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寂寞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社交网络,蜜蜂,现代人
  • 发布时间:2015-09-29 11:01

  读2015年第8期《文苑》,有一篇短文过目不忘:有一年夏天,村子里来了一个人,带着一些木头盒子落脚,放羊的人窥探过后得知那个人是养蜂人,虽然对他感到好奇,但因畏惧蜜蜂太凶和生活琐事不断,直到油菜花谢了养蜂人搬走大家也没能靠近他的帐篷,只找回他遗留在旷野的一块表……

  文章简单得甚至都构不成一个故事,看到结尾却让人感觉意味深长。作者写道“我多么想知道,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人比我们还寂寞。”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寂寞”成了老生常谈,多少人在社交网络上力竭呼号,当然寂寞远不限于情绪,年轻人因寂寞而恋爱,老年人因寂寞而痴呆,它就像一种灰暗气氛笼罩着现代人的生活,实在难以想象怎么会有人比我们还寂寞。

  当既定群体中出现另外一个人时,人们对他的关注来源于好奇,这个人是谁啊?他是做什么的?他从哪里来?和村人一样,当我在街头遇到一个顺眼的陌生人时,总渴望知道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他的欢喜和忧愁,但是由于害怕受到伤害和沉溺于自我每每以错过收场。我若勇敢一点向前大声对那个人说:你好!不知今天又会收获什么样的惊喜。就算是那些在你生命当中陪伴过你的人,也可能未曾好好了解过他,只剩离别之时洒下的吉光片羽供日后怀想。难怪寂寞成灾!

  主观的寂寞可以通过完善内在来改变,养蜂人也许并不像村人想的那般寂寞,面对他丢下的一块表作者发问:在这样荒凉空旷的地方,也没有电,天黑睡觉天亮起床,要时间有什么用?其实这记录时间的表能成为我们了解养蜂人的一个突破口,在你感觉整个世界都茫然无序时,自有人心中丰盈井然,养蜂人必定承受过他人不能承受的寂寞,才能在时间的荒野上遗世独立。而客观的寂寞则需要借力排遣,透过别人的眼你能看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坐井观天会寂寞,会当凌绝顶还会寂寞,因为你身边实在缺乏同伴。一生中遇到的人虽不计其数,但能成为朋友的属大浪淘沙,能成为至交的是沙中滤金,而这些都是后话,倘若当初连第一步都没有迈出,再甜美的果也将被无根之因湮灭,佛家讲惜缘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人比我们还寂寞,除了我们自己。

  [文/丰丞远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