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服务中心:“互联网+”管理的落地模式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共享服务中心,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5-08-11 12:21

  在“互联网+”背景下,不仅各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化,企业管理也同样在互联网化。共享服务中心的出现,正好适应了“互联网+”管理这一转变的迫切需求。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以客户服务和持续改进的文化为核心,实现价值导向服务,促使组织在更大范围内,甚至在全球范围内能够集中精力于其核心能力,从而使各业务单元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共享服务中心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其本质是由互联网推动的运作管理模式变革和创新。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在诸多方面提供专业的服务,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服务、集采集销、客户服务、法律事务服务等。共享服务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通过资源的集中与共享,可以更好地匹配资源的供应与需求,缩短变革的实施时间。

  二是更高的服务质量,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面向用户的服务协议的考核,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有效的成本控制,通过资源集中、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共享度,利用规模效益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四是有效的风险控制,通过统一的制度和标准化的流程,可以强化总部管控能力,有利于降低企业整体的运营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若想成功建立共享服务中心需要注意以下这五个关键的方面:

  一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共享服务中心要确保自身的战略方向符合公司业务的战略、行业的动态性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将以客户为导向纳入共享服务中心的愿景。优秀的共享服务中心从一开始就对客户密切关注,并始终注意逐步缩小与客户期望目标之间的差距。

  二是以流程再造为基础。共享服务中心需要重新定义与整合核心流程以便符合新的服务传递模式。根据最佳实践再造和规范流程,减少重复和多样化的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协调流程使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将服务标准化、统一化、最优化,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企业既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产业链,也可以被看作一个生态圈,它不仅面向企业员工,还要面向全产业链,包括客户、经销商、供应商。搭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共享服务中心可以跨越地理距离的障碍,向其服务对象提供内容广泛的、持续的服务。

  四是创建共享服务组织。共享服务模式结合了私有云和公共云的运作,无论是以集中化或虚拟化来实现共享服务,内部或混杂云,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即达成资源、知识和最佳实践的分享。通过最佳实践和成果的分享,就可以避免从零开始,这就是所谓的“众包”概念。

  五是“一把手工程”。有句老话“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作为“互联网+”管理的落地模式,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更是“一把手工程”。实行共享服务,需对现有管理模式、组织架构、流程、制度等方面进行较大的调整。因此,获得高层的支持才能保证共享服务战略的贯彻和实施。

  综上所述,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下,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战略决策,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及时正确的导向,根据市场快速调整业务策略、经营战术等。

  赛迪经略企业信息化研究中心 何素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