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的智慧

  春秋时期,在楚庄王的治理下,楚国人民安居乐业。但是,楚国的运输工具仍比较落后,出行用的马车底座较低,不仅容易碰伤马腿,而且车速慢,不利于运送物资。

  楚庄王注意到这点,于是召集大臣,商议将全国的马车底座改高。楚国令尹孙叔敖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对楚庄王说:“老百姓已习惯乘坐这种低矮的马车,如果大王强行命令老百姓改造马车,势必会招致百姓的不满。”

  孙叔敖提议:“让各地的官府发布告示,就说根据天文历法推算,今年有可能会发大水,为避免洪水漫进房屋,各家各户需加高门槛,这样就可以了。”

  很快,告示就在全国发布。老百姓为防范洪水,都加高了自家门槛。可这样一来,马车进门时,车底会碰到门槛,车上的人不得不先下车,让人把车抬过去。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这种低矮的马车不太方便,于是纷纷把马车底座改高。半年后,楚国的低矮马车全都改造完毕。

  欲速则不达。过于直接的强硬要求,往往会招致抵触和不满。这时,就需要孙叔敖这种“绕”的智慧。

  文/秦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