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后撤 国产品牌向前进

  • 来源:新报
  • 关键字:微软,诺基亚,三星,苹果
  • 发布时间:2015-07-24 13:41

  日前,微软方面对诺基亚手机部门裁员7800人,宣告微软手机业务未老先衰。不过,这对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国内手机厂商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尽管微软在智能手机领域份额并不高,但其提前退场在一定程度上将减轻国内手机厂商进军海外市场的压力。

  业内指出,国产智能手机的问题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大而不强”,想要推进海外市场还有很多内功要做。

  微软裁员,重组诺基亚

  日前,微软宣布将对公司手机硬件业务部门进行重组以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微软还宣布最多将裁员7800人,在芬兰裁减2300个职位。这一次,微软与诺基亚的“爱情”或许真得走到了尽头。

  前几轮的重组、更名等系列举措,终究未能让诺基亚手机在微软手中活出“第二世”。

  此次微软再度宣布对手机硬件业务进行重组,预计最多裁员7800人,同时对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获得的资产进行约76亿美元的减值,并计入7.5亿-8.5亿美元的重组费用。这也就意味着收购诺基亚后,微软至少亏损超过80亿美元。

  据了解,在这一轮裁员中,原诺基亚大本营芬兰成为重灾区,当初随诺基亚加入微软的2.5万人中,将有超过2万人被裁掉。业内人士指出,微软再次大规模裁员不仅宣告微软手机失败,同时也传递出微软将短期放弃大力发展智能手机的念头。

  相比微软的资产减值、裁员、关闭工厂等后退策略不同,国内手机厂商则是不断前进。就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国内手机厂商再度频繁发布手机新品,华为、魅族在同一天里各自发布智能手机新品,乐视正式发布了其最高端手机系列乐Max。前不久,中兴旗下努比亚手机还将新产品的首发仪式放到了国外。

  此外,在印度打开市场的小米,正在积极谋划巴西市场,而VIVO、OPPO等厂商,也在布局东南亚市场。

  国内厂商,缺乏竞争力

  国内手机厂商想要进一步发展,也到了必须走出国门的关键期。据了解,就在2015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六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而IDC数据也显示,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在全球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9%下滑到25%。

  对于手机出货量的下滑,通信行业资深专家刘启诚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智能手机用户趋于饱和,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估计超过90%。

  从去年开始,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就已经呈现出下滑趋势。工信部电信研究院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四季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8%,为3.89亿,智能手机占整体手机出货量的比例达到86%。

  但对国内手机厂商来说,想要走出国门却并不轻松。在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前十中,除了苹果、三星外,剩下的8家均为中国手机厂商,如果从手机出货量方面来看,中国智能手机毫无疑问是一家独大的。但如果按照利润来说,智能手机的绝大多数利润却都被外资企业所掌控。

  业内认为,导致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智能手机“大而不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可以说就是一个组装工厂,像手机操作系统、芯片、屏幕、摄像头、闪存等核心技术方面,中国智能手机一个都不占,全是采用国外厂商生产的产品。

  自身短板,须快速弥补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欲大举进军海外市场的国内手机厂商来说,更大的问题则在于手机专利。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以高通公司违反中国反垄断法为依据,开出了60.88亿元的天价罚单。原因正是高通凭借自家行业支配地位,一面向手机企业收取不菲的专利授权费;另一面还要求免费使用这些手机企业的专利,并建立类似的联盟,禁止使用自身产品的手机厂商之间进行专利攻击。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壮大,除背靠中国市场外,与高通的这种策略也不无关系。然而到了海外市场,专利将会成为悬在中国手机厂商头上的一把利剑。利用专利授权不仅能够收取专利费,零成本增长自身收入,同时提高对手的手机成本,变相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此外,在某些时候通过掌控的专利还能够直接限制对手产品销售。

  不管是专利授权还是禁止对方产品销售,在之前苹果与三星的数轮专利战中,双方均使用了上述策略,此前小米在印度便也因为专利遭遇过销售叫停,专利的利害关系可见一斑。中国手机厂商,只有华为、中兴,外加上收购摩托罗拉的联想,会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其他的手机厂商所谓的专利,往往都是集中在外观设计等领域,在技术层面则近乎毫无积累。

  面对专利的压迫,国内厂商别无二法,必须花费时间、资金投入,弥补自身专利短板,以立足国际市场。

  文丨本报记者 洪英杰 图丨本报记者 谭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