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中开发智力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运动,智力,体育
  • 发布时间:2015-10-11 15:21

  摘要: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机体健康发育,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儿童的智力。

  关键词:体育锻炼;开发智力;素质;发展

  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但对学生的智力有促进功能,能提高记忆力,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大有益处。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营养,是头脑更灵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然而,科学家也发现,单纯的体力活动和肌肉练习,只会发展肌肉,长个子,长力气,是无法形成脑生理的发育优势的。墨西哥著名拳击运动员、医学博士加西亚在谈及不少有天才的运动员,由于选择了简单的生活方式而使才华被埋没的情况时说:“他们只知道单纯地练习,而不注意丰富自己的精神,所以他们的智力水平停滞了。”

  人的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后者还常常支配着前者。脑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在猿的大脑皮层活动区,管上肢和管下肢的面积相等。而在人的大脑皮层活动区,管手的要比管足的面积大得多。大脑通过神经,交叉控制左右手的活动,两手的活动又促进了人脑的活动和发展。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解剖学教授,花费了半年时间研究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神经胶质细胞比普通人多73%。所以,只有在运动中勤奋用脑,才能形成脑生理的发育优势,才能拓宽智慧的跑道。

  在运动中积极用脑,就是指在大脑的激烈思想意识的支配下进行有效的针对性训练。这对增强运动效果和启迪智慧有着巧妙的联系,并能通过人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表现在运动的全过程中。

  那么,在运动中怎样积极用脑呢?

  一、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保持充分的学习精力

  什么是适宜合理的体育锻炼?从理论上讲:时间不太长也不太短,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系列练习就是适宜、合理的体育锻炼。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要求,在早晨、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将学生组织起来,由体育教师及班主任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如:小型的体育比赛,踢键子、打乒乓球、羽毛球等等)使学生锻炼后具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相反,如果中小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则必定影响他们的体质健康,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其后果是严重的。

  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感知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感知能力是智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开展田径、球类、体操等体育锻炼项目,对参加者的感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篮球、排球、足球运动要求参加者的观察能力要强,视觉范围要广,判断能力要准确,否则,就难以在比赛中观察和判断瞬息万变的形势,也就不能准确调节自己的动作,完成攻防任务。

  心理学认为,感知能力是通过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来表现的。时间知觉是大脑对客体运动的一瞬间或持续性与顺序性的反映。在体育锻炼中需要发展时间知觉,借以判断动作速度。任何复杂的技术动作的操作都是以感受性的精确控制为基础的,感受各种知觉的敏锐、准确是掌握各种技术动作的重要心理基础。例如:排球运动中的扣球,都要求不早不迟,准确地抓住那瞬间的时刻。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大小、形状、方位、深度和远近等空间特性的反映。

  准确明晰的空间知觉,对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跳水等项目是重要的。排球从抛球、击球、飞行过网直到下落,是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如果运动员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就能较正确地做出接发球技术动作。这就是运动知觉在发挥作用。

  记忆是获得的新信息贮存于大脑一定时期的能力,也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智力的重要指标。在体育锻炼中,正确识记各种动作的顺序和轨迹,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是掌握及从事任何运动所必须的。显然,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是受体育活动影响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在长期的形体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

  实验表明,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如跳绳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跳绳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能确立儿童的数字概念,儿童跳绳时自跳自数,有助于他们把抽象的数字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使其初步理解数字的实际含义与概念;能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由于儿童在跳绳过程中不断地数数,使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其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能促进儿童心灵手巧,人的机体在运动时会把信息反馈给大脑,从而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儿童跳绳时自跳自数,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儿童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能培养儿童的平衡感和节奏感,跳绳时的动作可谓左右开弓,上下齐动,有助于儿童左脑和右脑平衡、协调地发展,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能帮助儿童确立方位感和培养其整体意识,儿童在跳绳过程中,有时是单人跳,有时是双人跳,有时是多人数,这有利于儿童形成准确的方位感。儿童在跳绳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形成组织纪律性,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四、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运动综合能力

  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在运动中准确记忆和判断各种信息,适时作出相应的技术战术变化。这一点在球类比赛中尤其明显。不少人在上场比赛前都有一套针对性打法(运动水平愈高,这一趋势越明显),一旦上场后发现对方一反常态或屡屡打出某种战术,为适应变化,自己便会在比赛中动脑筋改变战术,力求扬长避短,克敌制胜。

  五、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理暗示克服困难和调节情感

  体育锻炼并非仅仅是在大脑运动中枢控制下的肌肉运动,其中也受大脑的情绪、语言等有关中枢的影响和支配。有时候,为了加快速度,增大力量,耐受辛劳,常需要进行自我鼓励、自我说服、自我命令等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也是积极用脑的方式方法,并都带来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暗示。在中心理暗示也是积极用脑的方式方法,并都带来与之相适应的生理变化。

  总之,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党和国家强调全民参与体育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包括智力素质的提升也都是极具震撼性意义的。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坚持终身体育,进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这应该成为新一代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王洪彪,周成林.有运动智力吗?[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周中梁.针对儿童心理特点提高儿童智力水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吴秀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