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偶像进化史

  • 来源:凤凰生活
  • 关键字:偶像进化史
  • 发布时间:2010-08-11 17:04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表征,而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人往往会成为该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时代偶像。

  不久前,《美国时代》周刊发布的“2010年时代最具影响力人物百人榜”中韩寒榜上有名,韩寒的入选标志着时代偶像的多元化进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春秋时有孔子、老子;战国时有庄子、屈原;汉代有司马迁;魏晋有曹操;唐代有李白;宋代有苏轼;民国有鲁迅,建国初期有毛主席、铁人王进喜、雷锋,上世纪80年代有邓丽君、费翔、罗大佑;90年代有小虎队、四大天王;本世纪有韩寒、易中天、姚明、李宇春等。

  如果细数70后和80后这两代人心中的偶像,就会发现偶像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历史的进步,没有人能够阻挡其步伐。

  文艺偶像主宰80年代

  上世纪的80年代可以说是偶像观变迁的一个分水岭。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传统的社会道德楷模还是社会上最为炙手可热、尽人皆知的偶像。

  80年代之后到9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变化和新事物增多,人们心中的偶像有了变化,文艺偶像横空出世。“邓丽君”,“小虎队”与“四大天王”成了一代人的青葱记忆。

  中国的偶像经历了从政治化走向平民化,从严肃性转向娱乐性,从道德型变为商业型的变迁。

  泛偶像时代莅临新世纪

  到了新世纪,造星运动蓬勃发展,不论是超女还是网络明星,不论是体育明星还是财富精英,偶像不再让人“高山仰止”,不但趋向于多元化,更趋向于平民化。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各种“星星”逐渐成了偶像的主流,且带着明显的商业烙印。歌星、影星、体育明星、选秀新星、新锐作家、明星学者、商界精英等等,都因其存在的商业潜力,而被挖掘成为偶像。“偶像”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宽泛:除了传统学习型的偶像,还有了爱慕型的偶像。消费型、娱乐型的偶像也已经慢慢成为了主力。

  这时代偶像代表特征是追求独立与个性,崇拜成功,在强调精神的同时又乐于享受物质。

  偶像的民间制造

  纵观75后、80后、85后偶像观的变迁,人们不难发现,偶像也经历了从严肃性到娱乐性,从道德型变为商业型的变迁。如今的偶像,官方树立变得不易,民间制造则显得亲切,在现今的互连网时代,偶像完全可以通过自助方式冉冉升起。

  韩寒启示录

  当韩寒与奥巴马、比尔盖茨等一道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在“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百万票选中获得了排行榜中的票选第二名,并最终在“艺术家和娱乐界人士”的总排名中名列第24位,成为排名最高的中国文化人物。

  韩寒以“艺术家与娱乐界人士”的身份成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候选者,有人觉得他的入选当之无愧,也有人对此表示可悲可叹。

  这就是新时代的偶像所面临的尴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铁人王进喜”、“掏粪工时传祥”、“好书记焦裕禄”等不同,如今,偶像在被一些人崇拜和追捧的同时,又在被另一些人嘲笑和打压着。

  有人说,韩寒无所顾忌的性格、同时作为职业赛车手和畅销书作者的风光以及俊朗的外表,这些都是作为青少年偶像的绝好条件。偶像说什么都是对的,偶像出了书当然要买,不管写的是什么。

  陈丹青说:我很高兴看到新一辈的上海人,我很愿意听他讲话,这样我能学到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

  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说:他代表着80后的堕落,即,你只要让我快活,我就不动摇你。青年的躁动不安的多余精力,都被消解到消费主义的狂飙之中。

  陆天明说:相对于郭敬明,韩寒是一个诚实的劳动者。但是我必须说明,我并不完全赞同他对我们当代社会所有的观点。

  所以,在韩寒的成名史中,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少年成名的80后,他也是在骂声中成长为偶像,那就是郭敬明。除了韩寒,80后族群中涌现出的偶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体育界名人刘翔、互联网精英李想、少女作家蒋方舟等人。

  他,是整整一代人青春与梦想的标签。他,用二十年的时间,从偶像歌手到电视红人,再到电影新宠,用态度向世人证明,一个偶像通过自我蜕变,完全可以红二十年,甚至不止二十年。

  苏有朋

  偶像蜕变二十年

  他正值男人的黄金年华,他开始蓄胡须,将皮肤晒成古铜色,笑起来眼角有浅显的细纹,曾经的青涩少年被时间改变,但那萌动的青春情怀却愈久弥坚。

  是的,他不再是那个曾经青涩、稚嫩的“乖乖虎”,不再是二十年前那个清新的白衣少年,但在眉目里露出的神态仍然是温暖干净的。

  当作为看客的我们不再年少,长存心底的那个白衣少年却仍能唤起我们心里最初的那份感动,这,就是一个偶像的魅力。

  叛逆是我骨子里的气质

  每个演员的终极梦想都是在大银幕上展现自己的风采,苏有朋同样也有这样的渴望。

  15岁,在心智尚未健全的年纪就提前到达人生的巅峰,体验了极昼的辉煌,谁能想像,他是在没有能力承担的年纪背负起最沉重的压力。他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是为了以自己为榜样的人们,绝不能让他们失望的信念让他创造了奇迹。

  郭蔷:有朋你好,感谢你百忙之中接受本刊的专访,你是否知道,“小虎队”对中国大陆很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苏有朋:可能是一些和我们一起长大的伙伴相同的青春梦想吧。

  郭蔷:作为80年代红极一时的偶像团体成员,当时三个少年几乎是红遍亚洲,那时你多大?成为青春偶像,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作为大众的榜样(偶像),压力大吗?

  苏有朋:15岁出道,没想过有多大的压力,只是感觉很好玩,直到大学。15岁时,还分不清梦境和现实。

  郭蔷:成为青春偶像,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苏有朋:得到的是掌声和名气,失去的是自由,没有私生活,一切都不太方便,大家看你的眼光也不一样,他们跟你交朋友的动机也各异。

  郭蔷:少年成名,该得到的物质和名誉你都有了,面对成长,对你来说算是有难关的吗?

  苏有朋:有些值不值得不是可以从理智上去分析的。虽然会说,我也得到很多,但事实你失去的就是永远失去了。万一有一天,我真的扛不住,情绪崩溃了,就真的一切都没有了。这个没法衡量,不可以靠天平去衡量多与少,少了就是少了。

  郭蔷:乖乖虎在青春期也会叛逆吧?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叛逆?

  苏有朋:其实我一直都相当叛逆,因为我没有办法活在原地。我没法处在一个状态里很久。我喜欢颠覆和推翻,但也没什么耐性。

  所谓的乖乖虎截取的是我学业的部份,因为我当时念的是台湾最好的高中,于是被树立成一个榜样,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大学念了三年,想转系没有转成,于是休学。那是个很大的风波,因为之前‘乖乖虎’的形象太神化了,个个都觉得我不该做超出常理的事,我有了瑕疵,很多人受不了。

  其实我一直挺拗的,就算谈不上叛逆,也绝对不是一个很乖的小孩。但是我一直说一直说就是没人信,所以我就干脆演一个白小年,彻底颠覆‘乖乖虎’的形象——大家不是不信我叛逆吗? 但最终我做了。

  郭蔷:偶像歌手到偶像剧明星,再转变为实力明星,在《风声》中你颠覆了苏有朋以往的阳光形象,将一个司令宠爱的戏子演绎得淋漓尽致。冯小刚导演曾特别夸奖过你演的这个角色,当时你是怎么接到这个角色的?这个角色可以算做你转型的开始吗?

  苏有朋:最初拿到《绝密》剧本时,感觉故事很抓人,考虑了一下就接了,我不在乎形象只在乎角色。

  完美主义的处女座

  苏有朋说自己“饱含处女座的完美主义,为此很纠结——成就和辛苦都来自于此,在演艺圈中经历过高高低低的阶段,“现在更加随遇而安,更超然”。以前拘泥于看结果,慢慢学会了在乎过程。 “一切看开,看淡,一切随缘”。

  郭蔷:90年代之后的偶像们,基本上这边厢接受着“粉丝们”的崇拜和追捧,另一边厢也承受着“偶黑们”的嘲笑或羞辱。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苏有朋:大多新出道的人可能都要承受更多的看法吧!毕竟这条路并不平坦。既然选择走这条路就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郭蔷:留胡须,成熟,深沉,这些是这些年大家对你的新印象,为什么要做这些改变?

  苏有朋:人生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该做这个年龄要做的事情吧。我不太喜欢停滞不前。就像演戏,如果关注我的话,可能也会发现,从《热爱》中的精神病人苏明涛,到《风声》中的白小年,再到这个偏执狂,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多面性,也想尝试新的角色,这样演戏才有意思。

  郭蔷:经常参加时尚PRATY,你觉得一个时尚的男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你现在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

  苏有朋:优雅,在城市这个钢筋森林里要做到真正的从容优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本来想一人分饰两角,做艺人,做生活里的人,但是为工作付出了全部。

  郭蔷:江湖中传言你是星座大师,你简单的分析一下自己的星座可以吗?我想粉丝们肯定爱这个。

  苏有朋:总体上来说,我是个不想停滞的人吧,随心情去做事!至于其他的,不太好总结,可能要区分对待不同的事情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

  郭蔷:听说你对佛学有着较深的领悟,你本人也一直热衷于慈善工作,今年有什么计划吗?

  苏有朋:上半年参加“母亲水窖-润泽十年”宣传活动并担当“公益大使”,3月和周迅一起去肯尼亚参加“明月行动 走进非洲”环保公益活动;还担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小包裹 大爱心”项目的公益大使,并捐助十万元善款投入到项目中。

  郭蔷:最近有新片在拍吗?将有什么新的形象呈现给观众?

  苏有朋:正在拍摄《密室之不可告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豪华旅行团遇到了离奇的失踪事件。我饰演一名失败的小说家。这个小说家虽然失败,但却有很大的潜力,很多人都想认识他。这个角色很特别,在某些地方有点偏执,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有些地方有点像柯南。

  郭蔷:谢谢有朋,很希望你的新作品,希望你是影视圈中永远的长春树,永远的偶像。

  苏有朋:谢谢你,谢谢《凤凰生活》杂志。

  张靓颖:

  我是偶像时代的异类

  2005年8月26日晚,“超级女声”落下了帷幕,张靓颖——一个在全民注视下的无冕冠军,获得全国第3名的成绩,在短信投票上以两票之差输给了亚军。

  通过节目选秀,张靓颖“海豚公主”之名为人熟悉。在选秀节目泛滥的时代,作为选秀出身的她来说,也曾饱受了人们的非议,但有一点,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选秀出身的女孩儿,凭的还是实力,她的唱功在选秀明星中也应该属一属二,也正因为如此,让她显得有些曲高和寡。

  2006年底张靓颖独自飞往伦敦,在世界流行音乐之都去游学。她每天早上坚持跑步,在伦敦的街区,一个东方女孩跑得很从容。

  2007年,游学归来的张靓影以最快的速度录制了唱片,而且被世界顶尖级录音师认为是最好的录音歌手。与此同时,张靓影的歌声传遍了世界各地。美国《时代周刊》也刊登了张靓影的专访甚至著名的美国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也采访了张靓颖。

  做灵魂歌者,永不媚俗

  与音乐相比,张靓颖的时尚造诣,并不出类拔萃。但凡亮相于公众,衣着打扮总是不能尽如人意。不过对于恶评,她倒是显得泰然自若,在她身上,品位竟也是骨子里的一种坚持,成了娱乐圈中独特的风景线。

  郭蔷:爱音乐有遗传这方面的因素吗?

  张靓颖:我爸就是爱唱歌,大概,有遗传方面的因素吧,从小我就喜欢唱歌,曾经和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听walkman,我跟着音乐低声地唱,然后越来越投入也越唱越大声,老师当然忍不住骂我,可见我可以因为音乐而忘我。

  郭蔷:当年参加超女比赛的初衷是?

  张靓颖:如果每天的生活都做同一样事情,这样感觉会很单调、无聊,那么我便自己找开心。参加比赛便是找开心的方法。我爱唱歌,可以在台上随意的唱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还不够开心吗?而且,比赛赢了可以得到很多奖品,我家里的电视柜和很多电器,都是从歌唱比赛赢回来的,还有免费旅游的机会。

  郭蔷:当偶像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张靓颖:好处是可以唱歌,但附带一些我不喜欢的部分,像拍照和化妆,我不喜欢别人一直看着我,参加《超级女声》时我被说得最多的是不看镜头,因为我看哪里都有人。现在还是讨厌拍照,但会告诉自己可以唱喜欢的歌便好,所以我会尽快把这工作完成!

  我不给自己设限,我的音乐有无限可能

  有乐评人对张靓颖新专辑《我相信》的评价是——她终于意识到是该放下架子的时候了。作为一个流行歌手,亲民才是关键。

  郭蔷:很多人说你清高,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靓颖:我是个注重感觉的人,我是个认真的人。说话直接,我不希望别人认为我不好接近,但我无法左右别人的看法。以前我唱较多的慢歌,观众看到的是台上的我,觉得我很安静,但那只是我的一部分,其实我还有另外一面,台下的我也很活泼,我想用《我相信》这专辑表现这一面。

  郭蔷:现在的偶像不比从前的小虎队和四大天王时代,现在的偶像一面被宠,一面要面对“砖头”,对“粉黑们”的指责你怎么处理?

  张靓颖:刚做这个行业的时候,我想很多,有点怕自己的转变,为了不让自己想太多,于是每天工作,把自己弄得忙一点,便没空乱想。每个歌手都想自己的演唱会可以有多些budget,所以我会接受不同的工作,因为我要替公司赚钱,这样开演唱会才有budget,我觉得这才算平等。而且自己答应了的事情,怎也要把它完成,顶多很累很辛苦的时候,便躲起来大哭一场,哭完了就继续工作。

  郭蔷:新专辑是中的一些歌是由自己操刀的是吗?

  张靓颖:《我相信》里面有些歌都是我自己填词的,因为有些是写我自己的。《勇敢爱》是唱给不敢踏出第一步的人听的,要说的不只是爱情,勇敢追求的还有梦想和你想过的生活,我常觉得只要右腿先迈出去,左腿要动的日子也不远了,当然你也可以先把左腿迈出去。

  郭蔷:怎样看待感情?或者怎样看待男女关系?

  张靓颖:我是那种直接说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其实我跟男生的关系就像哥儿们,上学的时候,女生都爱找旁边的人帮她传话,我就是这“旁边的人”。可能一生一世的守护根本不现实,但这是每个女人的愿望。

  结语:

  时代在进步,偶像在变化,在剖析不同年代偶像的成长史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时代偶像变迁的同时,也发现,大众对“偶像”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宽泛了。我们期待更多的、更积极的“偶像”出现,引领时代的潮流。

  Poem of Soul

  别有天地的灵魂之诗——《指纹诗选》简评

  文/ 陈超

  指纹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写诗,一出道即不乏才华。他却没有过度依赖于自己的天赋。像灵魂和语言的探矿者一样,近30年来,他艰辛、勤谨、踏实,自信而不争,在旷日持久的对经验和语言的深入涵泳中,最终探到了属于自己的矿脉,捧出生命经验中的贵金属。特别从90年代后期,诗人更扎实精进,以独特的生命感受和个人语型,创制出别有天地的灵魂之诗。

  这部诗人20余年诗歌的精选集,由短诗卷、长诗组诗卷和单独成卷的长诗《青铜骑士》构成。指纹的诗歌始终围绕着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人的命运灾厄,人的具体历史和文化境遇,人与自然,人的宿命,人可能的精神超越,以及诗人与语言艺术的复杂关系……等方面展开。他的诗,既向犀利的生存和生命暗示性和寓言化打开,又有生活情境的具体性和鲜润感。约略言之,这些诗集中体现了一个噬心的结构性主题,即权力与拜金媾和所带来的现代社会生活空前的类聚化,和现代精英知识分子所张扬的精神独立性之间的矛盾。诗人深入地写出了个人内在的灵魂角隅的纹理,写出了“我”与另一个我之间的对话或激辩,他的诗是丰富的,其中文化批判、语言批判、孤独、内省、尴尬,以及冷傲、坚韧、自明,同时到来。

  指纹的诗对当前诗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虽然坚持诗歌强烈的现实“承担感”,但其高于诸多流行口语诗人的地方,在于他的写作始终有一种顽强地向现实索回想象力的巨大财产的夙愿,有效地避免了由日常现实性所带来的单义解读,而具有源于个体经验的尖新的隐喻、互否,意向间彼此争辩所带来的深邃饱满的暗示意味,弥散着“灵魂在场的幻想”,在具备言说有根的可信感的同时,而富于神秘的生命和生存启示性。

  指纹的长诗《青铜骑士》曾引起诗坛的震动,其后的《秋天十四行》《孤独书》又有新的拓展。他的长诗既深入命名了种族和个人的精神历史,又突入了生命体验的未知领域,深富精神型构和话语方式的现代感;这些诗是美文想象力和历史想象力的平衡,实现了对生存和语言的同步介入与承担,最终达到意蕴深刻、真力弥满、吞吐万象的境界。

  《指纹诗选》中的诗歌,在揭示生存、回应历史,和眷念生命、流连光景、闪耀性情的同时,均须臾未曾忘记为发现母语神奇的、幽暗的、纤敏的机枢而努力。正是“诗与思”二者化若无痕的融合,体现出诗人指纹别有天地的原创力。缘此,我愿意向真正内行的读者推荐指纹的这部诗集。

  《文学中的色情动机》

  译者: 刘文荣

  作者: (美)莫德尔

  定价: 18.0元

  文汇出版

  为什么几百年前的文学作品还能深深打动我们?这是文学评论家的一大难题。莫德尔在本书中就回答这一问题。

  《人间失格》

  译者: 许时嘉

  作者: [日] 太宰治

  定价: 新台币160元

  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重要的作品,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於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可以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

  《在少女花影下》

  追忆逝水年华(第二卷)

  译者: 周克希

  作者: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著) / [荷兰]凡·东恩(绘)

  定价: 55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