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和学渣,哪个更有前途?

  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岗位上,“差学生”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脸皮再厚也没用。

  朋友圈里好多人都在转一篇文章《为什么坏学生最后都当了老板》,这跟前几年流行的“好学生都是给差学生打工的”是一个调调,尽管我们都已审美疲劳了,但依然阻挡不了它们的继续流传。

  对这种文章,不用看内容,只需看标题,就知道其荒谬之处在哪里了。

  有的人,在传播谬论时,特别喜欢混淆逻辑。比如,假定清华北大有几个特别不学无术或运气不好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某个没有上过大学,从“搬砖屌丝”起家的人,最终创出了一番事业,这时候,这批人就得出“上清华北大没有搬砖更容易成功”这样一个结论。明明是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群中最漂亮的那只鸡,可他们偏偏会据此说“凤凰不如鸡”。“读书无用论”不就是在这个逻辑的指导下复活起来的吗?

  “差学生更容易当老板”,的确是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历史时期的,但那是有着特殊的历史条件的,以后很难再现。在当下及将来,“差学生”当老板,“好学生”打工的现象,还会继续出现,但绝不会成为一个“普遍规律”。并且,在最顶尖级的富豪、企业家中,已经越来越难看到“差学生”的身影了。

  对比一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批企业家,我们就什么都清楚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开始,压抑已久的需求一下子释放出来了。由于市场供应匮乏,因此,基本上只要你能造得出产品,就能卖得出去,哪怕质量差一点也无所谓。

  当时,市场上最紧缺的,基本都是一些低附加值的东西,不需要懂多高深的技术。而在当时,有知识的人,基本都在体制内有一份稳定而体面的职业,让他们放弃“干部身份”去做一件没有保障的事情,机会成本是巨大的;相比之下,那些没知识的人,他们本来就没有好工作,即便创业失败了,也没有多大损失,因此,反而更有魄力一些。这就是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那个年代,鲁冠球、步鑫生、年广久的崛起,缔造了“不上大学也能有大前途”的神话。但总体上,这一批草莽英雄,他们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机遇和胆量,跟个人的知识没有多大关系。

  诚然,这批知识储备不足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行动力很强,但如果后续的“补课”跟不上,一般都走不远,甚至,还会死于他们的“胆大”。

  身为衬衫厂厂长的步鑫生在被塑造成改革明星后,到处作报告,甚至到部队、机关谈改革……此后由于一系列决策失误,1988年海盐衬衫总厂资不抵债,步鑫生被免职。

  而曾经显赫一时的“傻子瓜子”年广久,放在现在,他就是个个体户。商界的思想家冯仑曾经质问:为什么近30年来他一直做不起来?冯仑后来也找到了答案:“我曾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碰见过年广久,主持人让我们在题板上答题,那时我们才发现年广久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字都不会写。主持人问,改革这么多年,每个人的变化是什么。他说,我就是换了三次老婆,其他什么也没变。”

  “这样一位资深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近30年来,他的企业在组织上没有任何变化,想法、观念都没变,你甚至会感觉时代停止了。”与年广久的“三十年不变”相比,能成为“常青树”的同龄人鲁冠球,极富学习精神、反省能力,他甚至还坚持写日记,不断地总结、进步。只要有知名企业出现大起大落,他便找来该企业的所有资料,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

  与早期的创业者在没有多少知识的情况下赤膊上阵,一番摸爬滚打形成自己的商业思想不同的是,80年代中后期的柳传志、王文京、任正非,以及1992年前后那一批,大都是体制内的知识精英,眼界更开阔,他们可能从一开始,就有比较明确的方向。

  这一批人,无论是文科生冯仑、陈东升、郭凡生,还是理科生柳传志,都有着很好的人文素养,因而,比上一代企业家更擅长表达、擅长沟通,其中不少人还扮演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他们是比较有情怀的一代。总体上,这一代企业家特别擅长跟媒体打交道,往往是自己所在公司的精神领袖,他们的个人形象,同时就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

  到2000年前后崛起的互联网的一代,创业者们的教育背景就更好了,他们不少毕业于名校,有的还是海归;并且,他们在创业不久就接受了风投的专业辅导。因此,这是典型的知识引领创业实践的一代。

  鲁冠球那一代企业家的知识,起初,主要侧重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92派”的知识,侧重于宏观视野,包括对各种政策、趋势的熟悉;而互联网精英这一代,因为行业的特殊性,从这一批中脱颖而出的大佬中,除了陈天桥、马云和刘强东,基本都是理工科生,他们的知识优势主要在于其专业性,甚至,他们自己就是这个领域的技术人才。对这个新领域的企业家来说,“关系”和资源并不那么重要,智商也许比情商更重要,你只要有好的商业模式、好的服务,就能取得成功。就如张朝阳和李彦宏,其实都是很内向的人,却照样能在这个领域内叱咤风云。

  诚然,俞敏洪确实是个差学生,可人家是北大的差生。因此,这个时代的光环,基本上还是属于学霸们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说“‘好学生’往往是给‘差学生’打工的”,荒唐之处在于:它把一些偶然现象的堆积当作规律然后做出一个表述很不准确的结论——个人认为是在“关系密集型”行业和岗位上,所谓的“差学生”更容易“成功”,但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岗位上,“差学生”几乎就没有立足之地,脸皮再厚也没用。

  文/苏清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