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 网络电视产业观察
- 来源:电视指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电视,《屌丝男士》,《报告老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5 13:45
视频网站是由平台+内容+终端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内容是视频网站得以立足的关键。不同于传统平台,视频网站的内容来源多样化,包括电影、电视剧、新闻、综艺、自拍短片等。其中,网络剧是最受网民青睐的内容样式,也是视频网站必争的重要领域。网络剧从十年前网民自发拍摄的短视频开始,到如今已经迅速发展扩大,确立格局。2013年,出现了《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报告老板》等充满探索精神的网络剧。被称为“网络剧元年”的2014年,又有《暗黑者》《灵魂摆渡者》等由网站参与制作的网络剧出现,其来自民间的亲和力和互动性让受众看到了在传统电视平台之外的自由力量。2015年又被命名为“超级网络剧元年”,视频网站自制剧向着大剧方向快速迈进。大投资、大制作、大卡司的自制剧纷纷亮相。“网络剧”这个从传统电视剧衍生出来的新词不再与“恶搞”“低俗”“非专业”这样的词汇划等号,而是一跃成为与电影、电视剧平起平坐,甚至颇有取代传统影视,独霸天下野心的影视形态。据统计,今年将有600部总共7000集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影视剧问世,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全国卫视平台黄金时段的播出量。从时间上看,网络剧从萌生至今不过十年,与传统电视剧的资历相去甚远,却已经拥有了独立和完整的生产、传播体系以及更庞大的受众群。如今,脱胎于传统电视剧的网络剧,意气风发、信心满满,带着改变电视剧产业格局的勇气和摧毁传统的反骨,来势凶猛,准备完成一场从形式到内容的“弑父”之战。
打破跟播卫视局面
几年前,将电视剧版权卖给视频网站,对于制片公司来说还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途径。视频网站上播出的电视剧一般都是跟随着电视台的排期,播放电视台播过甚至对电视台没有收视影响的作品。除了少数像《士兵突击》这样在电视平台播出时无声无息却在网络上引起反响的另类,视频网站基本上都是炒电视台的冷饭。到了2015年,视频网站已经成了电视剧播出最主要的平台。在“两剧一星”政策的作用下,2015年各卫视平台电视剧播出数量减少,购剧价格回落,收视份额也有所下降;对制片公司来说,在苦苦争夺黄金档时段的同时,必须要寻找新的播出平台。而视频网站播剧,不受时段、集数的限制,又拥有巨大的播出容量,最重要的是,如今的视频网站再也不是那个满足于在卫视身后看脸色吃剩饭的体量,他们对于好剧的需求比电视台更强烈,随之而来的资金也更加雄厚。电视剧的采购价格与卫视持平甚至超出卫视价格的情况已不鲜见。
由于电视台对于大剧的态度相对保守,采购要综合购剧成本、平台定位以及广告招标等因素来衡量投入产出比。目前,除了一些能够引起强大社会效应的独播大剧,借强大的宣传攻势和话题效应阶段性提升收视率之外,大多数卫视黄金档电视剧的收视率难有大的提升,加之“一晚两集”的新规让黄金档减少了一个广告时段,广告主已经将更多的比重投注在视频网站。比起电视台,视频网站拥抱大剧的姿态更加开放和豪爽,不仅愿意花比电视台更高的价钱购买版权,甚至还要与电视平台争夺首播、独播权,改变多年来视频网站跟播卫视的局面。以剧立台的安徽卫视首次与腾讯视频联合,提出了“大剧2.0”的概念,即电视端+网站+移动端,多平台、多层次、多形式紧密同步,融合式播出。首部台网同步播出的电视剧《医馆笑传》,让“台网联动”从一个概念变成现实。台网同步播出有利于市场细分,丰富传播效益。
从网络点击量来看,去年在网络平台播出的电视剧能够达到10亿、20亿已经是精品好剧,到今年这个门槛已经提高到了50亿。视频网站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壮大,对传统平台观众分流越来越明显,视频网络分流的受众越多,跟随而来的广告主就越多。大量的广告投放向视频网站转移,排在视频网站前几名的广告每年的增长幅度超过40%。以此趋势发展下去,视频网站将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对电视剧市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加强自制精品化策略
视频网站要想立足不仅要跟传统平台争夺观众,跟同类网站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像视频网站发展之初那种严重同质化的内容早已经无法支撑网站的生存。尽管与卫视合作抢占优势资源跟播大剧可以维持点击量,却要根据卫视排期看卫视的脸色。
视频网站意识到只靠购买版权资源、跟播卫视难以突出重围,想要拥有主动权,必须要掌握内容优势,只有网络剧自制,才能掌握先机,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剧两星”政策的出台,对于卫视和制作公司来说是一次困境,却让此前在电视剧领域还处于摸索阶段的视频网站看到了无限生机。
其实早在前两年,已有影视公司转型为视频网站定制网络剧。网络剧赋予创作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2014年就有近百部制作良莠不齐的网络剧在网站播出,但内容大多以段子剧或打擦边球的边缘性题材为主,要么恶搞,要么三俗。事实证明,除了像《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这类不可复制的、个人化、风格化鲜明的作品,大多数的低成本山寨剧在互联网上并不受欢迎。2014年暑期,搜狐视频推出了自己出品的首部单集成本过百万的网络自制剧《匆匆那年》,成功地让网络剧摆脱“粗制滥造”的标签。该剧制作精良,第一次打破了传统电视剧与网络剧的界限,不仅获得了超高点击率,更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口碑。
新政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制作公司主动与视频网站交好。视频网站拥有的广泛的用户群体和更多元的盈利空间,让制作公司心甘情愿地分出更多的空间和精力与之合作。视频网站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纷纷调整自己的网络剧战略。他们的合作不仅停留在播出层面,更深入到产品的开发、制作、营销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爱奇艺、腾讯、搜狐、优酷土豆、乐视等在内各大视频网站陆续开始融资,与影视公司深度合作开发制作季播、周播的网剧,力图通过资源整合,打造自己的品牌,成为行业领导者。有数据显示视频网站在自制剧领域的投入已达几十亿元。
2015年的网络剧一改此前网络自制剧成本低、非专业、内容幼稚、制作粗糙、漏洞百出的印象,越来越显露出专业化、精品化的趋势,单集成本超出传统电视剧的超级网络剧越来越多。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已有600部、7000集互联网血统的影视剧问世,这一数字已经超过目前全国卫视频道黄金档的容量。据自媒体骨朵网络剧统计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各家视频网站单集制作成本超过百万元的超级网剧,就多达27部。其中《心理罪》单集成本300万,《盗墓笔记》单集成本则高达500万。
《盗墓笔记》是爱奇艺网站2015年推出的超级网剧,改编自超强IP同名网络小说《盗墓笔记》,无论是题材、阵容都可称为“现象级”大剧。原著曾创下亿万点击量,拥有千万粉丝。而网络剧的演员配置更是赶超传统电视剧,不但请到包括李易峰、杨洋、唐嫣等在内的多位炙手可热的影视明星,更与他们签订了拍摄多季的多年合约。先导集播出即创造了空前的播放量,引爆线上线下大讨论。
而制造“现象级”并不是《盗墓笔记》的唯一目的,其对于视频网站行业的发展还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随着网络剧的投资越来越大,制作日益精良,想要依靠广告和点击率收回成本将越来越不可能。爱奇艺首次尝试通过《盗墓笔记》差异化收费试探这一模式的可行性。《盗墓笔记》不但是国内首部采取季播形式的网络剧,也是爱奇艺首部采取会员差异化排播方式的网剧。对于付费用户开放全部剧集,而对未付费的用户则采取周播的方式,每周看一集。这可以说是视频网站在排播方式上的全新尝试,也让行业对可能性的探索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尽管爱奇艺的VIP会员因《盗墓笔记》环比增长100%,但是《盗墓笔记》的尝试并不能说明网络剧已经具备收费的条件,其会员数量的增长更多的是来自于强IP的巨大影响力和粉丝效应。可见,尽管网络剧目前还不能像传统电视剧一样做到在电视平台和互联网平台上获得双重发行收益,但一部精品网络剧,其潜在的盈利空间与发酵出的巨大能量是传统电视剧难以企及的。
如今的网络自制剧已经不仅仅是视频网站获得稳固流量、稳定平台形象的重要内容,更是视频网站以网络自制剧取代传统电视剧生产模式,改变产业格局的勃勃野心。
未来从改变终端开始
从大约11年前,互联网上刚刚出现在线视频那一天开始,观看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尽管彼时以老大自居的电视台并没有将这个新生儿放在眼里。但是当网速越来越快,网络视频的体量越来越大,分流到视频网络的用户越来越多,电视平台终于意识到了来自小字辈的威胁。
如今,互联网不仅从软件着手,参与电视剧的内容生产进而影响电视剧产业,更从硬件布局上全面抢滩电视剧市场。根据腾讯娱乐统计,2014年移动端观看电视剧的人数已达到2.93亿,这个数字比2013年增长近一倍。随着电脑、手机、pad、智能电视、网络盒子等终端越来越智能、越来越便捷,终端的多元化悄悄改变着观众的收视习惯。互联网不仅颠覆了客厅娱乐生态,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随时随地、边走边看,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适应了移动终端,随着多屏多端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电视剧的传播更加多重而有效。移动终端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传播方式。
“用户体验”也被视频网站视为越来越重要的资源。网络剧的选题、营销、演员阵容都以来自网络的大数据为基础,根据观众的意愿决定演员、故事走向,剧情与观众的互动、与观众体验无缝衔接,颠覆传统电视剧的制作模式,并最终实现收费模式。
当然,网络剧若想成功逆袭传统电视剧,除了终端、数据之外更需要真正具备出品的精品大剧的能力和持续性。这还需要各大视频网站软硬件结合共同布局,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视频网站激发了整个电视剧产业的创造力与生命力,为电视剧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电视剧正感受着来自互联网的阵阵杀气,等待他们的是不是被颠覆、被杀戮的命运?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 王乙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