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传统 走进“海派”影馆匠人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影馆匠人,摄影艺术,人像摄影
  • 发布时间:2015-07-16 15:41

  照相馆人像摄影艺术形式,在历史的潮流下,犹如一个匆匆的过客,作为中国最早受到英美西风熏陶的地方,上海照相馆发展的历史,不但拥有着现代发展的历史要素,还带着特有的海派文化气息。而曾经的这些海派摄影艺术家们,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环境的改变,或创造出一片新天地,或怀揣技艺逐渐退出社会舞台。今天,我们便要听一听他们曾经的那些辉煌故事。

  故事背景

  时间上溯三十年,或许不会有人想到拍张照片会像现在这样的简便。那时候,去照相馆拍一张纪念照往往意味着一个家庭或者个人的重大纪念,确切地说,那是一种带着亲密意味的“仪式”。同时,照相馆不但承担着“影像留存”的功能,更在技术上带着神秘的专业地位和艺术上的指导功能。无论是结婚照还是全家福,或者是一张孩子的周岁照片,影楼承载的不但是个体的独特生命记忆,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一张右下角标注着照相馆名称的照片,被端正地拼在无数张相似的照片中,隆重地挂在外婆家的墙壁上,或者压在妈妈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更多的时候,它们可以作为非常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而照片背面的寄语和签名让人每每拿在手里都可以感觉到人情的温度。这种传统影像方式带给我们的记忆,是现在数码影像所无法达到的。

  而上海作为东西文化的交流要隘,在摄影上,不但更快地接受了西方的拍摄手法,也向友邻日本借鉴,形成了完整而具有独特风格的“海派”摄影。无论在技术还是在意识上,不能不说,上海始终占有着领头羊的位置。一方面,这与上海的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大背景无法分开,另一方面,上海照相行业的从业者的素质也直接决定了那个时代整个照相行业的水平和发展。

  吴兆华 【野光】不野审美超前

  无论是在摄影上敢于尝试「打野光」,还是在摄影理论上「共性与个性」的思考,又或者是自费去往日本学习,吴兆华都是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不但是一个摄影人对艺术的坚守,更是人生不断开拓的结果。

  吴兆华初印象

  第一眼看到吴兆华,觉得他不像印象中的上海人,相比沪上男人的风流倜傥,吴老师的眼神里却带着一种南方人少有的野性和刚毅,大概也是因为这一份“豁然大气”的相貌,让我们对这个在“照相馆”工作了几十年的摄影师充满了好奇。

  打“野光”的摄影师

  20世纪六十年代,吴兆华初出茅庐,原本以为摄影师就是扛着相机按按快门的他,却在照相馆做了十年助理,除了打光和摆姿势,他甚至连掌机的机会都没有。正是这种传统“学徒”式的严格训练,使他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但酷爱好莱坞电影的吴兆华发现,电影中的用光要比影楼拍摄时使用的灵活很多,便尝试着使用“硬打软辅”的方式拍摄,但是这种突破传统的用光方式并不能让照相馆的领导和自己的师父接受,他们说吴兆华拍照“打野光”。否定的声音并没有让吴兆华停住脚步,相反,顾客们很喜欢他的作品,很多人来指定找他拍照,称其作品放上三五年的时间再看,似乎会更好。市场规律的肯定让身处国营照相馆的吴兆华坚定了自己的“野路子”。同时,也奠定了他根据市场喜好确定摄影思路的经营理念。

  人民币不是换柯达纸

  在那个拘谨有余宽松不够的时代里,吴兆华的作品却总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他曾经试验过用十四盏灯的布光来拍摄一张肖像,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三十年前在照相馆拍照不像现在的摄影工作室,一口气拍几百张,可以一张一张地选,那时候,就是打好光,找好机位,一张就完成。吴兆华认为人的审美有两性,一个是共性一个是个性,共性是基础,但是个性虽然可能只占百分之二十,却是一个人认可你的关键。人物肖像的“美”要在肖与不肖之间。齐白石先生说过,如果太像,有媚俗之嫌,如果完全不像,又有欺世之嫌。摄影师要有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要兼顾顾客“拍得要比自己本人好看一点”的普遍心态,这也是吴兆华作为一个摄影师在市场和自我艺术实现上相结合的成功模式。

  追求自我超越与被超越

  三十年前意气风发的吴兆华除了敢于在拍照的时候“打野光”之外,还做了很多别人意想不到的尝试,比如用广角拍摄人像。同时,在后期全部靠暗房的时代,他就用“十字镜”加“星光镜”结合的方式来制造柔光效果。吴兆华没有满足于自己获得的荣誉止步不前,他一再地教导自己的学生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一定要避免“自由有余严谨不足”的毛病,苦练基本功,甚至和前来专门拜师求艺的年轻摄影师说:“如果你不能超越我,那么你就不要来和我学。”三十年,摄影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越,但是吴兆华作为老一辈摄影人并没有在新事物面前止步,相反,他常常说,如果不能在观念上与时俱进的话,面对残酷的市场,你就只能自己淘汰自己。如此态度严谨和头脑灵活的老爷子,在如今的摄影界中可不多见。

  30年后的今天

  对比吴兆华30年前和如今的摄影作品,你会发现,两者完全不像是同一个人拍摄出来的。如果不说近期作品是谁拍的,你一定会认为摄影师是个年轻人。就连观念摄影这样的手法,也被吴兆华老师用在了如今的人像拍摄中。

  吴明珠 照相馆的里的色彩魔术师

  她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摄影行业,她从事的手工着色技术曾在照相馆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曾经凭借手工着色作品获得全国摄影大赛二等奖,但随着彩色胶片的流行,手工着色技术却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吴明珠初印象

  吴明珠的通身气派体现着那个年代上海女人对自己容装上的严格要求,皮肤紧致细腻得让年轻人也会嫉妒,最重要的是,鬓发根根分明,纹丝不乱。在这个清爽又和蔼的“阿姨”手下,无数的黑白照片焕发出了别样的美丽。

  机缘似在偶然间

  1963年,还是初中生的吴明珠去淮海路的百乐照相馆拍毕业照,看见学姐在那里实习,吴明珠觉得学习照相技术应该很有趣,于是也报考商业学校的摄影班。三年学成,1966年,吴敏珠从商业学校摄影班毕业,去了中国照相馆,跟着陈秉勤学习着色。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因素让手工着色这个领域多了一位国宝级的大师,而说到为什么摄影、着色、暗房、整修底片样样都学了,却选择着色,吴老师十分坦率:“我想想拍摄的话还要打灯,那时候的相机很大还要搬来搬去,暗房一天到晚不见天日,还要跟药水打交道,蛮苦的,整修太枯燥,我就选择了着色。不过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色彩。”

  着色巨幅毛主席像

  吴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手工着色工作是在上海展览馆里,给巨幅的毛主席像上色,黑白照片被放大到好几米,上色要好几个手工着色师一起站在脚手架上完成,当时担任这个任务的都是上海照相馆行业的精英,那段时间的锻炼和交流,使吴明珠的手工着色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组织上又把她借调到北京,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为部队制作巨幅的毛主席像,依旧是每天很少时间的休息,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地工作,既危险又辛苦,但是同时,吴明珠的手艺得到了更多的锤炼,在行业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用颜料变魔术

  手工着色技术是在彩色胶片出现之前的一门特殊的手艺,很多顾客都不喜欢黑白照片,但是当时彩色照片还没有大规模的流行,于是手工着色技术就大面积的流传开来,但是照相馆师傅的手艺却是良莠不齐的,着色差的,颜色生硬滑稽,可是吴明珠的照片着色技术却是出神入化,不但保留了黑白照片原来的色彩光泽,还能在上色的同时体现出皮肤和衣料的质感。吴老师一边动手演示,一边给我们讲解:“我从嘴巴开始,先上水彩搽口红,接下来用棉花蘸一点点调色油将整个照片涂一遍,再用清爽棉花再涂一遍,随后,着人物背景、衣服,最后是面孔和眼睛。”吴老师看起来驾轻就熟,但是这“会者不难”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的刻苦与付出。

  从兴盛到没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张16吋的照片着色费是9.99元,而那个时候,拍一套结婚照也就30多元,一个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是四十几块,可见,这门手艺在三十年前是有多么吃香。但是当时光的脚步踏进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120彩色胶片的逐渐普及,着色工艺慢慢消失,曾以着色照片获得过全国人像摄影二等奖的吴明珠和她的很多同事都转岗到了其他的部门。同时,跟她学着色的学生们有的做了营业员,有的做了销售,还有的做彩色放印和彩扩。一门难得的手艺随着胶片技术的进步也走到了自己的黄昏。谈到手艺的传承,吴老师还是难免在语气中透出无奈,她说如果手工着色技术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该有多好。

  30年后的今天

  2014上海国际摄影节暨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上,吴明珠老师作为高级着色技师代表,现场为大家展示了手工着色的技术。

  文:常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