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遵义海龙囤:中国土司城堡的700年沧桑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遵义,海龙囤,土司城堡
  • 发布时间:2015-07-20 07:31

  位于今天贵州遵义市郊的巨型军事城堡海龙囤,是一段历史传奇活生生的见证。7月4日,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海龙囤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申遗”成功(另两处为湖南永顺彭氏老司城遗址和湖北咸丰唐崖覃氏土司城址)。这是中国申报成功的第48处世界遗产,也是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西南土司文化重要的实物遗存

  所谓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乃元朝效仿唐代的“羁縻之制”,用于受封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的产物。在土司的统治下,土地和人民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制度更是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透过海龙囤斑驳的古墙、关隘、前朝后寝的宏大建筑,土司的权势、与王朝错综复杂、微妙的关系可见一斑,它为研究土司制度提供了完整有力的样本。

  海龙囤遗址是中国西南目前所知的规模最大、规格较高、保存较为完整、延续时间较长的羁縻?土司制度的实物遗存,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制度由唐宋时期的羁縻之治到元明时期土司制度再到明代开始的“改土归流”的完整变迁,它的发掘让土司制度研究领域有了可感知和触摸的对象,配以文献记载,可以形成对土司制度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播州杨氏另一个声明赫赫的“杨家将”

  大部分中国人对《杨家将》耳闻能详,杨家将在沙场上的叱咤风云、对王朝的肝胆忠烈也一直被人们所传颂,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另一个杨家将的存在。播州杨氏本身也是一个声名赫赫的家族,据史书记载,自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杨端入主播州,至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定播州之乱,杨氏土司共传29代、历725年,是中国历史上延续世代最久远的土司家族之一。极盛时,播州杨氏辖区南北横跨两千余里,除今天遵义市全境,还包括黔东、黔东南、贵阳、铜仁和重庆的部分地区。

  海龙囤,正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杨家世守这片土地长达700多年,其传袭之久远,几乎胜过任何一个中原王朝。要知道,包括西周、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朝也只共计存在790年,排名第二的汉朝仅统治420多年。

  雄踞龙岩山主峰,囤上共有内外二城

  海龙囤土司遗址位于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距遵义市主城区20公里,遗址区面积含遗产区和缓冲区共12.9平方公里,城堡主体雄踞于巍峨的大娄山脉东支龙岩山主峰,海拔1324米,山高近400米,四面陡峭,山后一线窄径是唯一通道,山下湘水环流,群峰簇拥,壁垒森严。

  囤上共有内外二城。据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介绍,海龙囤城墙所用石头最重的有3吨,两吨的俯拾皆是,如何搬运这些巨石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通过考察,考古队最终发现了建筑材料的来源,同时也发现了明代的砖窑。考古队的另一大成就是,厘清了“新王宫”的格局、年代和性质,“新王宫”近2万平方米,其中交通、排水等设施完备,大门、仪门、大堂、东厢、西厢等清晰可现。“前殿后寝”的布局没有脱离中原王宫的格局,但又有土司自己的特点,很是特别。

  在内部,考古队发现了骨头制作的秤杆、切割过的鹿角,以及礌石、铠甲、刀、锁等武器,还有14000多片青花瓷碎片。考古工作人员分别对青花瓷碎片进行了编号,拼合。李飞介绍,部分拼合的碗、碟底下显示出“大明万历年制”、“大明嘉靖年制”等的字样,复合的碟、盘、碗上有“八仙过海”图案。“考证发现,这些陶瓷很多来自千里之外的景德镇,为朝廷所赐,这表明中央王朝曾与土司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海龙囤预计国庆开放目前正在完善设施

  海龙囤最精彩的部分在上山之后行约二三十分钟,到达天梯,这里跟飞龙关、飞凤关连成一体,地势极其险恶,攀爬时要卜分小心。尤其是天梯,都是高达50厘米的石阶,且都是角度达45度的斜面,一边有小径可上。走过天梯之后是一条凹凸不平的石道,由于山泉自上而下流淌,路面湿滑,有的地方还长满青苔,非常容易滑跌。行至飞龙关,可看见关口三个大字,是杨应龙手书。旁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号为杀人谷,是杨应龙处决犯人杀生抛尸之处,险绝阴森。一直行至朝天关,这一块的遗迹主要是石砌关隘,如果赶上戏剧化的天气,则可以幸运地拍摄到非常有特点的历史人文照片,风云莫测,厚重苍凉。继续顺着石头路往上,分布有古战场、大小敌楼和断壁残垣,沿山势延绵十里,全部走完至少需要半天时间。

  海龙囤申遗成功,不少对土司历史文化有兴趣的人都想到海龙屯一游,想看看这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司遗址上到底有些啥。记者从海龙屯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海龙屯还在进行相关的文本保护及旅游设施建设,暂时不向公众开放。设施建设工程预计9月完工,正式开放时间为10月1日,相关事宜游客可拨打海龙屯管理局服务热线28955565咨询。

  延伸阅读:

  思南、思州田氏土司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早期的土司官是中央王朝委派的,如思南和思州的田氏土司,其先祖于隋炀帝二年,远赴西南,从中原陕西来到贵州,为中央平息叛乱,从此世代世袭。在乌江流域黔中地区所建的土司政权,田姓土司一直延续到明永乐年间。思南、思州田氏土司是黔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土司之一,世袭千年,领地幅员辽阔,史学素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称誉。“思播田杨”,其意思为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杨氏土司的天下。岑巩县的木召庄园遗址是元朝至明朝早期思州田氏土司的政治中心。木召庄园遗址(又称木召古城遗址)位于岑巩县大有乡木召村,庄园长285米,宽120米,占地面积34700平方米,以文物群落,风光优美而著名。

  水西安氏土司

  水西土司,为水西土司贵州宣慰司的俗称。明朝贵州族土官管辖的行政区之一。初隶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改属贵州。水西族的远祖源于古代西北氐、羌族的一支,辗转入今贵州境蜀汉时,因其首领火济(或作济火,名妥阿则)助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为“罗甸国王”。以后与历代封建中央王朝保持联系,唐宋时期被称为“罗施鬼国”或“罗氏鬼国”。辖境以今贵州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为界分为水东、水西、治所在今大方县城,遂有“水西”之名。元改水西为亦西不薛总管府,以水西首领阿察为总管,开始建立了土司制度。其后人世袭宣抚使职位,成为黔西北以至黔中一带的最高土官。自霭翠(水西彝族第六十六代君长)以后,水西君长开始采用汉姓——安,实行彝、汉双姓名制,所以又称水西安氏。关于水西土司则窝则溪遗址的所在地,在l990年出版的《黔西县志》第607页载:“黔西县西溪乡境内的新水村”。古地名“则窝箐”,离县域22公里,离林泉区驻地2公里,尚存明代水西则窝则溪治所遗址。

  水东宋氏土司

  水东宋氏土司,是古代贵州安、宋、田、杨四大土司之一。因为长期统治今鸭池河以东贵阳地区及黔南州龙里、贵定、惠水等地而得名,由于其衙署长期在洪边寨(今乌当区新添寨镇),又名洪边宋氏。水东宋氏从隋末兴起,到明末革除,在统治水东地区千余年间,对贵州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水东宋氏统治以贵阳为中心的水东地区千余年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历经变乱后,现存已发现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有开阳马头寨,乌当宋氏别业(宋钦墓)、宋斌墓和墓志铭,开阳宋阿重墓和宋万化墓,龙里小谷龙长官司遗址和宋万慰墓,以及修文久长宋德茂墓和花溪区高坡摩崖等。

  文|本报记者 杨雨殊 图|多彩贵州网 赵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