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五岁成功逆袭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Openstack,开源项目
  • 发布时间:2015-08-11 12:20

  2010年7月19日,在美国波特兰举办的OSCON大会上,OpenStack开源项目诞生了。这个开源软件标准,由于可以帮助任何公司或个人搭建自己的IaaS云环境,从而打破亚马逊AWS等少数云企业的垄断,而大受欢迎。包括IBM、英特尔、惠普等重量级企业都加入了OpenStack阵营。别看只有五岁,它已经成为IaaS领域的事实标准。当然,Openstack一路走来,不止是技术的发展,开源思想的渗透,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成熟过程。目前,OpenStack社区已经聚集了超过2.7万名开发者,支持企业多达509家,用户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这里既有大企业的身影,也出现了一大批技术初创型企业。比如,从Openstack在中国第一个落地项目SAE的负责人,到中国Openstack创业公司UnitedStack的创始人,程辉可谓见证了UnitedStack五年的发展。在庆祝Openstack五周岁生日的中国专场活动中,也聚集了不少创业企业,除了英特尔外,UnitedStack、AwCloud等都是备受关注的初创企业。

  那么这五年来,OpenStack在中国的发展如何呢?在2011年,OpenStack对于中国的开发者还很陌生。经过4年的发展,OpenStack已经从一个很小的项目,变成了所有的主流公司都在关注和投入的开源软件,且用户行业也不只局限于互联网行业。

  当然,互联网行业可以说是采用Openstack最多的行业,但是多数互联网企业都是自研。它们中的一部分也会采用商业产品,但基本都是用自己的开发人员做Openstack部署和运维。第二大行业是IDC。IDC云化可谓刚需。第三,传统的政企市场,他们也对云非常有兴趣,但由于传统行业应用复杂,因此目前几乎都在测试环境采用Openstack,还没有达到生产部署阶段。另外,五年来Openstack开源社区的每一参与者,还应该反思社区的投入得失。程辉就表示:“不能让拿来主义的开源导致虚假繁荣。”

  据悉,Openstack开源社区代码量达到两三千万行级别,企业和开发者因此的确可以快速基于某个开源项目构建一个云服务,这种感觉非常棒。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家企业都不可能掌握所有代码,如果不能对体系深入了解,或者说无法“拥有”构建同样一个系统所需要的能力,那么照搬这些代码去做云服务就一定会有问题。所以说,如果没有这种“拥有”的精神,也就无法基于开源项目做出令客户满意的云服务,无法承诺服务的质量,无法确保客户的满意度。

  为了Openstack将来的发展,这是所有Openstack社区开发者和企业都应该严肃认真考虑的问题。

  (陈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