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馒头悄然上市

  历时两年、经过数十次试验、做坏了12000多个馒头样品后,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制的首批第一代马铃薯主食产品——30%马铃薯全粉馒头,近日在北京少数超市悄然露面。

  价格是普通馒头两倍

  在北京通州物美大卖场二楼食品区,货架上摆放的马铃薯馒头目前售价为每袋5.8元,内装有3个,价格大约是普通小麦馒头的两倍。可能是价格略贵且处于推广初期,销量不是很大。

  与小麦馒头相比,这种马铃薯馒头色泽略微发黄,仔细观察还有粗纤维构成的暗纹;吃起来口感略干,不像小麦馒头绵软。

  一位品尝过马铃薯馒头的顾客觉得“味道还可以”,没有明显的马铃薯味。

  馒头优美靠“保气”

  马铃薯馒头的研制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中国农科院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木泰华介绍,马铃薯馒头用的是普通马铃薯熟粉和干酵母,可同样的材料买回家,老百姓却蒸不出这样又大又香的馒头。他介绍,制作马铃薯馒头通常使用的是熟粉,即淀粉已糊化过一次,做馒头时熟粉需二次加热,这就容易造成马铃薯全粉黏度大。所以首先要做的是“通过降温来降黏度”,否则馒头很容易与器皿发生粘连而无法成型。仅这项试验,“我们就做了50多次,每次300个馒头,成功率仅20%,失败后还要将黏在机器上的几百个馒头一一抠下来。”

  此外,降温也是为了减慢发酵速度,发酵时间长短又与促使馒头膨起的“气”有很大关联。此前马铃薯全粉不能很好地“持气”,致使早期试验做出的馒头都有裂口,影响美观。

  面粉能否恰到好处地产出适量的气体并将其保持住,决定着馒头是否优美。木泰华说:“馒头表面应形成类似膜的东西将气保持在里面,使馒头既有弹性又有韧性,才能平衡。”

  30%配比有讲究

  细心的消费者会注意到,这次上市的马铃薯馒头配比为30%马铃薯全粉,其余为小麦粉。木泰华说,马铃薯全粉比例如果过高,将面临成型难、整形难、口感差、开裂、产气难等问题。而20%以下的配比又没科技含量可言。

  另外,配比超过30%,以马铃薯粉价格来算,生产成本过高。目前,一吨小麦粉的价格约为4000元,一吨马铃薯粉的价格约为1.2万元。如果继续加工成面条或米粉,每吨马铃薯粉的制作成本将达到1.5万元。如果采用全马铃薯粉加工馒头,成本及价格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难以接受。

  通过检测发现,30%马铃薯全粉复合馒头能够兼顾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此次上市的30%占比的马铃薯馒头,每百克维生素C含量高达14.59毫克,而传统小麦馒头中几乎不含维生素C;马铃薯馒头每百克钙、钾、磷、镁、锌、硒含量为小麦馒头的1.2至1.8倍;含膳食纤维3.03克,约是小麦馒头的两倍,是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

  (据新京报、中国日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