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全网首播。该纪录片为原《运行中国》制作方五洲传播中心的又一力作,旨在展示出中国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神奇。这也是该类型精品纪录片首次选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首播的尝试。
传统的纪录片,在形式上时长大多较长,常见的有30分钟、45分钟、50分钟、1小时、90分钟等类型。而这一系列的纪录片,每个题材都大胆地采用了3分钟时长和25分钟时长两个版本联合推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3分钟的版本,这样的时长介于一般的电视广告片与传统纪录片的长度之间。时长的缩短形式的创新,对纪录片的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3分钟的长度,迫使创作者要对所纪录的内容、对象进行高度的浓缩,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录事物最主要的特征、人物最主要的精神面目或行动,以及事件最核心的内容。可喜的是,从这些片子的3分钟版本来看,创作团队对有限的时长用得非常好、非常充分。这一系列片子,不仅画面唯美,色彩绚丽,而且片子的配乐、剪辑等都非常出色。精致、唯美的表现,非常好地突出了传统工艺的精妙;各种剪辑技巧很好地节省了时间,使片子在短短三分钟时间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形式的创新,时长的缩短,并没有以牺牲艺术表现力作为代价,反而以一种新形式、新手法记录了好内容。
五洲传播中心选取了视频网、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作为纪录片的首发渠道,是对传统纪录片的一次大胆尝试。只要内容好、形式得当,不论是传统的电视媒体,还是视频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都可以成为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就微信、微博而言,由于大多数人是通过智能手机使用它们,因此,观看环境更加多样,观看时间不可能太长。这是为什么该系列纪录片也制作了3分钟版本的原因所在。
作者:温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