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级监听 硕美科V2耳机

  • 来源:微型计算机
  • 关键字:硕美科,维也纳
  • 发布时间:2015-08-19 12:51

  这两年提到硕美科的耳机,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它的游戏系列,其轻量化的设计、虚拟7.1声道的普遍应用以及出色的性价比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不过今天我要体验的却不是游戏耳机,而是硕美科在今年音乐类耳机市场发力的作品之一—Vienna V2。

  硕美科在今年发布了一系列音乐类耳机,以城市命名的Vienna(维也纳)系列走的是专业监听路线,而V2则是目前该系列产品中最新的一款。V2身上有着许多Hi-Fi耳机的经典元素,开放式的设计就是其中之一。耳罩上的黑色金属网罩搭配亮银色修饰细条,中央位置的硕美科英文Logo看起来质感不错。相比于外在靠材质取胜,其网罩下则更多是靠设计吸引眼球。通过网罩能很清楚地看到内部的环绕状红色方块,很像飞机引擎中的涡轮。这种外部镂空加内部修饰元素的设计,硕美科在游戏耳机上用得很顺手,这一次在V2上小露一手,个人感觉还不错,让这类产品的外在不那么死板。

  V2上与用户接触的地方其用料都很实在。标配的绒布耳垫,内部填充了厚实的海绵。海绵把耳垫的“形状”撑得很好,但实际佩戴效果并不会觉得硬。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皮质耳垫,看起来更有档次,硕美科也照顾到跟我有同样想法的用户,附带了一副皮质耳垫。相比前者,皮质耳垫填充物的厚度低一些,柔软度多了几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佩戴习惯选择适合的耳垫。头梁的大部分地方都包裹着皮革,内侧与头部接触的位置是打孔皮革与海绵的组合,质感不错。V2的耳罩为包耳式设计,耳垫内部的空间不错,耳朵不会有什么压迫感。戴在头上调节头梁的长短,拉长的操作很顺手,有刻度感,收回去时要费力一些。头梁向内的力量较大,长时间佩戴还是有些累的。从整体的做工以及用料来说,我能感受到硕美科的用心。不过有一个细节部分是我不够满意的,在耳罩与头梁结合的塑料部分采用了较为保守的哑光处理,显得塑料味很重,和耳罩上的金属、头梁上的皮革等更具质感的材质一比,显得不太“合群”,有些拖累整体的质感。另外还是这个位置,其宽度和头梁差不多,这使得耳机的整体观感有些厚重,我觉得V2在细节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

  单从阻抗以及灵敏度的规格来看,V2不是一个容易推动的耳机,所以我用HIFIMANHM650播放器搭配创新SoundBlasterE5耳放对V2进行了试听。V2的整体表现体现了它定位于监听的一面,声音的表现是均衡的,特别是在中高频部分,并没有像很多耳机那样去可以突出中频以讨好听众,它更多追求的是声音的解析力。人声的表现是冷静的,虽然会感觉稍欠韵味,但声音的还原性不错,对细节的表现也是较为丰富的。高频清亮通透,没有明显的毛刺感,延伸性不错,有着不错的耐听度。但在混音风格的音乐中其高频虽不至于刺耳,但会显得不够顺滑。低频部分有弹性但能量不够,缺少一种能敲击人心的感觉,所以会让声音显得偏温和。

  从不到500元的价位来看,硕美科V2是一款不错的监听耳机,它有着较为纯正的监听风格,没有特别为了满足某类听者的喜好而偏重哪一方面的调音,整体三频的表现是均衡的,走的是还原声音本质的路线。另一方面,其做工、设计能让我们感受到硕美科在这方面的用心,虽然细节还有提高空间,但考虑它的价格,还是能够接受的。

  基本参数

  单元 Φ42mm

  频率响应 15Hz~30kHz

  阻抗 54Ω

  灵敏度 95dB±3dB

  线长 ≥3米

  插头 3.5mm插头(附带3.5mm转6.3mm转接头)

  重量 +388g

  参考价格 489元

  优缺点

  优点 整体做工、用料比较厚道,中高频表现不错

  缺点 细节设计还有提高空间;低频部分量感稍欠

  文/张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