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成万地派遣留学生”

  • 来源:留学生
  • 关键字:邓小平,美国,李彦宏
  • 发布时间:2015-07-24 15:43

  改革开放完美“升级”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归国留学人员和欧美同学会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曾经留学法国的邓小平,多次对广大留学归国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深情嘱托。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在对派遣留学生的问题上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吹响了青年学生走向世界的号角,拉开了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迎来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留学大潮。中国留学史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正值大好形势下,创办于1920年的《欧美同学会丛刊》进行了一次完美“升级”——全新刊物《欧美同学会会刊》于1987年5月创刊,邓小平亲笔为刊物题写了刊名。由此可见,他对这本刊物的重视程度,并对这本刊物寄托了无限期望。

  虽然叫《欧美同学会会刊》,却是全国公开发行,当时为季刊,主要以“联络感情,交换知识”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本刊专稿、报国计划专栏、会务活动、学人论坛、留学指南、留学史话、他山之石、学人随笔等。一位当时负责人回忆说,他们曾为《欧美同学会会刊》的封面、封底怎样才能符合读者口味,而在广大会员中征集美术家作品,曾采用过刘开渠、吴作人、王临乙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这样不仅为会刊增色不少,还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那时

  教育部于1978年7月11日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的数量的报告》,同年12月26日,改革开放后的首批访问学者起程赴美,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1979年初,邓小平率团访问美国,在与美国总统卡特所签的协议中,将中美关于派遣留学生的口头谅解作为正式协议加以签署,从而载入史册。此后,中国政府和民间教育代表团纷纷出访日本、加拿大等国,同时也接待了各国访华代表团,商谈互派留学生事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和执行计划。随之,赴英、日、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留学生陆续踏上求学征程,掀起了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

  41岁的龚祖埙来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进修分子病毒学;43岁的钟南山到达英国进修医学;林毅夫远渡重洋,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农业经济;陈章良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攻读研究生……

  改革开放初期,外派留学生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这主要是考虑到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家需要。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始有更多的留学生选择经济学、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专业。而从最近几年的留学大潮中可以看到,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趋多元化,专业也更细化。

  自费出国留学政策在1981年放开。

  国家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开始允许自由地自费出国留学。早期向中国自费留学生开放的包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当时美国与中国正是“蜜月期”,申请美国的院校和奖学金比较容易。

  当时,全国每年差不多有一万人选择去澳大利亚留学。但那个时期的留学生是比较盲目的,很多人凑齐了第一个学期的学费就匆匆出国,以致下了飞机以后口袋已经空了,必须马上去找工作。

  在这个时期,留学人员的民间组织“欧美同学会”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1988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为留学回国人员的回国工作提供双向选择服务,为留学人员提供咨询、办理出国手续等。

  出国留学信息通过收音机、报纸等媒体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出国留学梦想在众多高校学子、科研人员心中生根发芽。然而,公派为主的留学形式决定了只有少数人才能走出国门,更多的人转向自费留学。

  1989年前后,公派留学人员滞留不归的现象日趋严重。西方某些国家趁机截留和掠夺我国的在外人才。国家及时调整出国留学工作,在继续贯彻“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的同时,调整结构,坚持选拔条件,精选精派。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纷纷向中国学生关闭了留学的大门。

  1992年,邓小平视察珠海留学人员高科技企业时说,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希望他们都回来:“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同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由国家教委起草的《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支持留学”的意见。1993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被写进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

  其后,教育部先后设立“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奖”、“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春晖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等。同时,人事部的“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也都在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为中国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1年,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强调“在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同时,吸引他们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

  2007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朱清时:1979年留学美国,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送出的最早的公派留学生之一,1982年回国

  1978年的一天,朱清时正在实验室里工作,电话铃响了,通知他参加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这也意味着他将有可能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中的一员。炎热的夏天,朱清时和同学们一边一遍又一遍地听录音,练发音,一边想象着美国的景象。

  在许多不眠之夜之后,朱清时终于坐上了飞往大洋彼岸的飞机。但朱清时说,初到美国,眼前的景象让他和所有同学目瞪口呆:路上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大厦高耸入云,周围人都讲着听不懂的英语———突击了半年英语的朱清时,此时仍然只能当个哑巴。

  初到美国的艰苦是可以想象的。“偌大一个华盛顿市,我全靠两条腿到处走。”朱清时谈起来仍然觉得好笑。“中午宁可饿一顿或花一个多小时走回使馆吃免费饭,也不肯花钱买点东西充饥,更不愿出5角钱坐一次地铁。宁可花一两个小时一件件用手洗衣服,也不肯花几角钱用一次宿舍的洗衣机。”为了省钱,他还专门买美国人不要的净肥肉吃。很久以后,他这种穷怕了的心理才慢慢转变过来,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健康远比省下的那点钱重要。

  最初一起去进修的中国留学生很“抱团”:吃、住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这样的生活虽然很有安全感,但慢慢地朱清时意识到,这样不行,还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并没有真正接触美国社会。于是,他成了第一个从宿舍里走出去的留学生。

  在美国教授家寄宿的日子,朱清时开始真正走进美国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他的语言、观念获得了飞速的进步。

  更大的困难还是在学习中遇到的。“差距实在太大了,那时国内甚至连好一点的插座都很少见,更不要说先进的设备了。”

  第一年朱清时在圣巴巴拉加州大学从事激光激发荧光光谱研究。实验室的设备多数没见过,连用途都不甚了解,更无法下手使用。设备说明书装了一柜子。要看一遍至少也得大半年。相关参考文献更像天书般难懂。还有口语不流利,不能进行较深入的讨论。“原以为出国是进天堂,却不料来到地狱之门。”朱清时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

  每周的小组讨论会是朱清时和一起去的中国留学生们最难受的时候,讨论的问题听不懂,自己更无话可说。那种尴尬的局面每天都在刺痛着他的心,朱清时的信心一度动摇,“当时想先学基础课,然后再作科研。可走完这条常规的路,至少要一年的时间。”几番思想斗争后,朱清时决定:正视现实,赶上去!

  当别的学生游玩、休息时,朱清时穿梭于实验室和图书馆之间。“当时真的很厌恨这种枯燥的生活:没有乐趣,没有假期。”朱清时说。然而,终于有一天,他看到记录仪画出自己期待已久的曲线!

  朱清时与合作者一同得出的研究成果,帮助美国宇航局和法国的科学家们确定了在星际空间中存在着氢氧化钙自由基。一年后朱清时转到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半导体激光光谱、红外多光子离解和富利叶变换光谱研究,科研越做越顺手。“美国学生通常要干一年的工作,他几周内就能做完。”在一次学术会上,朱清时的老师向与会者介绍朱清时说。“这句话给我的自尊心带来极大的快乐,补偿了第一年生活中的全部苦恼。”

  在麻省工作的一年里,朱清时发表了涉及当时分子光谱学几个前沿问题的论文。1981年6月,第36届国际分子光谱学讨论会举行,朱清时成为一个会场的主席。“站在主席的位置上,我想着我是在代表中国。”1982年初,朱清时从美国回到了西宁。

  多年后,他还在为他当时所做的决定感到庆幸。“留学改变了我一生,让我的眼界开阔,看到了巨大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这段岁月磨练了我不服输的意志。”

  李彦宏:30岁时就在美国硅谷实现了美国梦,随后回国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

  李彦宏30岁时就在美国硅谷实现了美国梦,随后回国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并创造了中国企业史上的新神话,这一切都给这位年轻的海归增添了神圣光环。毫无异议,李彦宏和百度的创业故事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经典案例,而这位年轻的技术派代表也成为新一代创业者们争相效仿的标杆。

  1988年,在李彦宏三姐从北大化学系出国后,李彦宏很快就将目标锁定在出国。“我没有远大理想,许多人小时候想当科学家,我没想过,但我每个阶段目标都很明确:初中考高中,我一定要考上省重点阳泉一中,否则考大学就没太大希望;高考,我一定上北大;进了北大,我一心想出国。”

  当时,李彦宏托福考了600多分,向美国20多个学校寄出了材料,但美国很少有大学开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直到1991年毕业,李彦宏才拿到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由于这个录取没有奖学金资助,李彦宏因移民倾向被拒签。

  1991年秋天,李彦宏终于等到了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计算机专业,有奖学金,李彦宏捏着通知书没敢高兴太早,他又去签证,这次终于过了。

  留学读研期间。偶然间,导师一句话,“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有未来”,这时候,1992年,互联网在美国还没开始普及,但李彦宏已经开始行动——从专攻计算机转回来,开始钻研信息检索技术,并从此认准了搜索。

  然后李彦宏放弃攻读博士学位,进入华尔街,开始做金融信息检索技术。在这里,李彦宏看到,“一个有知识的人如何利用知识发财致富,在泡时间读硕士博士当教授之外,另有一条明亮的成功途径”。

  接下来,李彦宏意识到华尔街最有前途的是金融家而不是计算机天才,而自己热爱和长处只在计算机,于是,他来到硅谷当时最成功的搜索技术公司Infoseek。在Infoseek,李彦宏见识了一个每天支持上千万流量的大型工业界信息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并写成了第二代搜索引擎程序。

  当时雅虎搜索引擎小组的负责人吴炯回忆道:“那个时候,雅虎公司并不认为搜索非常重要,但是,李彦宏不同。他看上去非常的有决心和信心,并且一直坚持了下去。我非常佩服他现在所成就的一切。”正是依靠自己对于搜索的执着和激情,李彦宏顺利拿到了风险投资,并让百度成为了Google之外的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公司。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