。长期在矿区的人了解这个情况,找金属矿的、找石油的都有一套办法。我的中心思想是这样,通道里的反应堆进行化学分解,分解后上来,基本上什么矿在什么地方都排列好了。这是一个贯通性理论,我把这个叫“反应釜”“黄金通道”“矿产圣诞树”系列,它们往往是多世代叠加的复杂结构,能够解释清楚。

  记:您原来是学地质学的,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

  陈:对。1953年矿产系毕业的。

  记:您是先在西北大学地质系读了半年,院系调整后到了北京的?

  陈:对。毕业后我又去了苏联,在莫斯科大学、全苏地理研究所、矿产所、列宁格勒几个单位学了两年,当时叫实习生,相当于在职研究生。在苏联,很多专家给我们讲课,别洛乌索夫给我讲过课。当时苏联条件非常好,我们去了两个人,他们就给我们配了一架直升飞机,我的纵贯宏观思维就是在飞机上练出来的,看卫星照片那是后来的事了。苏联的地质理论逻辑性很强,对我的影响很大。1957年,我从苏联回来时,带了两份很新的欧亚地质图,送了一幅给西北大学,讲了一次课,当时不叫遥感,叫航空地质,紧接着北京地质学院组织开了一个课,叫航空地质专业课。

  我们初步交流,有很多问题,仍有待深化探索,地质理论本身就很不成熟,科学理念很重要,从天地强动综合分析入手,按照纵横关联思维走,我想会是个好途径。天文、地球科学发展起来,事关数百万从业人员的研讨方向和社会效益,亿万人的资源、环境、安危和发展前程,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对有关理论有所发展。记:感谢您接收我们的采访,您的很多理念我们还得反复消化、思考。

  本刊记者:李寻、常明、商昭、闻迟

  顾问:崔永强 高级工程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